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网 - 河上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河上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内容

环河初等小学堂:风雨萧山路 书香百年传

时间:2023-12-07 15:54:48   来源:萧山八千年   

【编者按】岁月斑驳处,古宅诉沧桑。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如同一本翻开的历史书籍,充满了岁月的故事和文化的印记。或为历史与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重地,或为承载着历史名人光辉历程和思想精髓的名人故居,亦或为记录了革命先烈们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的红色故里……它们见证着萧山数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

萧山八千年开设“萧山那些事儿(古宅篇)”系列,将走进一座座古宅背后的故事,领略那个年代的风貌和韵味,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沉淀,追溯那段渐行渐远的岁月记忆。

今年9月,河上小学新学期开学这一天,新入学的小朋友们穿上了汉服儒衫,参与了一场特殊的入学启蒙礼。识礼明德,启蒙养正,朱红色、月白色、浅青色的衣衫穿在小小孩童身上,跟随着老师们朗声问礼。恍惚又回到了那风雨飘摇年代,这座清幽洁净的学堂庇护着河上镇的孩子们,教他们识字学礼,教他们自强不息,帮他们走过了飘摇世事,延续了萧山百年血脉。

学堂外景

河上小学的前身是环河初等小学堂,小学堂坐西北朝东南,因创立时期河上镇凤坞溪川流而过,环河而得名。

1902年9月,清廷公布《推广学堂办法》,并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1905年,清政府命令废除科举考试,古老的中国掀起了一股兴办新式学堂的风潮。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环河初等小学堂应运而生。1906年,当地士绅张锦帆、俞浩然、张星昭等七人,多方筹措资金,借用俞浩然家族祖屋,在河上集镇开办起了新学堂,取名为“环河初等小学堂”。

学堂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体操、手工、乐歌、图画等。1907年,学堂因满足不了学童入学要求而迁址到集镇后馆庙,同时接受了私塾校田5亩、文昌会田20亩的捐赠,学堂的开销才得以保证。

学堂走廊

《萧山县志稿》卷十下《学校门·学堂》有载:“河上乡乡立环河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开办,校舍假俞氏屋……经费校田五亩,文昌会田二十亩……”姓名可查的历史,足以证明萧山乡贤对于子孙后辈教育的重视,家国危难的年代,举各族之力,全学堂建设,仍旧将思想的建树作为旺家兴国的首要之义,这是萧山乃至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秘诀。

民国十年,整个萧山只有一所位于县城运河边仓桥下街的“萧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为提高全县教育水平, 县政府决定在南部筹建“萧山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凤凰坞村乡绅董振冠听闻此事,步行七十余里来到县政府,向县长说明河上建校的地理及人文优势,并表示若学校落户在河上,所需土地由河上当地民众捐赠,自己带头捐款300大洋。此番表态令县长大为赞赏,随即拍板将“二小”选址在河上。

学堂教室

经县政府拨款,在螳头山脚、凤坞弄口建造新校舍,土地由河上当地瞿姓、俞姓和凤凰坞董姓捐助,其中董姓最多,故而学校后来对凤凰坞村学生实行免缴学费政策,董家子弟亦不负众望,先后培养出10多名大学生,为萧山建设贡献了人才力量。

“二小”的建成,标志着环河初等小学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学堂整体为单层五进环廊式庭院,自大门入内,可见穿廊前后相通,花景绿植错落,一步一景。在玻璃十分稀罕的当年,学堂就已经将之装在了教室木窗上。早课读书,晨光穿过窗棂印在书页上,室内通透明亮。因隔着花园,不同教室学生们读书也并不会互相影响,顺着连廊走过,书声琅琅,各有不同,白墙青瓦下,护佑着一方小小净土。

学校还建有戏台、操场和礼堂,学生可以进行集会、运动、表演等多种活动,用四句话概括就是“四季花红叶绿,雨天不走湿路,极少声浪冲突,活动空间充足”,南部的学童都喜欢到这里读书,甚至吸引了周边富阳、诸暨的学生前来就读。

学堂园景

在2014年的古建筑保护修缮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原样保护、最小干预、新旧可识别”的原则进行了重点修护,如今所见,或许与当年学子眼中所见,并无差别。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县政府为避人祸,曾迁至学堂办公,1940年1月县城沦陷后,又再度迁至学校。1938年的秋日,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到河上视察萧山地方抗战组织建设,站在学堂操场,县长黄鼐指挥全场高唱抗战歌曲,红色的热浪随着声潮卷过学堂各个角落,爱国的种子也早在此处生根发芽。

1938年至1941年,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两次到河上视察抗战组织和政务工作。视察期间,黄绍竑将自己题写的“还我河山”四字匾额,悬挂在学校大门口整衣镜上方,提醒广大师生勿忘国耻。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1985年,学校更名为“河上镇中心小学”,在历任校长和老师的努力下,学校取得了省市区多项荣誉,成为萧山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小学。

校舍鸟瞰

风雨萧山路,书香百年传。中印友好使者魏风江、数学家张素诚、知名学者金吾伦、病理学专家徐英含、第一代计算机专家傅世海、工艺美术大师傅周海、化学专家朱康杰、心血管专家朱妙章、电影评论家章柏青、残奥冠军章旭飞……百年以来,学堂走出了无数位名家伟人,先辈的荣光点缀在学堂的历史长河之上,引领着一代又一代萧山人以此为起点,将河上风采与萧山精神,在世界的舞台上奏响。

参考文献

《带着故事游萧山(古宅卷)》一书之《河上环河初等小学堂:萧山唯一现存的百年校舍》,作者黄建明。该书由杭州市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市萧山区作家协会主编,杭州出版社出版。

“萧山区文化遗产”公众号文章之《小学堂的大历史——记河上环河初等小学堂》,作者周寅。

本站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