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癸卯兔年,敲锣打鼓的送别了新冠疫情,欢天喜地的迎接再创辉煌。提及这3年,我想每个人都是有一肚子的心酸泪,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不是收入减少,就是压根没有收入,更有人在吃老本和啃老之间左右徘徊。诚然,我们当然希望经济迅速恢复到2019年之前那样态势大好,但是现实却是自己的囊中羞涩,口袋空空,又拿什么去消费呢?所以,2023年的这个5月,社会上出现了3大预兆,老百姓的 紧日子要来了, 普通人做好准备,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以应对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大预兆,经济复苏下的刺激消费和老百姓保守心理下的银行存钱相互拔河。

有报道称2023年一月,国内的存款数额增加了7900亿,可是这笔巨大的 存款数额里,又有多少是普通人的呢?面对当下的 生活,疫情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危机意识的警铃还在拉响中,老百姓对于消费和存钱这两者,更多的还是会保守的选择存钱,存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生活的保障,一份心里的踏实感。所以现如今,刺激消费和银行存款,相互拉锯,互相拔河。那屏幕前的您是哪个队伍的呢?是消费队伍中的一员,还是存款队伍中的一员呢?如果您的回答是存款队,请您在评论区打出“存款”这两个字,如果您的回答是消费,也请您打出“消费”这两个字。我们一起去评论去看看这场拔河比赛的战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大预兆,年轻人求职和招工单位用工“一头热”。

除却公务员、事业编这样炙手可热的“铁饭碗”,大多数年轻人对于“进厂”是十分抗拒的,宁可选择快递员、外卖员工作,也绝不进厂,这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心声和倔强。然而“大厂”的用工需要很大,十分需要注入年轻的新生力量,迫切且热烈的想要招聘年轻人。这就造成了招工单位“一头热”,年轻人求职偏向“自由化”。这样的预兆之下,就会有很多本应该进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滞留在了家里,高不成低不就,想要活下去,就只能在家“ 啃老”。有的父母有每个月的退休金可以供儿女啃,有的父母则只有养老的老本,这日子能不苦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大预兆,人口结构呈现倒金字塔,老人多,新生儿少,人口发展“头重脚轻”。

这样的人口结构不仅仅是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更重要的则是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大力提倡生育,不断地放开二胎、三胎政策的原因之一。人口问题远不是表面这么简单,老龄化问题也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现状。由于人口呈现出的倒金字塔结构,会衍生出很多次生问题,影响我们中国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比如,因为新生儿减少,未来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进而劳动力价格上涨,也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上涨。

人生从不来是一帆风顺的,尝过苦的酸涩,方知甜的珍贵。2023年,愿美好如期而至,愿付出皆有收获,愿国泰民安,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