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狼狈。

沸沸扬扬的鼠头鸭脖之争在省调查组的介入下,终于水落石出。

据媒体报道,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中,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 鼠头”的异物,经 调查组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此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在这次 食品安全事件中,曾言之凿凿称学生吃出的异物为 鸭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此事网上曝光后引发了巨大舆情。从6月1日至今的近二十天里,热度一直不散。

如今,鸭脖鼠头之争已有定论。为就此事做了大量工作,辛苦的调查组成员点赞,你们是分得清是非黑白的人。

鸭脖鼠头之辩可以休矣。但该起事件引发的次生灾害我认为不能忽视,后续问责更不能高拿轻放,就此罢休。

有这么几个疑点,建议官方调查清楚,拿出鲜明的态度和立场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回应公众关切。

一,作为指鼠为鸭“帮凶”的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那位出境的局长,在此事件中,他为何不辨是非,力挺学校?作为监管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领导,该局长以政府的公信力为涉事学校背书,其目的是什么?这背后是否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涉事学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屡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后,为什么每次都能涉险过关?说是整改,为什么却经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即便在鼠头事件发生之后,该校食堂的 饭菜里居然还会出现大青虫一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校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一再犯错而不思悔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吃出鼠头的那名学生,在事件引发舆情后又澄清吃出来的不是鼠头而是鸭脖,这种口是心非的澄清,是否是源于受到了某种威胁?如果是,那给他威胁的这名老师是谁,又是谁指使的这名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该事件网络舆情发酵后,网上曾流传出学校指使学生网上发帖和评论试图试图掩盖真相,引导舆论走向,是谁下达这样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之前有很多事例表明,从学生口中夺食的贪腐之人大有人之在。食堂作为学校里的一块肥肉,屡次出现问题而不思改正,是不是应该查一下这背后是否存在了贪腐行为?

回头看,在此次鼠头鸭脖事件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当地市监局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一幕。

学校是什么,是传经授道之地的学堂,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从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此次事件来看,这所学校不仅不重视食品安全,甚至个别人员还谎言连篇,师德师风沦丧。所以我建议在查处相关责任人的同时,也应该就该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一次大的整改。

而作为负有监管职责的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的某些官员,在明知鼠头非鸭脖一事上 指鼠为鸭,以政府的公信力为不良企业背书,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学生和网民的情感,更是政府的公信力。

所以我建议除了对涉事官员进行严厉问责外,更应该查查这件事背后是否有涉嫌权钱交易的问题。毕竟能够如此毫无顾忌,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明目张胆地指鼠为鸭,谁知道背后有什么猫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谎言永远是谎言!即便重复一千遍一万遍依然是谎言。

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值得我们警惕。如今基层的个别地方的一些官员,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指鹿为马现象日益严重。如果此次不是他们硬生生地将省公安厅、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逼下了场,组成了联合调查组,是不是鼠头就是鸭脖会成为定论?

如果是,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幸好,江西省的高层对此事高度重视,组成了高级别的调查组,才让这种明目张胆地指鼠为鸭的阴谋没有得逞,才能指鼠为鸭这个词没有在互联网的耻辱柱上留下耻辱。

风暴来临前总有那么一会儿平静。关于此事件的后续处理,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