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播出时,有网友评论

 

“简直是北大的校庆片”

 

在北大126岁生日之际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开心麻花演艺经济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

 

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觉醒年代》

 

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

 

 

我们将邀请

 

10位读者

 

走进北大免费观演、喝咖啡

 

重温经典

 

(记得文末参与互动哦~)

 

演出时间

 

2024年5月10日(周五)、11日(周六)晚7:00

 

↓点击关注“北大讲堂online”↓

 

即可在线选座购票

 

伴随峥嵘岁月的青春理想大戏开幕

 

北大讲堂Art café上新推出两款特饮——

 

“新青年”(不含咖啡)

 

和“满分!新青年”(含咖啡)

 

带你开启一场味蕾之旅

 

在“酸甜”与“醇香”中

 

回溯热血难凉的“觉醒年代”

 

在青年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中

 

致敬历史,合奏百年青春交响

 

温馨提示:携演出门票即可享饮品半价优惠哦~

 

 

 

年度大戏,燃泪开幕

 

革命历史题材舞台作品、音乐剧《觉醒年代》

 

以同名电视剧原版作为改编底本

 

以李大钊、陈独秀

 

传播马克思主义、相约建党为主线

 

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等革命青年

 

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

 

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用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再现一百年前

 

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

 

演绎出的一段

 

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揭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剧目看点

 

现象级电视剧《觉醒年代》舞台改编

 

该音乐剧改编自荣获“五个一”工程、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的经典主旋律电视剧,全新音乐剧版本演绎。

 

开心麻花首部通唱式音乐剧

 

全新艺术形式表达,三十首原创音乐贯穿始终,曲风丰富,电子交响、现代、民族。激荡心潮,声生不息。

 

国内一线音乐剧团队倾力奉献

 

导演高瑞嘉、艺术总监张小群精心打磨,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任冬生匠心力造,汇集于晓璘、王培杰、李乐尧等国内舞台剧、音乐剧一线实力青年演员。弦歌不辍,谱写出一代风华正茂青年人的觉醒之歌。

 

以年轻化审美再现革命历史燃情岁月

 

全青年演出阵容上演革命理想青春大戏。有燃有泪,以舞台化语言激活生动历史,以年轻化视角,全景再现原剧高燃名场面。以青年之名,唱响激情澎湃的家国故事。

 

 

 

 温馨提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为保障校内师生权益,讲堂售票类艺术活动在开售24小时后开放校外观众购票。请校内观众勿为校外人员代购票。

 

学校现在实行预约入校,校外人员购票后请务必最晚于活动开始前48小时在“北大讲堂online”公众号“我的订单”中补全入校身份信息,否则将无法入校,讲堂对相关损失不予受理。

 

票品具有特殊的文化服务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购票后不支持退换。

 

活动前30分钟开始检票,凭票、扫码均可入场,对号入座。

 

选择扫码验票入场的观众,请提前将验票二维码截屏保存,以免造成入口拥堵。二维码使用一次即自动失效,请妥善保管。

 

扫码验票入场后如需换取纸质票,请于活动结束后凭订单记录至讲堂售票窗口人工兑票。

 

历史与现实,在北大相逢

 

2021年4月20日

 

热播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北大

 

与北大学子现场还原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宣誓场景

 

两代青年在心灵对话中“世纪相逢”

 

铮铮誓言道尽信仰的力量

 

 

 

我觉得今天的宣誓环节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百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面对着风雨飘摇的山河,誓言要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要为民族再造复兴。这种情怀就像是一个火种,穿越百年点燃了身处当下的我们。在今天,再次念出这些誓词的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复兴的家国,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担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个历史重任在一百年间一代代传承,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也肩负重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郑方一

 

 

 

主创团队与北大师生深入交流

 

分享心路历程

 

共探赤诚初心

 

在“觉醒记忆”中

 

感受先辈“觉醒精神”

 

 

 

 

 

我深入了解了《觉醒年代》这部剧以及剧作背后的故事。每当看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片段,我都会为他们的决心和气魄热泪盈眶。《觉醒年代》这部剧讲述的是1915年到1921年的峥嵘岁月,与我们正构成了一场跨越一百年的对话。而在这百年征程中,爱国是不变的主题。前辈们为人民的觉醒、民族的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当代我辈青年亦应有此情怀和觉悟,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7级本科生阮可欣

 

 

北京大学朗诵艺术协会的同学们

 

现场朗诵李大钊先生的《青春(节选)》

 

再次吹响青年理想的冲锋号

 

共话青春热血诗篇

 

 

同年10月

 

《觉醒年代》以有声剧的形态

 

全新亮相,亦来到北大

 

其延续电视剧高品质标准

 

精选原剧精彩演讲、金句

 

用声音为澎湃岁月上色

 

在燕南园献上“声临其境”盛宴

 

 

在网络直播现场

 

北大同学提笔写下剧中金句

 

表达对《觉醒年代》的热爱

 

抒发满腔爱国之情

 

挥墨落笔,字字真意

 

激扬文字,砥砺奋进

 

 

 

 

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共产党

 

同心、同向、同行

 

代代北大人在不同时代

 

兢兢业业、奋斗不息

 

为救亡图存、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贡献着力量

 

“打卡”《觉醒年代》同款!

 

在《觉醒年代》剧中,你会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

 

时任北大校长  蔡元培

 

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李大钊

 

时任北大文科学长  陈独秀

 

时任北大英文系主任  胡适

 

时任北大讲师  鲁迅

 

时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  毛泽东

 

……

 

一批爱国志士汇聚北京大学

 

为群众、民族、国家的“觉醒”奔波献力

 

 

 

《觉醒年代》剧照 

 

在今天的北大,有一门带选课同学

 

一起City Walk的宝藏课

 

——《北京研究》

 

师生们以走读形式参访北大红楼

 

了解民国北京的声音风景

 

重访五四新文化,重温革命火种起源

 

 

1921年北大红楼远景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北大人始终与国家、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

 

如果你想“打卡”《觉醒年代》同款拍摄地

 

体验北大宝藏课程部分同款访游路线

 

这份攻略请收好

 

1

 

北大红楼

 

 

 

打卡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革命先锋从北大红楼走出

 

发自红楼的曙光以星火燎原之势

 

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自此拉开帷幕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与早期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2

 

陈独秀旧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打卡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盏“明灯”

 

将全中国有志青年们引领至

 

新文化、新思想、新科学的光明道路上

 

 

《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左图为《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右图),主要以月刊形式发行。

 

1917年,《新青年》

 

随陈独秀受聘北大而迁至北京

 

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纷纷加入

 

北大师生校友成为了《新青年》的主力军

 

在北大迅速形成了一个

 

以《新青年》编者为核心的革新营垒 

 

 

画作《新青年》(北京大学校史馆藏,校友刘大鸣创作)

 

 

从左到右依次为: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彼时,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主张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各种学术观点在北大交锋、碰撞

 

新思潮在自由、开放、包容的北大沃土中生长

 

《新青年》与北京大学紧密结合

 

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

 

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的潮流

 

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高潮

 

此外,李大钊与陈独秀将《新青年》

 

变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

 

鲁迅博物馆

 

 

 

打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曾是两年半北大人”的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回忆拍摄故事

 

提及自己曾向北大校史馆老师求证

 

剧中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的桥段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请鲁迅设计校徽

 

北大现用的经典校徽

 

——圆形边框内“北大”二篆字上下排列

 

简练、大方、圆润

 

“以人为本”、意蕴丰富的设计

 

出自鲁迅之手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

 

这一校徽设计凝聚了鲁迅对北大的希望

 

对青年人的生命自由发展的希望

 

剧中,蔡元培对鲁迅说

 

“我相信你为北大设计的校徽,北大的学子

 

会世世代代地佩戴下去,永不褪色。”

 

校徽沿用至今,精神底色代代相承

 

 

如今的北大校徽 

 

4

 

李大钊故居

 

 

 

打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李大钊在北大工作

 

学习和战斗达十年之久

 

是新文化运动中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

 

1918年11月底

 

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

 

在中央公园发表著名演讲《庶民的胜利》

 

次年,他在《新青年》发表长文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发表在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大系统地

 

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现代政治问题

 

其一生的奋斗

 

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致力于人民解放、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

 

 

《觉醒年代》剧照

 

5

 

京报馆/邵飘萍故居

 

 

 

打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30号

 

邵飘萍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

 

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

 

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也是五四运动的实际发起人

 

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他与蔡元培一起

 

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同时举办讲习会

 

毛泽东等人参加了第一期学习

 

邵飘萍等人、《京报》等刊物

 

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发挥了重要作用

 

 

邵飘萍生平事迹专题展部分展陈

 

 

1923年5月5日,《京报》推出《马克思纪念特刊》

 

小北请你看演出啦!

 

你对《觉醒年代》中的北大有什么印象

 

对该剧有何感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截至2024年5月7日12:00

 

留言点赞前10名的读者

 

小北将为你送上

 

《觉醒年代》音乐剧演出票1张

 

北大讲堂Art café两款特饮——

 

“新青年”或“满分!新青年”1杯

 

 

5月10日或5月11日

 

快带上一杯“新青年”

 

或“满分!新青年”

 

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共赴一场

 

音乐、历史与情怀相织的盛典吧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编辑 | 张祺祺

 

图片 |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视觉中国、北京文博、PKU小标

 

排版 | 杨映锴

 

责编 | 戴璐瑶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来源: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