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从五粮液探寻中华酒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从五粮液探寻中华酒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来源: 光明网2023-04-28 17:00

  春风阵阵,酒韵悠悠。4月25日至27日,“从五粮液探寻中华千年酒韵文化传承”活动在四川宜宾正式举办。活动由五粮液和光明网联合发起,邀请16位外籍知名自由摄影师品五粮美酒、赏非遗之美,传播中华酒文化。

从五粮液探寻中华酒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来自南非的Matthew Sylvester和Joshua Alan举杯共饮

  天地和,万物育,方有美酒产出。作为中华老字号和中国浓香型白酒代表之一,五粮液是由长江上游沃土生长出来的美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精细谷物为原料,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其多粮酿造技艺在千年历史中传承不断,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组织参观了五粮液集团公司景区、501中国白酒文化圣地及503车间明代古窖泥活态群落等特色地标,现场邀请外籍摄影师们品尝第八代五粮液等核心产品。“相比我常喝的酒,这个酒更浓郁、更甜。”20岁的Matthew Sylvester来自南非。一走进523车间,他就兴奋地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酿酒工坊,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在宜宾这个城市,我常常闻到淡淡的酒香。现在我很确定,这里就是香气的源头。”

从五粮液探寻中华酒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部分外籍摄影师与由曹鸿英领衔的五粮液勾调大师团队合影。图片来自五粮液融媒体中心

  一座酒坊,就是一段历史。活动现场,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五粮液506勾调车间主任、酒体设计中心主任曹鸿英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讲解并展示五粮液的“以酒调酒”勾调技艺,“作为浓香型白酒,五粮液酒液清澈透明,酒味醇厚甘美,入喉柔和净爽。”她表示,五粮液的纯粮固态酿造技艺,成就了“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品质,蕴藏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Jason Illidge从伦敦来中国已有10年,他在亲身体验“以酒调酒”的勾调工艺后,用中文表示,“(勾调好的酒对比刚酿出来的酒)味道很不一样,而且低度酒比高度酒更难调配。想要度数降低,但味道不减淡,这很难做到”。在了解到五粮液的很多古酒坊连续使用了六七百年,这里的工人还在用几百年前的方法酿酒后,Jason Illidge表示“太不可思议了。”

从五粮液探寻中华酒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来自希腊的George Doupas在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内摄影。

  匠心传承,让中国白酒香飘海外。来自希腊的自由摄影师George Doupas表示,“一开始,我认为‘酒文化’这个词很抽象,但参观完这些中国古典风格的地标,并用眼睛、鼻子、舌头感受过五粮液之后,我可能已经理解什么是‘酒文化’了。”致力于品牌文化传播工作的Lewis McCarthy则表示,他希望在海外常常见到中国白酒的身影,同时他更关注年轻人们如何看待酒文化,“如果白酒品牌显得很时尚、很酷,那么一定会吸引很多年轻人,五粮液就很适合。”

从五粮液探寻中华酒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外籍摄影师们在鹏程广场五粮液瓶楼前合影留念。图片来自五粮液融媒体中心

  本次活动聚焦“白酒”这一我国独具魅力的传统饮品和世界通用的特殊形态文化语言,借与外籍摄影师在实地探访中的思维碰撞,将五粮液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尽数铺展,不仅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开一扇传播窗口,也为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亮出一条创变之路。(王京)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最热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周光召,我永远敬仰的榜样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全域数字化转型 让城市更有温度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流感病毒关键受体被发现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研究揭秘大灭绝如何塑造海洋生物形态演变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科技让博物馆语言更丰富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我国主产区粮企累计收购新麦超千万吨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世界最远距离远程机器人手术顺利完成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普通野生稻优异基因发掘平台建立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135个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审定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大粮仓”黑龙江进入大田夏管关键时期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我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科技守护布达拉宫“不老容颜”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首飞成功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碧海泥滩化身“金山银山”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为粮食安全插上“科技翅膀”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我科学家在海马体外发现新型边界细胞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

哆哆女性网土特产网店起名起名'免费 起名网国际范的婚庆公司公司起名宋词起名 女孩姓名店铺起名英文黎米京廷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专业起名称神奇宝贝第四部给闺女起个小名洋气读书的好处优美句子隐形的角落个人独资企业怎么起名如何起名字免费的雀圣1姓顾的男人起名女装品牌起什么名字好听公司起名 有寓意审车公司起名字林海雪原小说平安小额贷款升迁有道丛林探险男孩起名测分数岳风柳萱免费阅读小说我可以陪你去看星星子字起名猪宝宝健康起乳名成都公司起名免费为女孩起名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