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葡萄:每亩租金上涨超千元 西昌种葡萄一地难求

2021-03-26 08:29:29来源: 红星新闻编辑:覃贻花

“从西昌上空俯视,除了房屋,基本都是白色的葡萄大棚。”这并不是一句夸张的玩笑话,而是真实的画面。

初春三月,四川西昌太和镇太安村,大棚里的温度超过30℃,村民陈光红忙着给葡萄苗打尖,顾不上擦额头的汗水。这片7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去年共创造了107万元产值,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户。

三月,陈光红忙着给葡萄苗打尖

作为“中国晚熟葡萄之乡”,四川西昌是全国种植克瑞森葡萄规模最大的基地,也是最火热、最受关注的葡萄产区之一。在当地,像陈光红一样的种植户很多,年赚几十万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年赚上百万,创造了一个个致富神话。

连日来,红星新闻记者调查走访发现,从2016年开始,西昌葡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每亩收益大多在2万元以上,高的可达六七万元。在高额回报的刺激下,当地许多农户借钱、贷款种葡萄,葡萄种植面积开始“疯狂”扩张——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时间里,西昌葡萄种植面积从1万余亩扩张到10万亩;全市25个乡镇中有20个都有葡萄种植;土地租金普遍上涨至3000多元一亩,种植葡萄已经“一地难求”……现在,葡萄已成西昌市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去年葡萄产量达19万吨,产值达17亿元。

新建的葡萄大棚

然而,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张,相关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技术和管理标准不统一、过度施用农药化肥、盲目扩大规模、土壤酸化和病害等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机遇之下,西昌葡萄产业将何去何从?

【暴富

种葡萄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

仅一个村就有3200亩,去年产值近1亿元

安宁镇位于西昌市北部安宁河畔,京昆高速从这里穿境而过,公路两旁全是白色的葡萄大棚,这是西昌葡萄种植最早的区域之一。

初春三月,走进五堡村种植户郑从新家的大棚,葡萄藤上已长出嫩叶。他每天都要查看长势,这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他带着红星新闻记者边走边聊,说起去年葡萄的收入,他不太满意,“去年没管理好,只卖了70多万元,仅有三四十万的利润”。

西昌葡萄 资料图

20亩,只是郑从新一家的葡萄种植面积。五堡村村支书宋本强告诉红星新闻,目前,该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200多亩。而在2016年前,当地村民还以种粮为主,只有极少的农户种植葡萄,多数人对发展葡萄持怀疑态度。

为何突然热衷起来,这还得从一个个暴富神话说起。几年来,有的村民尝试规模种植葡萄,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元,有的种植大户甚至年入百万。利益的驱动,成了村民们跟种葡萄最现实的选择!

郑从新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五堡村最早种植葡萄的人,家里种了近20亩克瑞森葡萄,前年产值一百余万元。而在整个安宁镇,像他这样的种植户不胜枚举,凤凰村村民王双双种了18亩葡萄,年入几十万元,为两个儿子各修一栋洋房,花费了一百万元。

在安宁镇,凤凰村也是种植葡萄最早的村子之一。红星新闻记者在该村采访了解到,村里大多数农户靠着种葡萄走上致富之路。几年来,村里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超过一百万元的也有十余户,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房。

西昌村民收获克瑞森葡萄 资料图

一亩的纯收益在两万元以上,种得好的可达六七万元,种什么能有这么赚钱?对村民来说,种植葡萄的收益是最大的诱惑,相比种玉米等作物来说,每亩产值翻了十倍甚至几十倍,没什么比这更为令人激动。

“通常情况下,葡萄第二年就挂果,可以见到收益并回本,第三年就能获得利润。”从2016年开始,村民纷纷腾出自家土地或承包土地跟风种葡萄。以五堡村为例,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3200亩,去年产值近1亿元。

截至2019年,安宁镇全镇种植葡萄已达28500余亩,主要有克瑞森等十余个品种,年产量49000吨左右,年产值达到4.5亿元左右,以设施大棚葡萄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已成规模。目前,该镇的葡萄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越南、缅甸等国家。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当地葡萄种植的表象之下,实则资本暗流涌动。在西昌市大规模追加葡萄种植量,并不止安宁镇,已扩张到了西昌其他乡镇。统计数据显示,西昌市25个乡镇中,目前有20个乡镇都有葡萄种植。从西昌上空俯视,除了房屋,基本都是白色的葡萄大棚。

【扩张】

种植面积从1万亩扩至10万亩

土地租金也节节攀升,每亩平均上涨1200元

西昌葡萄“疯狂”,到底起于哪一年?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从历史上看,西昌葡萄种植可追溯到西汉年间,但直到1963年,全市仅有葡萄1500株。即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到2010年也仅有少数几个乡镇种植葡萄。当地葡萄产业的真正转折点,是在2010至2012年,当地引进了一款名为克瑞森葡萄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

西昌种植的克瑞森葡萄 资料图

据当地农技专家介绍,克瑞森品种源自美国加州,它需要近9个月的年生长周期,在月平均昼夜温差近10℃的环境条件中才能充分成熟和完成花芽分,而西昌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温和的环境与美国加州相似,因此适宜种植。

2014年,一个好消息传开,经权威专家组现场测产,西昌克瑞森葡萄种植单位面积亩产量达10800斤,产值7万多元,在四川乃至于全国都是最高,这成为西昌葡萄种植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位种植户表示,西昌克瑞森葡萄更大的迅猛发展,源于2017年~2018年,这两年的克瑞森价格高达13元/斤,甚至更高;有村民一亩地可创收10万元,引来企业和村民种植。2018年,西昌葡萄还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连续几年稳定的市场,也给了种植户们信心,“这几年,都是收购商直接到村里来收,基本不愁销路,如果是种得好的还会引来商贩抢购。”一位种植户表示,去年他家种的几亩葡萄品种不错,先后几十个商户上门谈价格,最终择优了几个成交。

红星新闻记者从西昌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16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仅有1万余亩,2018年的面积已经达到6.6万亩,到了2020年已经超过10万亩,五年间的种植面积扩大10倍,其中克瑞森品种面积达9万余亩。

西昌万亩葡萄基地

现在,葡萄已成西昌市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主要种植区域是沿安宁河流域的平坝地区,以特晚熟品种克瑞森为主,去年葡萄产量达19万吨,产值达17亿元。目前,西昌是全国种植克瑞森葡萄规模最大的基地,还被授予了“中国晚熟葡萄之乡”称号。

葡萄种植的扩张,也导致土地租金节节攀升。红星新闻记者调查获悉,目前,每亩土地的租金已普遍上涨至3000多元,相比2016年,最高的上涨了两千元。而西昌市农业农村局调查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0年,每亩种植葡萄的土地租金平均上涨1200元。

尽管如此,这也抵挡不住大家种葡萄的步伐。连日来,红星新闻记者在西昌安宁、川兴、太和等乡镇走访发现,目前许多村子难以找到能种葡萄的土地,90%以上的土地已种上了葡萄,以至于有部分村民选择“走出去”,到其它乡镇承包土地种葡萄。

三月,陈光红和家人忙着给葡萄苗打尖

“最疯狂的2018年,只看到村里的大棚拔地而起,以前全是一望无际的土地,现在望去全是葡萄大棚。”太和镇村民陈光红表示,建设大棚需要大量钢材,这一年钢材价格最高不说,甚至还要排队。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农资店也在扩张。五堡村的刘女士说,几年前,村里就她一家在卖农资,现在已有十余家,竞争很激烈。就在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一名男子进店推销肥料,他表示:“我们是从陕西苹果产区过来的,希望打开西昌的市场。”

【风险】

种葡萄也是一项“风投”

投入、气候、虫害、市场都是风险因素

实际上,对种植户来说,种葡萄也是一项风险投资,并非稳赚不赔。

多名种植户向红星新闻表示,大棚种植葡萄投资成本高,每亩建设成本需三四万元,如种植十亩葡萄一次性要投资三四十万元,对很多村民来说,只能借钱或者贷款。

西昌葡萄 资料图

种植户张先生说,前年投资了几十万元,建了十多亩大棚葡萄,去年开始挂果,结果遭遇虫害,“今年能否回本,现在都不好说。”两年前,亲戚的葡萄地遭遇水灾,导致丰产的葡萄苗全部死亡,损失了几十万元,只能重新补种。

另外,气候灾害也是葡萄种植的一个风险因素。2019年,西昌部分种植户的葡萄遭遇了低温天气,导致即将上市的葡萄受损,有的种植户没有赚到钱甚至亏本。

除了克瑞森葡萄,另一种名叫“阳光玫瑰”的葡萄品种也受到种植户追捧。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阳光玫瑰”由日本选育而出,2010年被引入中国,2015年有农户开始种植,因果实鲜脆香甜还带着玫瑰清香,故名“阳光玫瑰”。几年前,“阳光玫瑰”葡萄被称为“葡萄中的爱马仕”,以贵闻名。据媒体报道,在日本,一串“阳光玫瑰”的售价曾高达500元人民币,国内价格也一度高达每斤300元。因此,近几年,该品种在国内多省引发疯狂种植。

西昌“阳光玫瑰”葡萄 资料图

2018年,太和镇太安村村民陈光红投资30余万元,种植了7亩“阳光玫瑰”葡萄,前年初挂果卖了40多万元,去年7亩的产值达到107万,“一年的人工、肥料等成本大约10余万元,利润也有90多万元。”在陈光红所在的村子,一家农业公司的180亩“阳光玫瑰”进入丰产期,去年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亩产值8万元,实现总收入1400万元,这令很多村民羡慕。据悉,该公司在西昌市葡萄种植面积超过1200亩。

不过,“阳光玫瑰”的种植户们也嗅到了一丝危机,“现在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价格年年在下降,至于以后能不能赚钱,很难说”。

据中国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时,全国种植面积仅有几万亩,增长速度可谓惊人。随着种植面积扩张,去年该品种在国内每公斤售价已降至几十元,部分地区价格甚至一度下跌至每公斤6~8元。

“自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跟风种植,但葡萄主要消费市场还是每公斤10至20元。”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曾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阳光玫瑰”的生产成本较高、用工量大,不宜盲目扩种。

【隐忧】

技术和管理标准不统一

出现盲目扩大规模、过度使用农药等现象

随着西昌葡萄产业的逐年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和就业。不过,西昌葡萄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诸多现实难题。

2019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组曾对西昌葡萄产业进行调研,发现西昌葡萄种植存在着技术、管理标准不统一,过度施用农药化肥、部分农户盲目扩大规模、病害绿色防控不足、劳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西昌“蓝宝石”葡萄 资料图

在葡萄种植中,技术很关键,但西昌葡萄种植建园和栽培管理技术却没有统一标准。安宁镇一村民说,三年前,一家公司在村里承包百亩土地种葡萄,结果第二年没开花,后来请了技术专家来指导,第三年开花效果也不理想,“种了三年都没回本”。

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种植户根本不知怎么种植葡萄,都是“依葫芦画瓢 ”,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盲目追从与信任。

黄先生是一名葡萄技术人员,在西昌指导过不少农户,他曾遇到这样的案例:一位新手种了50亩克瑞森葡萄,曾去听过一次课,别人讲生态需要平衡,结果他认为,田间有虫不打,让其自然生长,自会有天敌去治理它,这就是“生态平衡”。最后,全园遭蓟马虫害袭击,形成小黑斑,影响果粒外观,大大降低商品价值。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组调研发现,每家每户的建园标准和栽培管理技术各不相同,生产的产品也千差万别,产量水平、果粒大小、形状、含糖量、着色程度等方面都不一致,使得收购商收购困难,也容易讨价还价,压低价格也使得农户整体利益受到伤害。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种出好品质的克瑞森葡萄每斤能卖到十多元,而品质差的只能卖两三元。

西昌村民收获克瑞森葡萄 资料图

“部分农户盲目扩大规模,使得管理失去控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表示,克瑞森葡萄需要精细化管理,只有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每个田间操作要求,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盲目扩大规模十分容易失去控制,管理不能到位,最后果穗及果粒品质差、价格低,收支不能达到平衡,亏损严重。

而盲目追求高产和高回报,也会带来产品质量较低和难以出口外销的“恶果”。“克瑞森葡萄建园成本高,每亩建园到投产的成本都在4万元左右,因此西昌本地广大农户都有一个尽快回本的心理需求,很多农户希望1~2年内将所有成本都收回来,由此尽全力追求高产成为唯一目标。”上述专家组调研发现,不顾树体承载力追求过高产量的结果就是品质较低,产品不仅不能达到出口要求,贮藏运输过程中甚至发生了果粒变软、掉粒、果皮颜色消失等现象,这对西昌克瑞森品牌已造成了恶劣影响。

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也是西昌葡萄发展面临的问题。由于葡萄种植效益较好,吸引了众多农资销售商进驻西昌推销他们的产品,带来的后果是很多葡萄园盲目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使得产品农残超标的风险上升,土壤酸化、树体早衰的现象不断出现。在走访中,当地农技专家向红星新闻表示,许多种植户喜欢使用尿素、硫酸钾,这两者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葡萄地中会大面积出现“青苔”,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其根系生长,出现植株发生秋季叶片黄化、提前衰老的情况。

与此同时,许多新建葡萄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仍不完善;部分种植户质量品牌意识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精品包装和品牌宣传,还存在贴牌销售等问题;随着种植面积扩张,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已出现了季节性争抢劳动力的现象。

【未来

当地出台促进高质量发展方案

专家:控产提质增效是重点,可扩种到15万亩

尽管发展面临极大挑战,但很多企业和种植户依然看好西昌葡萄前景,“除了西昌独特的气候能种出优质的葡萄,西昌葡萄还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

比如,西昌克瑞森葡萄采收期为10月中下旬~12月上旬,此时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地区葡萄早已采收完毕,北方各产区也刚好采收完并开始下架埋土防寒,在这个阶段,西昌克瑞森葡萄在供应档期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西昌村民收获克瑞森葡萄 资料图

不过,业内人士都提到这样一个观点:考虑市场饱和度安排种植,切忌盲目跟风。无论任何品种,一旦产量增加,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西昌葡萄究竟能否继续创造奇迹,对种植户来说,市场的发展是未知的”。

另外,西昌葡萄如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也是西昌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考并力求解决的问题。红星新闻记者从西昌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前不久在西昌市十届人民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上,专门对保障西昌葡萄优质高产、稳定种植户收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审议通过《促进西昌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质量保障不了,今后西昌葡萄就很难立足市场。”西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促进西昌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护好“西昌葡萄”品牌声誉,西昌从去年开始采取措施,邀请农业专家、经营主体、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研讨,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了上述方案。

目前,西昌市已明确从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审核监管力度、强化标准化技术规程普及与推广应用、加强西昌葡萄品牌培育与宣传、加强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监管力度、加大葡萄果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等5个重点工作推进。

“我们的目标是稳步推动西昌10万亩葡萄高质、稳定、持续地发展。”西昌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价格波动是由市场决定,但品质如何却能自己决定,“好价格还需自身硬”,优质的葡萄依然能卖出好价格。

针对西昌的葡萄产业发展,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常永义表示,控产、提质、增效,是西昌葡萄未来发展的重点。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广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白先进认为,应防止品种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从产业稳定性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建立葡萄栽培研发示范公益性实验站,给葡萄培育技术提供更好的支撑。

西昌“阳光玫瑰”葡萄 资料图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则提出,应建立“专家团队+专业农资供给团队+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长效联动机制模式。

那么,西昌葡萄产业到底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比较适宜?这也是目前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对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调研组曾发表论文称:“这取决于对品质的把握会达到何种程度。国外资料显示,世界上适宜种植优质克瑞森葡萄的国家与地区并不多……只要我们控制产量,提升品质,理顺国内外销售渠道,西昌及其附近的冕宁、德昌至少可以扩种到15万亩的规模。”

不过,对于将来的走势行情,不少种植户都表示:“谁都看不准,投资需谨慎。”但在种植户陈光红看来,“勤劳付出总会有回报,种好了就有希望。”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编辑推荐
    视觉焦点
  • 灵感中国Inspiration丨麦秆竟然能用来作画?

  • 唐探经济圈丨5.5G来了,四川都有些啥布局?

    被境外毒枭悬赏人头的缉毒警有话要说

    成都一高校毕业典礼上,18位毕业生集体庆生

    灵感中国丨有老外说中国的夜晚危险?怕是长胖的危险……

    排行榜

哆哆女性网意大利图兰朵计划关于饭店取名起名大全苗圃公司起名20除以3天山生物何以牵出2020宝起名中储粮吧清道夫第二季牛宝宝起名字大全男孩岳风柳萱给学校楼起名央视体育频道节目表品牌装修公司路由器管理软件北洋枭雄固定ip男猪宝宝起名字宜用字取名字还是起来名字梦见捡钱是什么意思扫黑风暴全集网盘起名字打分一百分吉祥物名字翻译官txt新浪下载牛根生近况古诗词大全起名子保密自查报告云南楚雄学生宿舍惨案圣经在线阅读有声朗读女孩取名起名大全程姓姜秀智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