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

每日提供高质量新闻资讯

头图

为什么古时东南亚都是印度化而非汉化?

jj2R / CC0

莱茵行宫伯爵,拉美西葡历史与文化 查看知乎原文

  因为除越南以外,“中国化”的亚洲东南部地区,都成了中国领土,没能进入“东南亚”的定义范畴。

  “东南亚”≠“亚洲东南部”。

  “东南亚”≈“亚洲东南部受印度文化影响更大的地区”。

  从渊源来讲,“东南亚”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亚洲东南部印度化地区”的代名词。

  本文的重点是这个地区的印度化过程,但是在展开正文之前,有必要点出的是,“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广泛使用的概念,替代了原先的“外印度”。

  在 16-19 世纪的欧洲人眼中,今天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都属于同一个“印度”。由于知识匮乏和眼光傲慢,当时的欧洲人普遍意识不到这片广袤土地上人民的内在差异。

  在他们看来,暹罗的纳雷王和马拉塔的沙胡王一样,都是信仰东方传统宗教的“印度”罗阇;柔佛天猛公和海得拉巴尼扎姆一样,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度”苏丹;孟加拉是印度的一部分,柬埔寨也是“印度”的一部分;越南和阿富汗一样,都是“印度”逐渐失去其特性的边疆。

  这种观念直接体现在欧洲人的行政管理当中:英国或荷兰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殖民地,都归同一家东印度公司管辖;海峡殖民地(槟城、新加坡、马六甲)在 1867 年前都由印度方面管理,1851 年前甚至属于孟加拉省;1885 年英国吞并缅甸后,也直接把它变成了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

  在 19 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开始逐渐意识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一些内在差异,于是他们把“印度”分成了三个部分:印度次大陆(Indian Subcontinent)、印度支那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和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意为“印度群岛”)。20 世纪初,欧洲人把次大陆界定为“印度本土”,后两者则是“印度化地区”。

  1948 年,法国学者乔治.塞代斯写出了《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的印度化国家》(Les états hindouisés d'Indochine et d'Indonésie),这是首部把今人所谓的“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作品。但塞代斯本人仍然没有使用“东南亚”这个词,因为当时“东南亚”只是二战期间政治和新闻界为了方便使用的术语。然而在二战后的几年当中,由于“东南亚”在国际组织和条约当中的普遍应用,这一名词就成了该地区的统一规范名称。

  印度文化在今天的“东南亚”地区影响比中国文化大,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弱。事实上,在历史上的亚洲东南部,中国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更加强大,而且富有政治上的侵略性。那些没有被中国吞并和同化的地区,构成了具有“印度化”特征的“东南亚”。

  接下来,本回答将简单介绍东南亚历史上的“印度化”进程,以及中国文化的竞争和影响。

东南亚山地地区,分布在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它其实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心而非边界。

一、“印度化”:神话与事实

  作为二战后新兴殖民地国家的代表,五十年代的印度雄心勃勃。

  这种野心在知识界的体现,就是富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学术观点。

  1950 年代,以“大印度学会”为代表的机构和学者们,继承了殖民时期欧洲学者的观点,认为东南亚的印度化是古印度人殖民的成果。

  为了自圆其说,印度民族主义学者提出了多种假说,例如战争导致人口逃往东南亚(“移民论”),富有扩张精神的武士和王子前往东南亚(“征服论”),勇敢的水手和商人在东南亚定居(“贸易论”)等等,这些假说的一个共性在于,相信东南亚是印度化的被动接受者。

  同时,这些假说的另一个共性在于,缺乏考古学支持。

  倘若移民说成立,则缺乏人口学证据;倘若征服论成立,则缺乏和战争相关的碑铭或遗迹;倘若贸易论成立,贸易本身难以成为高级文化的媒介,解释力依旧不足。

  在 1960-80 年代,“印度化”是东南亚史学家争鸣的重要问题之一。论战的结果之一,就是改变了原先的视角和框架,从“印度中心主义”转向东南亚本土视角。

  重点在于,东南亚的印度化不是由印度强加的,而是东南亚人主动选择的结果。

  东南亚古代文化史有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大传统”和“小传统”,其中前者指的是宗教和宫廷文化,是高度印度化的;而后者指的是民间信仰和文化活动,本土色彩浓重。

  这种格局支持一种假说,即认为古代东南亚统治者主动从印度借来了文化传统,邀请婆罗门等知识阶层传授政治技能和神圣观念,这一过程有两个特征,一是和平,二是扬弃。

  古代东南亚人广泛接受了印度人的世界观,却没有引入作为其核心之一的种姓制度,只是在宫廷礼仪当中有象征性的保留。与此同时,古代东南亚还保持了自身的许多文化特征,例如女性地位较高,崇拜精灵和祖先等,这些传统有时和印度人是截然相反的。

  对于古代东南亚统治者来说,印度文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曼陀罗国家的观念和组织。

  和所有的传统社会一样,古代东南亚国家十分虚弱,就像是一块充满气孔、经常伸缩的海绵。而东南亚地区地广人稀,丛林山区遍布,陆上交通阻滞,政治实体特别脆弱、分散、其权力伸张富有弹性。东南亚史学家用曼陀罗模型(Mandala Model)来表现这种政治格局。

  曼陀罗模型的基本假定是,政权的基准是中心而非边界,政治中心的影响力随距离拉远而减弱,而且会不断消长。较弱的政治中心会向一个或多个较强的政治中心表示依附,这种依附关系也会随着相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这种权力的消长不只取决于统治者的运气、能力和财富,甚至还是季候性的——每逢雨季,大水冲毁桥梁,淹没道路,各地独立性便纷纷增强;等到旱季,罗阇的旌旗便四处飘扬,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

  在观念层面,曼陀罗国家的特征在于,虚弱的统治现实和强大的统治思想形成映衬。古代东南亚统治者用高度神圣化的宇宙观和礼仪来弥补现实权力的不足,这种现象被人类学家格尔茨称为“剧场国家”。正是这样的历史环境促成了古代东南亚国家对印度文化的借鉴和改造。

  在印度洋上,纬度和季风气候构造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相似性,也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促成了“印度化”。然而孟加拉湾东侧的“风下之地”和西边的“风上之地”说到底并不相同。在古代东南亚人眼中,印度是财富的重要来源,也是精神上的导师和伙伴,但它并非唯一的邻居,在东南亚人接触印度文化几个世纪之后,一个同样强大的文明出现在北方的地平线上。

曼陀罗模型示意图之一:单个曼陀罗国家
曼陀罗模型示意图之二:多个曼陀罗国家

二、中国人来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1955 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中国总理周恩来向与会代表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背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越南独立问题的具体表态,其二是送给东南亚各国的定心丸——中国不谋求输出革命。

  虽说如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当时使用的 9 种语言当中,有 5 种都属于东南亚。直到 1978 年邓小平出访,在东南亚各国领导人的要求下,一些电台频段才逐渐关停。

  从短期来看,这只是冷战时代的一幕剪影;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东南亚和中国历史渊源的一组演绎。

  在公元前 5 世纪,也就是在印度文化开始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开始向亚洲东南部扩张,在短短四百年之后,中国人的影响就抵达海边——而且是以帝国的形式。

  在之后的两千年当中,中国不断向东南亚伸出触角:晋朝记录了东南亚最早的政治实体,唐朝和宋朝借道东南亚开启了和印度的大规模贸易,元朝多次发动侵略,而明朝建立了成熟的朝贡体制,把东南亚纳入了自己的政治格局当中。

  但是相对于印度文化,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主要停留在外交层面,在内政或者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要小得多。19 世纪中国人向东南亚的移民潮也并未扭转这一格局。

  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弱。事实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亚洲东南部地区,都被牢牢攥在中国的手心里了。中国用了上千年的时间“消化”它掌控的地区,把那些地方变成了自己的西南诸省。从这层意义出发,“东南亚”只是没被中国人拿下的那一半“亚洲东南”。

  从接受晋朝册封的扶南国王开始,东南亚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和中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文化上或许次要,但是在政治上可是生死攸关。16 世纪的马来苏丹们从印度朝廷借鉴官制和礼仪,但是在面对暹罗的侵略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明朝,而非莫卧儿帝国。对于殖民地时期的越南、暹罗和缅甸精英来说,同欧洲列强的关系当然是最紧要的,然而就算是虚弱的清朝或者中华民国也是不可忽视的。越南民族主义者在两广大量活动,缅甸左翼游击队把根据地称作自己的延安,暹罗国王拉玛六世打压华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辛亥革命的影响借由华人传播到曼谷......

  中国在东南亚的文化影响力逊于印度,一是因为晚到了几个世纪,二是因为长期停留在对北方地区的同化,三是因为在交通和社会相似性上不如印度,四是在政治领域内的局限和依赖。

  如果说还有第五点,我想应该谈谈越南。

三:北方之矛,南方之盾:越南的作用

  “宁包印度人的头巾,不戴越南人的草帽。”

  19 世纪初的柬埔寨已经不再是一千年前的那个帝国,而是一个处于亡国边缘的小国。它的两个强邻,暹罗和越南分别从西方和东方不断蚕食它的土地。但是柬埔寨对于这两个国家的态度却不太一样。

  虽然在现代柬埔寨民族主义者眼中,泰国是最主要的排斥对象,但是在古代,越南才是柬埔寨更加忌恨的敌人。古代高棉人倾向于把同暹罗的战争看成某种内战,同越南的战争则是对抗异族。

  从公元 10 世纪独立以来,越南一直沿着山海走势向南方扩张,它用几个世纪消灭了老对手占婆,又不断从高棉和老挝获取土地。和东南亚的其它国家不同,越南的上层建筑乃至社会生活都是高度中国化的,它用版图和户籍而非曼陀罗政体组织国家,还要求被征服的居民按照越南人的方式生活,对于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而言,越南是个富有侵略性的对手。

  然而有趣的是,越南一方面充当了中国文化在东南亚传播的先锋,另一方面又帮助东南亚阻挡了北方强国的影响。从宋朝到清朝,每个中国封建王朝都会向越南至少发动一次入侵,而越南每次都成功保卫了自己的独立。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越南的阻隔,古代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很可能会更加深入。

  从这个角度来说,越南不是东南亚的异类,它恰恰是“东南亚”得以存在的理由。

  几年前,大理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8-12 世纪东南亚第一大古都”。

  这块碑其实是一种提醒:从内部创造东南亚的是印度,从外部创造东南亚的可是中国......

类似越南在中国和“东南亚”之间发挥的作用,孟加拉湾在印度和东南亚之间也扮演了桥梁 + 屏障的角色:一方面承载季风航运维持联系,另一方面作为不可逾越的“黑水”带来了“风下之地”和“风上之地”的区隔。
查看知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