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数的创伤,却也涌现出来无数的忠勇之人。

1931年,日本发起了九一八事变,九万万同胞从那一天起沦亡于血雨腥风,当时大半个中国已经沦陷于敌手,同胞们惶惶不可终日,苟活于侵略者的刺刀和铁蹄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无数仁人志士们前赴后继的奔往战场,无数英雄挺身而出,每个地区,每个省份都涌跃出了无数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抗日战争中打仗最凶,最不怕牺牲的4个省份,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吧,本次盘点不分高低先后,只是从东南西北来盘点盘点。

无川不成军

在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候,素来有无川不成军的说法,可以体现出川军在抗战时期的巨大牺牲。

卢沟桥事变之后,川军第一批请缨出战,百万川军出秦川,马革裹尸无人归,由此可见川军的牺牲是有多么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四川出兵257万人,在全国范围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牺牲也是极其惨烈的,伤亡人数达到四分之一。

当时的川军基本全部都是出生大山的贫苦百姓,在出川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装备非常的落后,基本上都是扛着大刀片子,穿的也基本都是破破烂烂的,没有正规的军装,当时有人讲他们讽刺为,“川耗子”,“乞丐军”。

虽然川军的武器普遍都很差,但是他们敢拿着这样的武器和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出生大山的战士们,非常擅长于山地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灵活的作战方式也在打战的时候经常让敌人摸不清头脑,搞不清位置,所以给敌人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出川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接纳川军,只有李宗仁接受了他们,投桃报李,川军在随后的战争中也让敌人们见到了什么叫血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台儿庄战役中,川军靠着破破烂烂的兵器和背上背着的大刀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血战三天三夜,几乎全军覆没,但是没有一名士兵被俘虏。

松沪会战,川军的4000名战士与日军血战七天七夜。最终只残余600名战士,无人退缩。而且川军在抗战过程中,完全靠着血肉之躯修建了极其重要的军需运输红通道----新津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那一面至今不忘的川军死字旗,“川旗随身,伤时擦血,死后裹身,敌不退,人不归。”无一不体现着川军儿郎的血性和铮铮铁骨。

可以说,无川不成军,四川人民在抗战之中人人劝子从军,就连之前很多被人诟病的川匪,在国家危亡的时候,也都拿着枪和敌人拼死作战,战败不降。

无湘不成军

湘军起身比川军要早,来源于太平天国时期。

金田发动起义后,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清政府赖以生存的八旗军队一触即溃,最后只能依靠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清王朝一共分封了8位总督,湘籍一脉竟然直接占据了一半,这四位总督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刘长佑、劳崇光。

在这之后湘军也是越来越强大,“无湘不成军”的说法也开始流传。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曾经说过,欲灭华夏,先平湖南。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湖南倾其所有,所有的部队全部出动,然而这一战却成了湘军的谢幕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三个月,湘军的原部队基本是损失殆尽,但是也打出了湘军最后的辉煌,蒋介石看到湘军意志力之后,直接将湘军编入了中央军,湘军的名号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湘军的番号没了,但是湘军的意志还在,当时三湘四水遍地战火,南岳、洞庭日月无光!

抗战时期中日双方在湖南地区进行了七次重大战役,这里面包括了四次规模极大的长沙会战,以及常德会战、衡阳会战和湘西会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保卫战被誉为中国的“莫斯科保卫战”,当时双方出动的兵力总人数,达到了恐怖的160万,当时的战场堪称人间地狱!

当时的日军装备极其精良,我军的装备却非常的拉垮,但是战争结果依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