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好消息了!

  12月17日住建部公布了

  第七批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城镇村落名单

▲住建部网站截图▲住建部网站截图

  其中

  湖南3个镇、10个村入选!

  岳阳有哪几个呢?

  一起来看看

  ↓↓↓

  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

  湖南省临湘市聂市镇

  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

  湖南省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

  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

  湖南省汝城县土桥镇永丰村

  湖南省汝城县马桥镇石泉村

  湖南省新田县枧头镇龙家大院村

  湖南省道县清塘镇楼田村

  湖南省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

  湖南省沅陵县荔溪乡明中村

  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双凤村

  祝贺!

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可不是光为了让名字高大上,

  而是认可该地

  历史文化深厚、文物保护到位!

要知道这名头可不是随便评出来的,

要知道这名头可不是随便评出来的,  

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考察

  ▽▽

  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

  原状保存程度

  现状具有一定规模

  湖南入选的这些小镇和村子

  有啥特色?

  快来了解一下吧!

  湖南省临湘市聂市镇

  聂市镇位于素有“湘北门户”之称的临湘市北部,长江南岸,北邻黄盖湖,南接临湘市区。镇政府驻地设源潭社区,距临湘市中心约25公里。全镇现辖1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合并前共4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共有512个村(居)民小组。镇域总面积25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6.58万亩、耕地面积9万亩、水域养殖面积3.58万亩),总人口5.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31人。聂市镇是临湘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

  文家市镇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辖镇,位于长沙市浏阳市,北与小河乡、七宝山乡、中和镇接壤,东与江西省万载县黄茅镇接壤,南与江西宜春市、萍乡市交界。

  文家市镇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46795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千公顷,其中水田1.18千公顷、旱土132.73公顷。

  2005年,文家市镇就实现了财税收入过亿元,成为湖南省首个“亿元乡镇”,也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个冲过财税亿元大关的乡镇,有“浏阳财税第一镇”之称。

  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

  芦洪市镇,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辖镇,地处东安县的中北部,东距永州市区20公里,南望东安县城44公里,北与邵阳市相隔100公里。

  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980亩,林地面积59650亩,辖5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78万人。是冷水滩、邵阳、东安三县(区)交界地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洛湛铁路纵贯全镇,省道S217线和二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设立一个火车三级站和一个高速互通。芦洪市镇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优势。

  湖南省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

  说起美丽乡村,不能不提沩山村。这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醴陵窑,是我国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大型瓷窑遗址。醴陵窑核心区沩山村自宋元时期至上世纪80年代窑火不断,保存着各时期窑址84座,与制瓷相关的文物遗迹89处。醴陵民国县志记载醴陵窑核心区沩山窑区瓷业鼎盛时期有大大小小的瓷厂480家,有“小南京”之称,是醴陵瓷业的发源地,釉下五彩瓷的发祥地,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瓷村。沩山村于2010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

  文明瑶族乡沙洲村,位于汝城县西部,是红军长征途中“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当年红军长征第一方面军卫生部旧址所在地,也是郴州、长沙等地游客进入浙水漂流、热水温泉的必经之地。2017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也将在此举行。今年,汝城县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线,大力开展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景区规划总面积3.2平方公里,以沙洲村为核心,涵盖周边文市、韩田、秀水等村及厦蓉高速文明出入口至旅游公路沿线,力争形成“一带一路一门户,一区三园一基地”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将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

  湖南省汝城县土桥镇永丰村

  永丰村地处长江镇东北边缘,北接湘潭,东依湘江,南面有一片开阔的耕地,原名李家垅,在长江镇拥有鱼米之乡,森林之乡的美称。该村现有人口1498人,耕地面积1035亩,森林2970亩,湘江水岸线一千米。该村是全镇村级公路最好的村,组组通水泥路面机耕路。工业基础较好,拥有几家竹木制品加工厂,两个沙砾石场,一个群众自发的“草绳协会”。农畜牧业也较发达,拥有个体小型猪场十家,存栏猪长期保持在700头以上,鸭近3000只。

  湖南省汝城县马桥镇石泉村

  石泉村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始建于宋朝末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村史,是三塘胡氏家族聚居地。悠久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石泉村古民居、上古寨遗址被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石泉村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湘第一村”。

  湖南省新田县枧头镇龙家大院村

  龙家大院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中国传统民居。位于湖南省新田县枧头镇黑砠岭村,距离县城14公里。因全村龙姓,故称龙家大院。村民是东汉初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大约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从零陵迁来这里,至今有930余年的历史。龙家大院是永州市现存最有特色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古村落民居和古文化遗址至今保存完好。这些民居、古迹,地处风水宝地,设计巧妙,制作精良,气度不凡,神韵犹存,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湖南省道县清塘镇楼田村

  楼田村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距离清塘镇政府驻地6.1公里,有耕地1229亩,是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诞生地,又称濂溪故里。

  2016年11月,楼田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湖南省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

  千年古村——湖南省蓝山县蓝屏乡虎溪村,位于县境西北与宁远县交界之地,紧靠“一圩跨两县”的宁蓝古圩场。因村后石山如虎形,村前溪水潺流不绝,故村以“虎溪”为名,唐宋年间始有谢姓人居住,明末清初黄姓人迁居于此,至今已历千年,全村约900人,绝大多数为黄姓。该村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其古建筑群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左右及祠后依次修建,石板作路,卵石修坪,或单门独院,或依墙而建,门头题字,左右对联,檐下彩画栩栩如生,鲜艳如初,更兼巧夺天工的飞檐翘角、门窗雕花、木狮雕绘等等,显示出浓郁的古代湘南居民建筑特色。

  湖南省沅陵县荔溪乡明中村

  沅陵县荔溪乡明中村,明清中晚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这些老屋均坐西朝东,由多组天井合院组成,小溪绕老屋墙脚而过,幽幽古井沿溪而立,墙院外,参天古树掩映。寨子里的古建筑都是石头城墙相围而成的“窨子屋”,居住在此的村民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

  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

  荆坪古村位于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舞水河西岸,距怀化市区15公里,沪昆高速和包茂高速在村旁交汇,交通十分便利。荆坪古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考证,该村战国时是牂牁(念:张柯)古国之都且兰古城,汉代为舞阳县址,唐宋为溆州城址。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双凤村

  双凤村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大坝乡的一个行政村,是猛洞河景区的景点之一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冈上,共有96人户,325人,全村人口除少数从外地嫁入的其他民族外,均为土家族,以彭、田两姓为主。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村之一,这里保留着土家族最原始的民族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