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淘金鬼镇一角,photo by 晓看君)

地点: 淘金鬼镇;时间:6月30日;天气:晴,42-24摄氏度

今天去的这个地方,是凤凰城附近的淘金鬼镇。

美国人取名没什么想象力,这个以淘金闻名的小镇,原来的名字就叫Goldfield,直译过来就是金地,就像纽约,本意就是新乡一样,毫无想象力。

1890年,此处发现品质极高的金矿,无数淘金者蜂拥而至,成为当时 美国最大的金矿,到了1893年,就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家酒吧的兴旺小镇,旅馆、杂货店、铁匠铺、啤酒厂、肉类市场和学校一应俱全。美国在修建其最早的高速公路时,也照顾到这个小镇,66号公路穿镇而过,足见其一时繁荣。

然而,随着矿产资源枯竭,金矿品质下降,产量锐减,这里很快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镇。矿脉品质不断下降,淘金客收入锐减,镇上公共预算急剧下降,再也支撑不起一座城镇。美国人是轮子上的民族,这里挣不到钱,就到别处去,于是逐渐离开这里。正如我们在东北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所看到的那样,人口大规模流失之后,一个城市就变成了鬼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镇入口,photo by 晓看君)

虽然淘金小镇在20世纪初期经历过几次复兴,也搞过许多多样化经营,但大势已去。1930年,美国国家邮政局撤销了该镇的邮政编码。在美国,邮编对应着地理位置,邮编被取消,意味着该镇已经长时间无人居住,没有必要单独开设邮编,成为“鬼镇”。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西部历史爱好者罗伯特·F·鲍勃·斯谷思带着老婆劳·安妮一起搬到了这个地区,他们购买了这块荒弃的土地,着手重建该镇。把这里重新打造成为一个颇具狂野西部风情的淘金鬼镇,许多当时被废弃的场景得到了重修,酒吧、餐厅、商店、监狱、绞刑架、旅馆、博物馆都一一开放,昔日的淘金小镇以旅游小镇的名义重新恢复。

恰好,上世纪6、70年代,旅游业界兴起了“遗址旅游”的概念,为旅游业创造出一个新的风口。夫妻俩挖到了新的金矿,这回不是在地下的矿洞里挖呀挖,而是在游客的钱包里挖呀挖。渐渐地,这里就成了亚利桑那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凤凰城出发,沿着 88 号公路 一路向东北方向开进,在已经废弃的 66 号公路“阿帕奇小道”拐弯进去,只需要 30 多分钟即可抵达这个淘金鬼镇。 这一段公路是美国最早的高速公路,后来以“阿帕奇”这个印第安勇士的名字来命名,那个整天在军事新闻上刷存在感的美国重型武装直升机,也 是这个名字。 美军的直升飞机经常用印第安勇士的名字来命名,除此 之外,还有“黑鹰”“支奴干”等等。

汽车一路开进,在小镇入口,又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lost dutchman golden mine”即“消失的荷兰人金矿”,难道这个淘金鬼镇还跟荷兰人有联系?其实,这只是一个美国西部的民间传说,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又各自独立。这个 消失的荷兰人的故事,在亚利桑那州相当有名,甚至在全美都流传甚广,以至于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迷信山,被称为是“世界十大死亡禁地”。美国政府甚至还设立了“消失的荷兰人国家公园”,弄得煞有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味绞刑架,photo by 晓看君)

淘金鬼镇,就在迷信山山脚不远处。从淘金鬼镇再往里走18英里,就可以抵达设在迷信山的“消失的荷兰人国家公园”,因为时间关系,我并没有前往这个地方。迷信山是一座雄奇瑰丽的奇山,山的一头有两座山峰相对依靠,从某个角度看去,像极了宗教做祷告时的双手合十手势,故而得名迷信山。

传说,迷信山里有纯度极高的金矿,随便一敲就是黄金。但是这个金矿的地址被印第安人所掌握,有专门的家族负责守护这个秘密,外人只要试图窥视一二,便会遭来杀身之祸。一开始,有许多的荷兰探险者进入到迷信山地区,但从来没有见到他们出来过,于是就有了“消失的荷兰人”一说。但实际上,这里根本没有荷兰人。最早到达的是德国 淘金者。

传说,在这之后,陆陆续续找到金矿所在地的人,都一一毙命。最近的一起是在1959年,3位探险者在迷信山遇难,据说是胸口中枪。这些意外事件,为传说增加了更多的传奇色彩。后来,美国政府将这里设为国家公园,禁止探矿,但依然拦不住每年超过8000人前往探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眺迷信山,photo by 晓看君)

民间传说是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和价值取向。“消失的荷兰人”传说,与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高度重合。

18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美国接二连三开疆拓土,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拓展到了太平洋沿岸,即使是南北战争,也没有耽误美国领土的扩张。偌大的地盘,无人看守可不行。于是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东部美国人只要缴纳10美元,就可以在西部获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这块地就是自己的。美剧《1883》和《1923》正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故事。

在西部大开发期间,加利福利亚发现了黄金。比耕地更刺激的一夜暴富故事,完全刺激了美国人的欲望,大家疯了一样冲到西部。 而恰好,迷信山下的确实有金矿,这就是后来的淘金鬼镇。 所以,类似的民间故事都是虚虚实实,虚实结合,从大处看,与塑造了这个国家的大历史同频共振,从小处看,也是事出有因。 所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镇上高大的仙人掌,photo by 晓看君)

汽车沿“阿帕奇小道”前进,拐到猛犸矿路,再往前一点就进入了淘金鬼镇。鬼镇正对着迷信山,车就停在镇口停车场。下得车来,迎面就是一条窄轨的铁道和蒸汽机头,是当年鬼镇对外的主要运输通道。主要景点是一条大街,两边都是正宗的西部小镇景观,展示出当年西部大开发的蛮荒与狂野。

这场面,就好像走进了《荒野大镖客》《决战犹马镇》这样的西部经典影片的现场,感觉随时都会有头戴牛仔帽的好汉们窜将出来,互相之间一顿啪啪啪开火。可惜,现场没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凯文·科斯特纳、哈里森·福特,有的只是碳水积累过多而臃肿发福、油腻发亮的游客。

除了这样略显讽刺意味的场景之外,整个小镇的布置倒是还原度、逼真度极高,完全就是真实的西部荒野小镇的模样。也许,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布置。作为一个曾经“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淘金鬼镇,房屋和老的物件都在,完全不必另起炉灶,只需要稍作收拾,修旧如旧即可开张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镇主街,photo by 晓看君)

从经营模式的角度观察,淘金鬼镇采取的是免门票模式。如果不玩里面的各种旅游项目的话,鬼镇是不收门票的开放式景点,任何人都可以驾车前来,而且每到周六,都会有非常逼真的牛仔枪战表演。美国人喜欢历史重演的戏码,穿着、打扮、武器装备都跟西部大开发时期牛仔高度相似的志愿者们,会在镇上的大街上,现场表演枪战,紧张刺激,相当可观。这个表演,也是不收费的,足以吸引足够多的人流。

鬼镇的盈利主要靠收费的旅游项目、旅游纪念品和餐饮。收费的旅游项目包括矿洞探险、矿区火车、矿山飞索、爬行动物(响尾蛇、蜥蜴)展、射击场、神秘屋等等,收费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旅游纪念品包括一些当地挖掘出来的矿石做的珠宝、仙人掌做的软糖、复古的摄影照片、现场淘金体验等等。所谓现场淘金,就是给你一袋土,你自己按照古法淘金,淘出来啥都给你,体验是真实的,金子是没有的。

淘金鬼镇的餐饮,并没有因为远离都市区而贵到离谱,一大杯可乐(比超大杯还大,相当于大瓶可乐)2美元。鬼镇开设的矿工烧烤店、冰淇凌店、咖啡馆、面包房等等,提供西部风味的美食,满足游客对当年 狂野西部的味觉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镇景象,photo by 晓看君)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下午5点。一到点,景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停下手中的活计,全部收拾收拾准时下班了,一秒钟都不多耽误。不管有多少游客,不管景区是否开放,即使面前有游客已经准备推门而入,也不会继续提供服务。这也是几乎所有美国服务行业的惯例,一到下班时间,所有的门店都挂上牌子“closed”(打烊了)。想要加班?没门。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打工人把职场整顿得明明白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点下班关门,photo by 晓看君)

不过,这也使得当天下午的游览,几乎变成了我们的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