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全球科学家当顾问!今年最硬核的国产科幻动画

公众号:动画学术趴/babblers

500

  作者 / 彼方

  排版 / 小鱼 

  “我们去看历史,是在回溯前人的经验。那我们去看现在的科幻,其实就是在看未来。”

  “每次当我在给(戴)文招讲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从最开始觉得有些设定很荒诞、是不可能的,到后来逐渐自己也有了更多的想法,甚至我要劝住他,说这个可能放不进去、这个太不科学。这种事情其实是很有趣的,我们认为很枯燥的学术研究以及学者,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古板,大家都是年轻人,对于这些东西都有着无限的畅想。”

  这段听着有点怪异的经历,发生在一部本月刚刚完结的国产动画剧集——《黑门》的制作团队当中。

500

  该片的导演徐一超在制作期间,经历了一段大多数动画导演可能从未经历过的制作流程——为了确保《黑门》在科学领域的严谨性,他从全球邀请了10位脑科学、量子物理学、军事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们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一同参与动画剧本的修改与把控。来自苏黎世大学的戴文招,正是其中之一。

  徐一超如此“兴师动众”,并不是小题大做。因为他所挑战的,是一个在国产动画剧集领域极为罕见的命题——制作一部硬科幻背景的悬疑题材动画。

  “2058年,人们安居乐业,科技高度发展,脑机系统(人脑与计算机互联)早已走入人们的生活。在白洋市一家叫做“绿洲”的脑机系统科技公司,在不断深入研究人脑世界(脑宇宙)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他们称之为“蜂群症”。为了遏制“蜂群症”的蔓延,众多平凡英雄前仆后继,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黑门》剧情概要”

  自7月开播以来,《黑门》凭借其复杂缜密的科幻设定以及扎实稳定的剧本质量,已吸引了超100万人在B站上追番,其在播出的各个阶段也话题不断:

  郭帆(《流浪地球》)、郝景芳(《北京折叠》)等一众科幻作品创作者在开播前为其送上祝福;“蜂群症”“脑宇宙”“机械外骨骼”“微管量子理论”等剧中概念,在播出期间引发了大量二创视频的讨论与解读;作品收官,作为一部题材相对小众的动画剧集,其也在豆瓣收获了8.3的评分。

500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在开播时送上祝福

500

  《黑门》豆瓣评分

  从这些层面上来看,《黑门》无疑可以算得上是今年最“异色”的国产动画之一

  那么,《黑门》从何而来,故事中庞大而复杂的世界观是如何构建的?徐一超对于科幻创作又有着怎样的心得与想法?

  在作品完结之际,动画学术趴有幸邀请到了徐一超,请他从策划、世界观架构、中后期制作等多个角度,为我们深度还原《黑门》的前世今生。

  01

  “脑科学包含了太多的可能性”

  在很大程度上,《黑门》的与众不同,是从策划阶段起就已经注定了的。

  “为什么当时要去感谢杨璐老师?首先她是《黑门》项目的企划人,更是整个《黑门》团队的缔造者,她选择了我,选择了初色动画,包括动画的音乐团队等等,而这支团队,其实也是相当特殊的。还要感谢李豪凌,因为他作为B站动画制作中心(绘梦)的掌门人,这一次真的给到了我极大的创作空间。”

500

  魔恩•杨璐

  三个月前,在《黑门》的超前点映会上,徐一超上台发表了一段简短的感言。而他最先提到的,就是两个需要感谢的人——B站资深动画监制、此次担任《黑门》总策划和总监制的魔恩•杨璐,以及B站动画制作中心(绘梦)总导演、同时也是《黑门》的总制片人李豪凌。

500

  徐一超告诉我们,面对硬科幻这样罕见的题材,即便是已经制作过海量不同题材作品的B站,也不免去做大量的摸索与尝试。而在他看来,《黑门》这个项目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杨璐和李豪凌的支持,无疑是十分幸运的——

  一方面,为了匹配到最合适的人才与团队,在杨璐的主导与支持下,《黑门》最终并没有采用较为普遍的、直接启用动画公司内部导演的制作形式,而是由独立导演工作室(徐一超导演工作室)、动画制作公司(初色动画)与平台方(哔哩哔哩)三方合作的形式。借由这一类似实拍电影领域的制片模式,徐一超得以独立导演的身份,参与到这部硬科幻题材的作品当中。

  此外,事实上徐一超最初也曾预想过,如此特殊的题材,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创作限制和压力。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实际接触与合作的过程中,总制片人李豪凌非但没有给他施加过多的限制,反而还帮他清除了许多障碍。由此,团队从未出现过“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也获得了“放飞自我”的机会。

  虽然获得了坚实的团队支持以及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科幻题材的创作本也天马晴空,包罗了不同题材和类型。对此,选择脑科学作为突破口的徐一超,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脑科学包含了太多的可能性。可能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会显得比探索大脑要困难,但大家对自己大脑意识的产生以及相关的、神秘的东西,其实真的没有非常了解。这刚好是一个很有趣的空白领域。”

500

  《黑门》中的脑宇宙

  徐一超表示,其实在他看来,国产动画在科幻领域的题材选择上,多少是“有些单调”的——太空歌剧等宇宙探索题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以自己的能力,或许也很难在这一方向上与顶尖的作品比肩。

  而与之相应,脑科学——这一徐一超在以往项目中有所接触和积累、且始终对其抱有好奇与热情的题材,却仍是一片蓝海。

  因此,即便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去说服团队,徐一超依旧坚持了自己的判断。而毫无疑问,选择一个知识门槛极高的领域进行探索,其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黑门》三年的项目制作过程中,单剧本的撰写就花费了近一半的时间。伴随着的,还有用近一年的时间专门用于世界观的构建和相应的美术探索。

500

  《黑门》剧本相关文档

  但这还不算完。

  蜂群思维、机械外骨骼、超思维、脑机接口、脑宇宙、微管、“量子调谐还原论”......随着剧本的不断打磨与扩充,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黑门》在科学概念以及科幻设定上的“Buff”也越叠越多。

500

  主角图毅掉入了脑内神经元中的微管

  该设定的灵感,来自彭罗斯和哈梅洛夫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量子调谐还原论”

  而为了增加作品的可看性,徐一超甚至还在硬科幻背景的基础上,撰写了一个牵扯到科技公司、伦理监管协会、特殊病例等多个利益团体相互角力的悬疑故事。从剧情的最终走向上来看,《黑门》也从一起交通事故出发,最终触及到了人工智能的进化伦理、潜藏风险等议题,可以说是一部有着极大野心的作品。

  而用徐一超自己的话来说,选择硬科幻背景和悬疑题材,也“无异于写了两个故事”。

500

  ‍‍本片的故事始于一场离奇的公交车事故

  那么,如此为自己和团队增加难度的徐一超,会在《黑门》中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02

  “盟军飞行员第一次看到Me-262的时候

  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个‘度’是非常难以把握的。难就难在,你要对整个项目的最终呈现有一个非常强的预判。每当我们做一个设计,我都会闭上眼睛想这个片子最后成片之后,它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对于这一点的把握,是每一位科幻创作者都会面对的难题。

  在《黑门》设定的2058年,脑机接口以及AI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绿洲的脑机系统技术人员——“绿洲医生”可以通过脑机接口直接进入人脑的“脑宇宙”进行维护和探索。绿洲对于脑机系统也已具备全周期的运维能力,实时监测、上门维修、疾病治疗同样成为可能。

500

  ‍“绿洲医生”在脑宇宙中穿梭

500

  ‍‍“绿洲医生”在接到报修后前往公交车治疗

  与此同时,AI技术也已经可以完成规划交通载具行程与操作、远程操控机械外骨骼等工作,绿洲甚至也可以借由高度集成的智能AI系统“海豚”,对全市用户的脑机数据进行信号的处理、交换、再分配。

500

  “海豚”AI系统

  徐一超告诉我们,在部分的设定上,他确实是有意与现实拉开距离的。

  比如片中可以赋予穿戴者巨大力量的机械外骨骼——在现实世界中,多见的是液压杆或是电动肌肉的形态,但《黑门》中的设计却截然不同。在AI的辅助下,它不仅可以强行附着在安保人员身上控制人体,在危急时刻甚至还能硬抗撞击、自主完成营救17人的壮举。

500

500

  机械外骨骼最初的设计(过程版本)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东西要超出了你的想象,总有一些科学技术看起来像是突然从哪里蹦出来的,而不是一代一代迭代出来的,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就出现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技术爆炸。比如二战中当盟军飞行员第一次看到Me-262的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些东西促使我思考,必须要做一些很突然出现的东西。”

500

  梅塞施密特Me-262战斗机,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机

  说到这里,徐一超对初色动画的核心美术团队表达了感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与团队进行视觉相关的头脑风暴时,其状态简直“如同一场心理治疗”。很多时候美术团队听完他的描述,其状态也是“肉眼可见的‘懵’”。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给予了徐一超“不计成本和代价”的支持,不断地对设计进行迭代。

  然而,虽然有着大量超脱于现今科技应用水平的科幻设定,但对于徐一超而言,他在科幻设定方面更为在乎的,却是“如何让观众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因为在他看来,幻想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其核心就在于“代入”。

  “就像我们去做建筑的设计,我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上世纪90年代、甚至60多年前的建筑伫立在那里。你不可以告诉观众,30多年后这东西就不存在了。这算是我们给自己立的一个硬科幻的标尺。”

500

500

  片中的虚构机关“国际人工智能伦理学会”建筑内、外景

  徐一超认为,在构建近未来世界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凭空去做违背社会发展真实关系的设定”。因此,哪怕是在角色持枪动作这样的小细节上,他也力求能够还原真实。

  而作为一部面向国内观众的作品,徐一超也同时强调,《黑门》的设定必须传达中国人能够理解的信息——在他看来,就如同中国人观看纽约时代广场被外星人入侵时,必定也会忽略掉广场上广告牌的信息一般,在观看西方世界观的作品时,由于文化间的差异,有很多信息的传达是“存在缺损”的。

  而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黑门》这部作品里,看到那么多颇具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了。

500

  片中西北地区的品茗方式——罐罐茶

500

  片中的驴肉火烧店

  在虚构与现实的界线之中寻找平衡,《黑门》世界观在徐一超和团队的精细打磨之下,最终以一种充满幻想却又令人信服的形态呈现到了观众的面前。然而,单凭一个独特的世界观,仍是不足以打动动画观众们的。

  徐一超和团队的其他成员们,还下过哪些功夫呢?

  03

  “我根据你这个方程写一场戏。”

  “绿洲科技公司在深入研究人脑世界时的一种特殊疾病。在它的影响之下,染病的个体会呈现出‘个体相对独立,目标高度一致’的行为特征。”

  上述这段文字,是对《黑门》中剧情的核心设定——“蜂群症”的一段描述。单看这段有些抽象的文字,或许很多人还无法理解其究竟代表着什么。

  那么,我们不妨来换一个方式来理解一下——

  (请观看第10话OP前的开头4分钟)

  黑门第10话开头的这一段落,描述的是本片的反派袁志仁,对一群接入了脑机接口的建筑工人进行的一次蜂群症实验。在这场解决爆破烂尾楼炸点的戏里,袁志仁用出乎意料的解决策略配合煽动性的发言,让许多观众感叹地打出了“我投敌了”的弹幕,其冲击力可见一斑。

  而或许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场戏最初的起点,竟是那个写在黑板上的爆炸方程式——

  “当时我们希望能写一个真的方程式。其实这是一件很任性的事情,因为写方程并不难,难是怎么写一个大家没怎么见过、很高端,但却能实际应用的方程。然后姜博士跟我说,那这样,我最近正在研究一个球形求坐标的一个爆破方程。我说好,你就写这个方程,然后我根据你这个方程写一场戏。”

  回忆起和《黑门》的各位顾问老师的合作,徐一超为我们还原了他和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姜森原博士的合作流程。从最初“只是有这样的想法,知道他们该说什么”,到最后以一场精彩的戏收尾,姜博士的全情配合,让徐一超印象深刻。

  对于《黑门》的团队而言,启用大量顾问这件事,最初并不在计划当中。当剧本推进、徐一超意识到需要大量顾问帮助进行科学验证时,团队已经没有多少的预算可以支出了。因此,他只能抱着可能会“被认为精神有问题”的设想,去逐一联系。

  出乎徐一超的意料,当仔细阅读过《黑门》剧本和设定后,这些专家学者却最终都几乎以无报酬的方式,欣然接受了徐一超的邀请。也正因为如此,当提到团队的顾问们时,徐一超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了。

500

  本片的顾问团队名单

  而如果说,来自外援的帮助为黑门的剧本以及世界观增加了一抹异色,那么将《黑门》最终制作完成的最大依凭,还得是动画团队自己。而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付出的辛劳,或许就不是三两个例子就可以概括得了的了。

  “我们那个时候总笑称,说《黑门》组从来都是不加班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下过班,我们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工作罢了。因为《黑门》的制作周期,如果有同行真的来了解,你会发现它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疫情、工期等多方面的原因,《黑门》团队直至最后一集上映的当天,仍在加班加点地赶制未完成的镜头,即使上线了,事后也还在不断的完善镜头替换画面。而这样的情况对于他们而言,或许也算不上是最为极端的——据徐一超透露,为了与时间赛跑,事实上在剪辑时,他很多时候是对着作品的灰模来进行的。

500

  ‍《黑门》动捕花絮

  今年4月,在上海进行动作捕捉的《黑门》剧组,因疫情被封在了动捕的摄影棚

  直到现在,徐一超仍不免对部分未能按设想制作完成的镜头感到遗憾。

  “有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感动和自责。一些动画师在上交之前,会多做一版出来。因为他觉得虽然今天要交稿,但这一版还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他又做了一版给我。他说徐导这个东西你留着,如果我们能赶上渲染,我们就把它放进去,我们可以碰碰运气。团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去一步一步地把《黑门》完成的。”

  就这样,10月7日,《黑门》最后一集按期上线,B站、豆瓣的评分也停留在了9.7和8.3分。徐一超对此感到“有些难以形容自己的感受”,称这是来自观众们“莫大的善意”。

500

  04

  结语

  回顾完《黑门》波澜壮阔的3年,在采访的最后,我们把一个颇为抽象的问题抛给了徐一超——对他而言,耗费如此心力去创作一部科幻作品,其最大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徐一超思索一番,说出了如下的一段话——

  “科幻在我看来,是一种让我们思考如何去面对未来的内容。我们去看历史,是在回溯前人的经验。那我们去看现在的科幻,其实就是在看未来,看一看以我们现在的认知和方法,未来会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要带着纯粹的理性和警觉去看待技术发展。只有在这个态度之下,我们才能真正让科技为人类所用,为人类所益。这也是我觉得科幻对于未来的最重要的价值。”

  我想,或许作品背后的这般思考,才是大家喜爱《黑门》的根本原因吧。

500

ACG 举报
作者文章 查看全部>>
  • 出轨、八卦、谋杀...满满三流内容的周刊文春,却是日本最有风骨的杂志?
  • 4K重制上线,周边玩具卖爆,被国人盘活的童年科幻神剧
  • 18年前连哭带笑,这部经典动画假期再看还是超绝啊!!
  • 日本动画中的伪家庭,为何胜过全球无数人心中的原生家庭?
  • “狗粮”越来越多,但日本动画已经不再相信爱情?
更多好问
  • 欧洲杯还有人看吗?或者说,年轻人不爱看足球了吗?

    等13人 已参与问答

  • 谁是你心中的标准美女?美女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等21人 已参与问答

  • 最近正在为升学辅导的事发愁,有人能支支招吗?

    阅读 24550

    等143人 已参与问答

热点

  • 1 和平峰会不会有好结果 12.4万
  • 2 董宇辉这种模式会崩掉 6万
  • 3 五院四系毕业生找工作 5.8万
  • 4 我国学校的资源储备 6.4万
  • 5 一半孩子没见过1元纸币 2.4万
  • 6 第二次中国冲击 19.5万
  • 7 去美国试了特斯拉FSD 16万
  • 8 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列车 15.7万
  • 9 韩国的西瓜也不贵啊 13.1万
  • 10 农村环境整治如何接地气 8.1万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
    最近正在为升学辅导的事发愁,有人能支支招... 评论 143   赞 8
  • 2
    如果乌克兰大败,拜登11月5日也不用选了 评论 109   赞 13
  • 3
    中国的独轮车和外国的独轮车 评论 71   赞 13
  • 4
    俄罗斯接下来会怎么打? 评论 67   赞 13
  • 5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尊重电脑了。 评论 65   赞 6
  • 6
    沙特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真相是什么 评论 55   赞 54
  • 7
    爷有钱,要买相机,拿最好的 评论 52   赞 11
  • 8
    还记得“正人君子之国”吗? 评论 47   赞 96

全部专栏

哆哆女性网姓马属鼠男孩起名字2018年张姓男孩起名运城哪里有起名的姓方男人起名alizee商标起名英文翻译生辰八字测算起名测算火影忍者纲手暴风眼演员表周易八字起名大全起名字2020公司起名大全免费免费宝宝起名软件火星救援百度网盘梓和什么字搭配起名字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500字东莞电视台如何起名增加财运中国十大涂料品牌守望的天空电视剧全集播放免费的渔猫属龙的起名字禁忌发财日记在线观看完整版男孩起名双胞胎恨君不似江楼月是耽改剧吗金融会议宝宝起名大全大全猪宝宝年属猴的怎样起名使命召唤5中文版起来个蔬菜配送公司名字钰字起名含义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