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为了放假,过年还有什么意思?

群学书院
2021-02-11 08:57

今天是农历除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到过年,就能听到许多人讲“年味越来越淡了”。到底什么是“年味”?在相关的议论中,它似乎总是与怀旧的情绪缠绕在一起,指向那些被归为“传统”的年俗,诸如祭灶、扫房、穿新衣、放鞭炮、拜财神……当这些仪式不再那么隆重和认真地进行,“年味”就显得淡了。

以“好不好玩”的心态来看待传统节日,而不是把它当做一年一度对生命的祭礼,这是不是太肤浅,把年看扁了呢?如果年正在失去自己特有的仪式感,我们的传统将变得越来越浮光掠影,这样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年的魅力,还有我们的节日深厚又美好的生命情感和精神传统。

有欢腾,有温暖,有陌生,有冲击,过年像一个轴承,连接着旧岁与新年,也连接着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的城与乡、老与青。我们在这个时节回忆往昔,祈愿未来,并在心里再一次思考,我们从何处来。

今天群学书院与诸君分享的文章,来自著名作家薛冰对过年的回忆,选自作者散文集《饥不择食》。

年声年色

文 | 薛冰

来源 | 《饥不择食》

图 | 良根

01

过年风俗的意蕴,实在是成年后才慢慢领略的。

儿时的巴望过年,其实是出于一种懵懂中的被煽惑;真到了过年,规矩太多,大受拘束,也说不上有多么愉快。一年到头才做上一件新衣服,母亲时时叮嘱,生怕弄脏弄破了;不能随便开口,惟恐诌出什么不吉利的话来,败了一年的好兆头。客人来了,须装模作样的讲大人话;外出拜年就更不用说,一举一动都是家中调教好了的。吃饭也有许多讲究,看着一桌鱼肉蛋菜不能乱动筷子,要跟着大人说“年饱”,实则眼饱肚中饥,只好见缝插针地去摸点零食。所以到了闹文革,写大字报刷大标语,动辄勒令年长的“牛鬼蛇神”们“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潜意识中,恐怕是隐含着一种报复的快意。

下乡插队,离家虽不过一百多公里,然而咫尺天涯,能巴望的只有一年一度的团聚。可为了表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意志坚定,响应号召留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曾几年没有回家。一个人孤零零地枯守异乡,独对贫困,回想起环绕在父母膝前的日子,那是何等的幸福!普希金说,过去了的苦难会变成幸福的回忆,其实过去了的欢悦,往往也是在回忆中才体会的。八年之后返城,父母垂垂老矣。此后自己也做了父亲。兄弟姊妹各自成家,难得相聚,这时才渐渐明白,为什么过年需要那么庄严的仪式感。

现今过年的仪式,似乎是从放鞭炮开始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抓住了春节最重要的风俗特征,区区二十八个字,就让浓郁的春节气氛跃然纸上,有景,有情,有意境,有哲理。然而,鞭炮偏又成了最令人纠结的年俗;为着鞭炮的准放与禁放,政策已经变动几番,争论更是持续数年。而今雾霾压华夏,鞭炮也经专家们论证,成了罪魁祸首之一。我已多年不放鞭炮,但仍坚持认为,官家的鞭炮应禁,商家的鞭炮可禁,平民百姓则该有过年放鞭炮的权利。

02

退回三十年前,鞭炮不过是来去匆匆的过客。持久而漫长、一声声唤醒了年的意识的,其实是舂米声。

过年期间不可或缺的美食,年糕和元宵,皆是糯米粉所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把糯米淘净,泡酥,拿到舂房去舂成米粉。直到一九八〇年代,南京的老街旧巷中,还不乏这样的舂房。沉重的踏舂,不用的时候,舂杵落在臼窝里,踏脚高高扬起,有点像漫画上倒栽葱的飞机。舂米时须两个人踏起舂杵,再让它落回盛着糯米的石臼中去,响动很大,有如劳作者胸腔中挤压而出的“吭吭”声,一条街都能听得到;临近春节的几天,简直通宵达旦,人们也没有怨言,把它当成了迎年的伴奏。

除夕的傍晚,这延续十多天的声音突然消失,街面上一时静得让人心里发空。一年的艰辛劳作真的结束了吗?围坐在团年饭桌边的人们,心里纠结的,多还是旧年的印迹。直到午夜,鞭炮来接班,细碎热烈跳跃,如同无忧无虑孩童的嬉闹,引逗出漫天的轻松欢快。人们似乎也才相信,新年,真的来了。

舂房一般设在老式建筑的临街一进,面积都不大。主妇们把盛着酥好糯米的盆或桶放在地上排队,人就只能站在街边闲话。待到舂自己的那一份时,才挨到门边张望着,怕的是被人挖了米去。舂之前要称一称米的重量,计重收费,每斤三五分钱;舂好后照例不再称重,否则有不尊重舂米人的意思。都是因为那年月粮食紧张,才会有这些穷计较。

舂米粉时的另一种计较,是揣摸别人家糯米中掺加粳米的比例。名义上拿去舂的都是糯米,其实多多少少掺了粳米,一则因为当时粮食供应计划中,糯米量极少,二则糯米价格也较贵。糯米的形状比粳米短而圆,一望可知,这就生出话题来了:某家的粳米掺到一半左右,未免有“吃不起”之嫌;某家居然是纯糯米,这就不但是有钱,而且要“有关系”,才能买到足够的糯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主妇,耳边响着的舂米声,似乎也多了些韵律。

舂好的米粉湿漉漉的,必须及时摊开晾干,否则放不到元宵节,就有变酸的危险。大太阳晒是不行的,因为会加速米粉发酵;风口吹也是不行的,因为米粉会被风刮走。老派人家,总是备着一张篾丝编的大匾,用来摊晾米粉,也可以摆放搓好的元宵。两张长条凳架起大篾匾,晾开一派玉白,考究的主妇,匾上还要蒙一块细纱布,以免尘灰落进米粉里。匾里照例放着一双竹筷,大人不时会掀开纱布,划圈儿搅一搅。待过完小年,洗净了的大匾便又挂到了墙上。篾匾用的时候少,挂的时间多,取下来之际,粉墙上会露出格外白净的一个圆,仿佛在早早地预示着十五的圆满。

03

旧时江浙一带,都是以米粉自制年糕。清人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有道:“家家抟粉制年糕,仿款苏台岁逐高。入肆恍如秋八月,桂花香细染寒袍。”后有小注:“抟粉入饴,捶之使坚,为年糕。其形方长不一,有红、白二种,制法同吴门。八月桂花盛开,采而藏之,冬时缀于糕,色如鲜桂,芬芳四溢,过糕肆者,犹香袭衣袖。”“捶之使坚”,是做年糕的关键,所以民间俗称“打年糕”。

吴门的制法,清人顾禄《清嘉录》中说得较清楚:“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大径尺而形方,俗称方头糕;为元宝式者,曰糕元宝。黄白磊砢,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其赏赍仆婢者,则形狭而长,俗称条头糕。稍阔者曰条半糕。富家或雇糕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简之家,皆买诸市。春前一二十日,糕肆门市如云。”到二十世纪中叶,南京已很少有人家自制年糕。如今只有在一些旅游景点,尚有机会观赏品尝打年糕了。

店里卖的年糕,主要是“形狭而长”的条头糕,时称水磨年糕;另有糖年糕和猪油年糕,虽属方形,但只有两寸对方。大约因为已不必祀神供祖,而只须“赏赍仆婢”。水磨年糕可以切片入汤煮熟,糖拌了吃,也可以与肉丝或青菜炒来吃。糖年糕和猪油年糕则须油煎来吃。糖年糕易煎糊,又费油,所以猪油年糕特别受欢迎。其实也不一定非得做成年糕,最简便的吃法,米粉加水调匀了,就可以油煎成黄亮亮的粑粑,没出锅就已甜香满屋。

所以年前舂出的米粉,主要是为包元宵准备的。旧时初八上灯,就开始煮元宵吃了。一九五〇年代起,糯米限售日益严格,最艰难的几年,南京人只能在正月初一早晨吃一回米粉粑粑或年糕,十五早晨吃一顿元宵。据说晚清光绪年间,江宁财帛司供神,以棉絮制成元宵形,盛在纸盆中,足以乱真。可惜平民百姓没有这份仙风道骨,于是包元宵也就成了一项近乎隆重的仪式。

04

仪式从正月十四下午开始。先做馅。最简单的馅料是糖,白绵糖为佳,白砂糖次之,红糖的口味就差了。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糖更是计划供应物资,品种无法选择,数量也很有限,所以纯糖馅是不可想象的奢侈,必得以米粉和糖掺合起来做馅,把握糖与米粉的比例便成为一种技巧。倘若能加入一点猪油,就是锦上添花了,吃元宵的时候,大人便会不无自豪地一再提醒孩子,小心别让热猪油烫了舌头。

父亲总是不满足于糖馅的单一,便用芝麻、花生炒熟碾细了做馅料,再加上豆沙馅,居然也就成了“四色”。豆沙同样是自家熬制的。粮站里买来的红豆,坏豆子总是拣不净;拣出的多了,母亲舍不得,便又挑些回去。其实下水一泡就看得很清楚,浮在水面上的,都是被虫吃空了的,里面往往留有虫屎,煮出来一股坏味。有一年,父亲忽发奇想,将配给的浇切片留下一些,碾碎了做元宵馅,浇切片中有糖有芝麻,又香又甜,果然成为美食。

晚饭以后,将吃饭的大方桌擦净晾干,父亲就开始大显身手。我们家一直是母亲做大厨,父亲几乎没有掌过勺。但轮到做馒头或包元宵,一定是父亲动手。父亲也常以能做南北两方的白案为自豪。

做馒头讲究的是发酵、加碱的分寸和揉面的劲道,包元宵的技术要求就更高。和米粉的水温要适当,高不成低不就;水一定要少放细添,看着干硬的米粉团,一揉搓就能挤出水来;粉团要揉匀,否则下锅就散;馅料要压实,否则空气一膨胀准破……父亲一边搓元宵,一边说起旧时掌故,老人喜欢在元宵中包进一枚铜钱,吃到的人准保一年顺利,大户人家甚至有包小金豆子的。我考高中那年,父亲悄悄在元宵中包进一枚贰分硬币,恰被我吃到,果然顺利地考进了金陵中学。

早年南京人吃元宵不必待过年,街头巷尾常年有元宵担子,一头是炉火,炭火炉上架一只高深的紫铜锅釜;一头是竹或木橱架,橱屉上层装生元宵,下层备着洗碗的净水与盆,橱面上倒扣着干净碗匙,覆以白布。有固定地点设摊的,还会摆出几副简易桌凳。也有走街串巷叫卖的,只要有人招唤,随时可以停在街边煮上一碗。煮元宵也有讲究,“盖锅煮皮子,开锅煮馅子”。所以街头的元宵担子,好像一直就开着锅。

05

南京人口中的元宵,原是包括了无馅与有馅的两种。统称元宵的缘故,有传说,道是民国初年,袁世凯篡权复辟,以元宵与“袁消”谐音,禁人呼叫,就跟有些年忌用“镇扬”,镇江与扬州之间的长江大桥必须叫“润扬”一样。南京人不信邪,偏偏口口声声叫元宵,果然不久袁氏就灰飞烟灭了。这当然是政治笑话。元宵之名甚古,宋人笔下就有“元宵煮食浮圆子”习俗的记录,后乃随节名而呼之,就像端午粽、重阳糕一样。直到一九八O年代末宁波汤团店开到南京,一九九〇年代赖汤圆风行一时,才渐渐有所区分,将实心无馅的小丸子叫元宵,如“桂花酒酿元宵”;有馅的改叫汤团或汤圆,如“四喜汤团”、“双色汤圆”。

南京是个南北杂居之地,元宵节也要吃面条,有俗语“上灯元宵落灯面”,上灯吃元宵,落灯吃面条。在南京方言中,“灯”与“顿”音近,听起来便成了“上顿元宵落顿面”,有衣食丰足的寓意。同时,落灯后,归家团圆的家人,年节相聚的友人,也都将散去,“敲锣卖糖,各干各行”,吃顿长长的面条,寄予“长(常)来长(常)往”的期盼。

人生聚散无常,所以过年的团聚就格外为人所重。古代饮屠苏酒的年俗,转化成除夕夜的团圆饭,又称团年饭、合家欢。《红楼梦》五十三回写贾府除夕聚饮,“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以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这合欢宴实在算不得丰盛,有趣的是各样酒食都有个吉利名号,可见其重点在仪式而非饮食。只有平时食不果腹的人家,才会拿过年能吃到点什么,当成件大事去讲究。

当然了,惠而不费的吉利口彩,同样也是为平民百姓所欢迎的。守岁时玩的游戏叫状元筹,吃的炒米团叫欢喜团;除夕夜要取红枣、福建莲子、荸荠、天生野菱同煮食,就为凑出个响亮的名字“洪福齐天”;又以压岁盘盛桔子、荔枝等水果,放在小儿枕畔,初一清晨,小儿睡醒看见,叫出果名,便成吉利之兆。

06

年夜饭的菜肴,多用果点冷盘,以便于饮酒,或八样、或十二样、或十六样,必取双数;桌中置火锅,既有围桌取暖之利,又可以随意烫食菜肴,俗称暖锅。而无论菜肴摆几样,有两样是万万不可少的。一样是一条整鲢鱼,以为“年年有余”之吉兆,从上桌到终席,谁都不许动筷子;另一样则可以尽量吃,便是十锦菜。

十锦菜,实即炒蔬菜,讲究的是将最平常不过的蔬菜,炒出一盆花团锦簇的美食来。

三十年前,冬令的蔬菜供不应求,精明的主妇今天藏下半截香藕,明天攒下两根萝卜,到除夕怎么也得凑个十几样才行。红红火火的胡萝卜,橙黄的酱姜瓜,老黄的金针菜,淡黄的土豆,青黄的腌菜心,紫包菜,翠芹菜,碧芫荽,黑木耳,白藕片,玉色的茨菇和春笋,米色的粉丝和面筋……黄豆芽是不可少的,以其形似如意,美其名为如意菜,干马齿苋称安乐菜,菠菜也是不可少的,它除了绿叶,还有一个红头。南京人不善吃辣,更艳的红辣椒只能做点缀。豆类是个大家族,千张,豆腐果,五香干,全都要细细地切成丝或丁,是蔬菜中最有咬嚼的内容。黄豆也可以入菜,如果能加几粒花生米,就是奢侈了。

名色菜蔬搭配得当,还须刀工细巧,有色有型,才能清新悦目。

炒蔬菜的量相当大,整个年节期间,菜市场不开门,鱼肉鸡鸭又有限,主要靠炒蔬菜支撑饭桌,所以家家都要炒出十来斤。这么多蔬菜,分成几锅,依次炒熟;哪几种配一锅,每种菜下锅的次序,起锅的火候,就都是学问。弄不好有的菜还生着,有的已经烂烀了。都炒好后,再拌到一起,淋上点麻油,那个香!每顿饭搛出一盘来,都能让家人吃得有滋有味。

一年一度的炒蔬菜,也成了主妇们的厨艺大比拼。左邻右舍,拜年串门的女人,都会挑人家点蔬菜吃,嘴上当然要夸几句,心里一杆秤可是不含糊。待年过完了,还会悄悄地议论着;来年炒蔬菜前,该上谁家讨教,决不会走错门。

回想那年月,孩子的新衣也少有色彩的变化。年的五彩缤纷,就落在主妇们精心炒制的十锦菜中了。

《饥不择食》以作者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忍饥挨饿的岁月,不到三十年;三十岁以后,更是不曾有过挨饿的机会。然而,与某些人津津于舌尖上的享受不同,作者对于近三十年吃过的美食,并无特别的印象,而对于曾经的饥饿记忆,却刻骨铭心。

《饥不择食》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主要是六十余年间,有关吃饭的若干实录与感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委实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片断;时过境迁,某些细节甚至已经开始模糊,然而情绪的记忆,面对食物的人生体验,却越发清晰。

点击即可购买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南京 周晓虹 日本美术馆 米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哆哆女性网家电公司起名挂机软件逃学大乱斗3.3英雄男孩 起名 国学金钢网纱窗起名锁具店铺起名姓李的男生起什么名字中华易经起名大师随身仙府最好的股票分析软件属猪的宝宝起名宜用字男意难平是什么意思新青年杂志五行八字起名免费网孙悟空是谁起的名字起名字女孩王啥好听100分起什么名字的童装公司起名字大全域名1元起哈尔滨装修浙江卫视在线直播揭秘木命怎么起名字梦幻起名末世刺客系统电脑蓝牙怎么开鸭脖子加盟村庄起名华文新魏重修之灭仙弑神txt横推从拔刀开始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