根据台媒报道,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受访时表示,台湾与大陆是“特殊关系”,是不可以讲出“国与国”或者是“中国与台湾”的关系。而被问及当选后是否会接受“九二共识”, 柯文哲声称,基本上大陆已经将“九二共识”当成“符号学”,届时他会向大陆表态,“九二共识”在台湾已经“ 污名化”了。按照柯文哲的说法,“一个中国”体现在三个层面,主要是文化、经济、政治领域,其中先后顺序很有深意,之所以将政治摆在最后,是因为他认为现阶段要实现很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文哲认为,大陆主张两岸关系好的话,一切都可以谈,不过他不敢说跟大陆关系好,并且在他看来,两岸问题几十年都没有解决,现如今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的可能性很小,双方可以先进行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就是很好的例证,世大运同样是两岸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可以看出,在这些领域柯文哲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但对于“九二共识”的态度,柯文哲却辩称,大陆给他的“九二共识”是30年前的版本,而他认为目前要讲的是符合当下的版本,因此现在拿出来讲台湾不会接受,要求大陆换个名字来解决,不要拘泥这个名词,不过至于换什么名词,柯文哲表示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柯文哲自认为“九二共识”已“符号化”,那何必提出改名的说法,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说来说去这还是他拒绝承认“九二共识”虚伪借口。柯文哲将经济和文化摆在政治前,其真实意图还是,在这些领域与大陆进行往来获益,但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就变成后话,并不打算遵守大陆提出的两岸政策。其实对于柯文哲的立场,此前他已经承认,自己没有被“九二共识”束缚,民众党也没有“台独党纲”,但后者的说法很快被“打脸”,柯文哲声称自己的内心仍是深绿,将继续延续蔡英文的路线,因此能表明,柯文哲的两岸政策或许有意向民进党靠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种种表态都是柯文哲争取选票的手段,自“蓝白合”破局后,民众党阵营选情出现“雪崩式”下跌,柯文哲选择对大陆强硬表态,来吸引岛内民众的眼球,以此来博得更多支持,但现实却并没有让他如愿。岛内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党“柯盈配”支持度为16.8%,持续垫底,与民进党34.7%和国民党31.2%的支持度存在明显差距。柯文哲试图迎合各方需求,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只能说是咎由自取。当下岛内民众对柯文哲已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若继续将“九二共识”当成其争取选票的工具,大陆并不会一味容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提醒柯文哲的是,坚持“九二共识”是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虽然“九二共识”是双方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但过程和内容都有明确的文件记录,不是一个名词符号,更不是文字游戏,它体现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和事实。大陆的意思很清楚,“九二共识”是两岸既定共识,任何刻意误导民众对于“九二共识”的认识,本质上暴露的还是其顽固坚持“两国论”分裂立场。要知道,“九二共识”反映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只有承认并坚持该立场,才是真正为岛内民众谋福祉的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