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先马XM850电源评测 长度仅12.2cm,这或许是当前最短的ATX电源

先马XM850电源评测 长度仅12.2cm,这或许是当前最短的ATX电源

2023年09月14日 02:06--浏览 · --点赞 · --评论
先马SAMA天猫旗舰店
粉丝:7804文章:27

转载自超能网,感谢超能网的小伙伴超前测评!

先马的XP系列电源凭借ATX 3.0规格、覆盖中高端平台的功率级别、可圈可点的综合性能以及相当不错的性价比,不仅是应对各种平台都游刃有余,在玩家群体中也是颇得喜爱,有效推动了先马品牌形象的提升。而今天先马推出的XM系列则是XP系列电源的衍生,或者说是一款定位更为精细的产品,更适合紧凑型平台使用。

XM系列的型号含义与XP系列是相似的,“X”代表先马的旗舰级产品,用于表示Xtreme或Extreme,代表极致性能,而“M”则用来表示Micro或Mini,强调体积小巧。先马XM系列电源的设计重点之一便是比标准ATX规格的14cm更短,事实上它应该是目前最短的ATX规格电源,仅12.2cm的长度比起SFX-L电源常见的12.5cm还有要短上0.3cm。

当然小巧并不代表XM系列电源的基本规格要弱于常规的ATX电源,其与XP系列相比确实要更倾向于主流市场,但仍然基于ATX 3.0规格打造并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且得益于ATX规格的高度与宽度,以及紧凑型的内部设计,这款电源仍然用上了定制款的115mm直径散热风扇并应用了风扇智能启停功能,在散热效能与静音表现方面有良好的平衡。

先马XM850电源基本规格
型号:XPH850-A

额定功率:850W

结构主动式PFC + 全桥LLC谐振 + 同步整流 + DC-DC

AC输入100~240Vac / 10A / 50~60Hz

效率认证80Plus金牌

尺寸122 * 150 * 86 mm

净重1.38 Kg

风扇115mm定制风扇

质保10年

售价899元

DC输出
电压:+3.3V +5V +12V -12V +5Vsb

最大电流:20A 20A 70.8A 0.4A 3A

联合功率:100W(最大电流20A)   849.6W(最大电流70.8A)  4.8W(最大电流0.4A) 15W(最大电流3A)

接口数量
24pin主供电1个 

4+4pin CPU供电2个

6+2pin PCI-E供电3个

12+4pin 12VHPWR供电1个

SATA供电6个D型

4pin供电4个

先马XM850电源赏析

先马XM850电源采用风扇格栅与顶盖一体化的设计,整体尺寸为122*150*86mm,由于长度上比标准ATX规格更短,因此安装兼容性基本上是毋庸置疑。事实上XM系列本来就是先马专门为紧凑型平台打造的产品,你甚至可以认为其就是趣造2机箱的最佳搭配。

XM850电源基于ATX 3.0规格打造,采用全模组接口设计的同时,也应用了先马的颜色管理技术,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划分模组接口的功能,配套的模组线材也做了相同的设计,这样玩家在连接模组线的时候就能做到一目了然。

电源采用的是从GLOBE FAN定制的115mm直径/25mm厚度风扇,使用FDB液态动压轴承,电机规格DC12V 0.18A,实测最高转速为2100RPM,在先马XM850电源中通过调整工作电压的方式实现调速。同时还应用智能启停功能与ECO 30秒智能检测功能,前者指的是风扇会在低负载与电源内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自动停转,进一步降低电源的运行噪音,后者则是指电源开机后风扇会运转30秒进行自我检测,检测通过后才会进入智能启停的状态。

经过我们的实际测试,除去开机时的30秒自检外,风扇在电源输出达到550W都处于停转状态,输出超过550W后风扇起转,起转转速在900RPM左右,在100%满载输出时,风扇实际转速为1780RPM,在体验上是比较安静的。

先马XM850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采用高端电源上常见的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结构,额定功率为850W,其中+12V的额定输出电流为70.8A,相当于849.6W输出功率,+5V与+3.3V均为20A额定输出电流,联合输出功率为100W。

先马的颜色管理技术是通过红、绿、蓝、黑四种颜色来区分不同用途的模组接口,其中红色是8pin模组接口,可用于扩展CPU供电与PCI-E供电,蓝色是6pin模组接口,可用于扩展SATA供电与D型4pin供电,绿色接口则用于24pin主供电,黑色接口实际上是原色设计,如果是在白色外壳的电源上将相应地改为白色,对应的则是12VHPWR模组接口。

配套的线材全部都采用了压纹线设计,可提供1个24pin主供电、2个4+4pin CPU供电、1个12+4pin 12VHPWR供电、3个6+2pin PCI-E供电、6个SATA供电以及4个D型4pin供电,全部的4+4pin CPU供电接口与6+2pin PCI-E供电接口均为独立线材设计。

先马XM850电源拆解

电源基于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接口打造,元件为单面布局设计,排列紧凑,内部空间基本上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多个位置都做了点胶加固处理,部分靠的比较紧密的元件之间也有做绝缘保护。从PCB设计以及基本用料可以看出,XM850电源确实是衍生自XP系列的设计,不仅布局类似,实际用料也是接近的。

先马XM850电源基础用料如下:

先马XM850 | 内部用料

结构元件型号与数量EMI部件X电容 * 2
Y电容 * 7
共模电感 * 2
NTC * 1 + 继电器
MOV * 1

主电容智宝------ 420V/270μF/105℃ * 2

整流桥------1个 , 规格未能观察

PFC开关管------WML28N60C4 * 2 , 600V/13A@100℃/130mΩ

PFC二极管------MSP08065G1 * 1 , 650V/8A@150℃

主开关管------CS13N50FF * 4 , 500V/13A@25℃/390mΩ

主控方案------TI UCC28180 + TI UCC25600+

12V同步整流------HYG020N04NA1P * 4 , 40V/154A@100℃/1.8mΩ

+5V & +3.3V DC-DC------APW7164 * 2    BSC0906NS * 2 , x2 , 30V/34A@100℃/5.1mΩ

电源的EMI电路组成完整,AC输入插座上2个Y电容和1个X电容,主PCB上则有1个X电容、5个Y电容以及2个共模电感,MOV与NTC齐全,其中NTC位于主电容的旁边,配置有独立继电器。主电容则来自于智宝,数量为2个,规格均为420V/270μF/105℃,相当于540μF的总容量,左侧使用银色散热片的4个开关管是电源的主开关管,均为锴威特的CS13N50FF(500V/13A@25℃/390mΩ)。

电源采用了开放式线圈电感作为PFC电感,整流桥使用独立小散热片,但由于其它元件的阻挡,我们未能观察到整流桥的具体型号;PFC开关管与PFC二极管共用散热片,其中PFC开关管使用的是2个维安的WML28N60C4(600V/13A@100℃/130mΩ),PFC二极管则是1个美浦森的MSP08065G1(650V/8A@150℃),PFC控制器则是德州仪器UCC28180芯片,配置有独立PCB并使用了绝缘套包裹。

LLC谐振控制器同样配置有独立PCB,基于德州仪器的UCC25600芯片构成,+12V同步整流电路则位于主变压器的旁边,配置有4个开关管,2个为整流管,2个为续流管,型号均为HYG020N04NA1P(40V/154A@100℃/1.8mΩ),2个为1组使用2块带镀层的黄铜金属片辅助散热。+5V与+3.3V采用DC-DC设计,采用独立的子PCB设计,配置有开放式的线圈电感,每边配置1个APW7164作为PWM控制器,整流管与续流管则都配置有英飞凌的BSC0906NS(30V/34A@100℃/5.1mΩ),每路配置有2个。

先马XM850电源性能测试

均衡负载

目前我们会对所有参测的电源进行120%额定功率下的230V输入均衡负载测试以及纹波测试,该项测试的成绩不纳入超能指数的计算中,单纯是用来观察电源的功率余量。

先马XM850电源在超载至120%功率即输出1020W后,各路输出的电压仍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转换效率的变化也属于正常范围内。OPP过功率保护点经测定是为1179W,相当于是额定功率的138.7%,预留的功率空间比较充足。

而在ATX 3.0规格验证上,目前业内比较重视的参数主要是2%轻载输出的转换效率,以及在120%、160%、180%、200%瞬时动态输出下的峰值功率表现。经测定先马XM850电源在2%轻载也就是17W输出时,115V与230V输入电压下转化效率均可超过70%,动态峰值功率的测试也全部通过,基本可以判定此款电源是具备ATX 3.0相关素质的。

PS:超载至120%功率是评测需要,我们并不建议玩家超载电源,如果确实需要更高的输出功率,请使用额定功率更高的产品。

转换效率

先马XM850是一款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的电源,在230V输入的环境下,其在50W输出时转换效率就已经超过85%,100W输出时转换效率已有90%的水平,最高转换效率效率超过93%,满载输出效率超过91%,从输出100W至超载1020W的区间均能保持90%以上的效率,整体平均效率接近92%;在115V输入下,输出150W时转换效率超过90%,最高转换效率超过92%,满载效率接近89%,确实符合80Plus金牌认证的要求。

待机效率

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电源的+5V待机在0.1A/0.25A/1A的负载下转换效率应该高于50%、60%、70%,空载功率应小于0.5W。先马XM850电源的空载待机输入为0.14W,转换效率能维持在较高水平,+5V待机电源全程达标。

电压稳定性

先马XM850电源的输出电压表现非常优秀,+12V的最高偏离度与负载调整率均不超过1%,+5V与+3.3V的偏离度与调整率则都可以控制在2%以内,确实达到高端电源的水平,与其自身定位是相符的。

输出纹波

纹波和噪声是电源直流输出里夹杂的交流成分,如果用示波器观察,就会看到电压上下轻微波动,像水波纹一样,所以称之为纹波。按照英特尔ATX 3.0规定,+12V、+5V、+3.3V的输出纹波与噪声的Vp-p(峰-峰值)分别不得超过120mV、50mV、50mV。我们使用数字示波器在20MHz模拟带宽下按照英特尔规范给治具板测量点处并接去耦电容,对电源满载以及超载至120%功率下的输出纹波进行测量,以低频下的纹波峰峰值作为打分基准。

先马XM850电源在100%满载时的+12V、+5V、+3.3V低频纹波为25mV、12mV和11mV,超载至120%也就是1020W后,电源输出纹波小幅度的提升至28mV、15mV和15mV,无论哪一个表现都非常优秀,说明电源的纹波抑制相当可靠。

交叉负载

交叉负载测试项目我们按照Intel ATX 3.0和SSI EPS12V 2.92电源设计指导的要求,制定出850W电源交叉负载图表。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非原封照搬设计规范,而只选择其中比较有实际意义的4个测试点,分别是交叉负载框里的左下、左上、右上和右下角四个点。

这四个点的意义分别为:

  左下角(A点):整机最小负载;
  左上角(B点):辅路最大负载、12V最小负载,例如多个机械硬盘同时启动的情况;
  右上角(C点):辅路最大负载、整机满载;
  右下角(D点):12V最大负载、辅路最小负载,例如使用单个固态硬盘运行3D游戏的情况;

测试点的X坐标表示总的+12V的输出功率,Y坐标表示+5V和+3.3V的输出功率之和。

交叉负载的测试与前面的均匀负载测试的评判标准一致,电压偏离额定值越少越好,各路偏离率允许的值都为±5%。

先马XM850电源在+5V和+3.3V输出上使用了DC to DC设计,这个设计在交叉负载(拉偏测试)中是比较有利的,基本上在不同的负载环境中,三路输出的电压偏离度趋势都是相同的,表现非常优秀。

保持时间

掉电保持时间(Hold-up Time)是指电源掉电之后电压输出值跌出范围允许的5%的时间,我们测量的是+12V、+5V和Power-OK(Power-Good)信号的保持时间。

SSI EPS12V 2.92服务器电源设计指导中对输出电压保持时间的要求是电源在75%的负载下保持时间应该大于18ms,而Power-OK信号的保持时间要求是大于17ms。

掉电保持时间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其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硬件的寿命,Power-OK保持17ms意味着面临17ms以内的掉电情况时电脑能持续运行而不出现关机、重启的状况,而各路电压保持18ms或者更长的时间,是为了在掉电发生时各个硬件能够做出应急处理,比如机械硬盘的磁头归位 、SSD的掉电保护。

先马XM850电源的保持时间是在75%负载(DC输出637.5W)的情况下测得。

对于+12V和+5V,合格的标准是保持时间等于或者大于17ms,Power-OK(或者称PG,Power-Good)时间应该等于或者大于16ms。先马XM850电源的+12V保持时间为26.5ms,+5V为48.4ms,Power-OK为23.2ms,三项保持时间全部达标且余量充足。

先马XM850电源得分及点评

按照我们目前的评分标准,先马XM850电源的超能指数为90.81分,属于顶尖电源的水平,适合追求电源性能的玩家选用。

先马XM850电源评分

项目电压稳定(25分)

转换效率(20分)

满载纹波(20分)

交叉负载(15分)

保持时间(10分)

用料及做工(10分)

超能指数 90.81

书 签 ×

本文约 5110 字、42 张图表,需 9 分钟阅读 (切换至标准版)                                                

先马的XP系列电源凭借ATX 3.0规格、覆盖中高端平台的功率级别、可圈可点的综合性能以及相当不错的性价比,不仅是应对各种平台都游刃有余,在玩家群体中也是颇得喜爱,有效推动了先马品牌形象的提升。而今天先马推出的XM系列则是XP系列电源的衍生,或者说是一款定位更为精细的产品,更适合紧凑型平台使用。

XM系列的型号含义与XP系列是相似的,“X”代表先马的旗舰级产品,用于表示Xtreme或Extreme,代表极致性能,而“M”则用来表示Micro或Mini,强调体积小巧。先马XM系列电源的设计重点之一便是比标准ATX规格的14cm更短,事实上它应该是目前最短的ATX规格电源,仅12.2cm的长度比起SFX-L电源常见的12.5cm还有要短上0.3cm。

当然小巧并不代表XM系列电源的基本规格要弱于常规的ATX电源,其与XP系列相比确实要更倾向于主流市场,但仍然基于ATX 3.0规格打造并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且得益于ATX规格的高度与宽度,以及紧凑型的内部设计,这款电源仍然用上了定制款的115mm直径散热风扇并应用了风扇智能启停功能,在散热效能与静音表现方面有良好的平衡。

先马XM850电源基本规格

先马XM850电源规格参数基本规格
型号XPH850-A额定功率850W结构主动式PFC + 全桥LLC谐振 + 同步整流 + DC-DCAC输入100~240Vac / 10A / 50~60Hz效率认证80Plus金牌尺寸122 * 150 * 86 mm净重1.38 Kg风扇115mm定制风扇质保10年售价899元DC输出
电压+3.3V+5V+12V-12V+5Vsb最大电流20A20A70.8A0.4A3A联合功率100W---849.6W4.8W15W接口数量
24pin主供电1个4+4pin CPU供电2个6+2pin PCI-E供电3个12+4pin 12VHPWR供电1个SATA供电6个D型4pin供电4个超 能 网 制 作

先马XM850电源赏析

先马XM850电源采用风扇格栅与顶盖一体化的设计,整体尺寸为122*150*86mm,由于长度上比标准ATX规格更短,因此安装兼容性基本上是毋庸置疑。事实上XM系列本来就是先马专门为紧凑型平台打造的产品,你甚至可以认为其就是趣造2机箱的最佳搭配。






XM850电源基于ATX 3.0规格打造,采用全模组接口设计的同时,也应用了先马的颜色管理技术,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划分模组接口的功能,配套的模组线材也做了相同的设计,这样玩家在连接模组线的时候就能做到一目了然。

电源采用的是从GLOBE FAN定制的115mm直径/25mm厚度风扇,使用FDB液态动压轴承,电机规格DC12V 0.18A,实测最高转速为2100RPM,在先马XM850电源中通过调整工作电压的方式实现调速。同时还应用智能启停功能与ECO 30秒智能检测功能,前者指的是风扇会在低负载与电源内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自动停转,进一步降低电源的运行噪音,后者则是指电源开机后风扇会运转30秒进行自我检测,检测通过后才会进入智能启停的状态。

经过我们的实际测试,除去开机时的30秒自检外,风扇在电源输出达到550W都处于停转状态,输出超过550W后风扇起转,起转转速在900RPM左右,在100%满载输出时,风扇实际转速为1780RPM,在体验上是比较安静的。

先马XM850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采用高端电源上常见的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结构,额定功率为850W,其中+12V的额定输出电流为70.8A,相当于849.6W输出功率,+5V与+3.3V均为20A额定输出电流,联合输出功率为100W。


AC输入接口带有独立开关






先马的颜色管理技术是通过红、绿、蓝、黑四种颜色来区分不同用途的模组接口,其中红色是8pin模组接口,可用于扩展CPU供电与PCI-E供电,蓝色是6pin模组接口,可用于扩展SATA供电与D型4pin供电,绿色接口则用于24pin主供电,黑色接口实际上是原色设计,如果是在白色外壳的电源上将相应地改为白色,对应的则是12VHPWR模组接口。

配套的线材全部都采用了压纹线设计,可提供1个24pin主供电、2个4+4pin CPU供电、1个12+4pin 12VHPWR供电、3个6+2pin PCI-E供电、6个SATA供电以及4个D型4pin供电,全部的4+4pin CPU供电接口与6+2pin PCI-E供电接口均为独立线材设计。

先马XM850电源拆解


电源基于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接口打造,元件为单面布局设计,排列紧凑,内部空间基本上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多个位置都做了点胶加固处理,部分靠的比较紧密的元件之间也有做绝缘保护。从PCB设计以及基本用料可以看出,XM850电源确实是衍生自XP系列的设计,不仅布局类似,实际用料也是接近的。

先马XM850电源基础用料如下:

先马XM850 | 内部用料

结构元件型号与数量EMI部件X电容 * 2
Y电容 * 7
共模电感 * 2
NTC * 1 + 继电器
MOV * 1主电容智宝 420V/270μF/105℃ * 2整流桥1个 , 规格未能观察PFC开关管WML28N60C4 * 2 , 600V/13A@100℃/130mΩPFC二极管MSP08065G1 * 1 , 650V/8A@150℃主开关管CS13N50FF * 4 , 500V/13A@25℃/390mΩ主控方案TI UCC28180 + TI UCC25600+12V同步整流HYG020N04NA1P * 4 , 40V/154A@100℃/1.8mΩ+5V & +3.3V DC-DCAPW7164 * 2
BSC0906NS * 2 , x2 , 30V/34A@100℃/5.1mΩ超 能 网 制 作








电源的EMI电路组成完整,AC输入插座上2个Y电容和1个X电容,主PCB上则有1个X电容、5个Y电容以及2个共模电感,MOV与NTC齐全,其中NTC位于主电容的旁边,配置有独立继电器。主电容则来自于智宝,数量为2个,规格均为420V/270μF/105℃,相当于540μF的总容量,左侧使用银色散热片的4个开关管是电源的主开关管,均为锴威特的CS13N50FF(500V/13A@25℃/390mΩ)。

电源采用了开放式线圈电感作为PFC电感,整流桥使用独立小散热片,但由于其它元件的阻挡,我们未能观察到整流桥的具体型号;PFC开关管与PFC二极管共用散热片,其中PFC开关管使用的是2个维安的WML28N60C4(600V/13A@100℃/130mΩ),PFC二极管则是1个美浦森的MSP08065G1(650V/8A@150℃),PFC控制器则是德州仪器UCC28180芯片,配置有独立PCB并使用了绝缘套包裹。

LLC谐振控制器同样配置有独立PCB,基于德州仪器的UCC25600芯片构成,+12V同步整流电路则位于主变压器的旁边,配置有4个开关管,2个为整流管,2个为续流管,型号均为HYG020N04NA1P(40V/154A@100℃/1.8mΩ),2个为1组使用2块带镀层的黄铜金属片辅助散热。+5V与+3.3V采用DC-DC设计,采用独立的子PCB设计,配置有开放式的线圈电感,每边配置1个APW7164作为PWM控制器,整流管与续流管则都配置有英飞凌的BSC0906NS(30V/34A@100℃/5.1mΩ),每路配置有2个。

先马XM850电源性能测试

均衡负载

目前我们会对所有参测的电源进行120%额定功率下的230V输入均衡负载测试以及纹波测试,该项测试的成绩不纳入超能指数的计算中,单纯是用来观察电源的功率余量。

先马XM850电源 均衡负载测试

输出功率
(W)12V电压
(V)5V电压
(V)3.3V电压
(V)-12V电压
(V)5VSB电压
(V)115V效率
(%)PF值230V效率
(%)2%(17W)12.1225.0033.309-12.5945.12170.850.45971.515012.1074.9973.305-12.1305.11583.510.71685.4010012.1074.9953.304-12.1375.11388.790.87290.0315012.1074.9913.297-12.1485.10990.680.92891.8520012.1074.9883.294-12.1585.10491.640.95092.6125012.1104.9813.291-12.1665.10091.920.96193.0930012.1054.9793.287-12.1755.09792.060.97093.3335012.1104.9773.284-12.1815.09592.070.97393.4040012.1074.9713.280-12.1905.09191.760.97493.2342512.1024.9703.277-12.1945.09091.620.97493.1345012.1024.9683.276-12.2015.08891.500.97393.0650012.1024.9663.274-12.2055.08591.220.97392.8555012.1024.9623.272-12.2115.08190.890.97392.6260012.1024.9583.268-12.2165.07990.420.97392.3865012.1074.9573.266-12.2275.07690.010.97392.1570012.0994.9553.263-12.2365.07489.710.97391.8175012.1024.9523.260-12.2495.07189.360.97491.6380012.0994.9493.257-12.2565.06989.030.97491.3585012.0974.9473.254-12.2675.06688.700.97591.1090012.0994.9443.250-12.2785.065-0.97490.8995012.0924.9433.250-12.2865.063-0.97490.57100012.0904.9393.246-12.2945.060-0.97390.25102012.0924.9393.246-12.2965.059-0.97390.15电压最大偏离(%)0.92-1.06-1.39-2.232.30-平均效率91.94负载调整率(%)0.111.001.55-1.140.98-OPP保护1179超 能 网 制 作

先马XM850电源在超载至120%功率即输出1020W后,各路输出的电压仍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转换效率的变化也属于正常范围内。OPP过功率保护点经测定是为1179W,相当于是额定功率的138.7%,预留的功率空间比较充足。

先马XM850电源

Duty CycleTcTePower @ TcPower @ Te测试结果5%1900μs100μs7801700通过8%11.5ms1ms762.71530通过12.50%70ms10ms749.31360通过25%300ms100ms785.21020通过超 能 网 制 作

而在ATX 3.0规格验证上,目前业内比较重视的参数主要是2%轻载输出的转换效率,以及在120%、160%、180%、200%瞬时动态输出下的峰值功率表现。经测定先马XM850电源在2%轻载也就是17W输出时,115V与230V输入电压下转化效率均可超过70%,动态峰值功率的测试也全部通过,基本可以判定此款电源是具备ATX 3.0相关素质的。

PS:超载至120%功率是评测需要,我们并不建议玩家超载电源,如果确实需要更高的输出功率,请使用额定功率更高的产品。

转换效率

先马XM850是一款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的电源,在230V输入的环境下,其在50W输出时转换效率就已经超过85%,100W输出时转换效率已有90%的水平,最高转换效率效率超过93%,满载输出效率超过91%,从输出100W至超载1020W的区间均能保持90%以上的效率,整体平均效率接近92%;在115V输入下,输出150W时转换效率超过90%,最高转换效率超过92%,满载效率接近89%,确实符合80Plus金牌认证的要求。

待机效率

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电源的+5V待机在0.1A/0.25A/1A的负载下转换效率应该高于50%、60%、70%,空载功率应小于0.5W。先马XM850电源的空载待机输入为0.14W,转换效率能维持在较高水平,+5V待机电源全程达标。

电压稳定性

先马XM850电源的输出电压表现非常优秀,+12V的最高偏离度与负载调整率均不超过1%,+5V与+3.3V的偏离度与调整率则都可以控制在2%以内,确实达到高端电源的水平,与其自身定位是相符的。



输出纹波

纹波和噪声是电源直流输出里夹杂的交流成分,如果用示波器观察,就会看到电压上下轻微波动,像水波纹一样,所以称之为纹波。按照英特尔ATX 3.0规定,+12V、+5V、+3.3V的输出纹波与噪声的Vp-p(峰-峰值)分别不得超过120mV、50mV、50mV。我们使用数字示波器在20MHz模拟带宽下按照英特尔规范给治具板测量点处并接去耦电容,对电源满载以及超载至120%功率下的输出纹波进行测量,以低频下的纹波峰峰值作为打分基准。

先马XM850电源在100%满载时的+12V、+5V、+3.3V低频纹波为25mV、12mV和11mV,超载至120%也就是1020W后,电源输出纹波小幅度的提升至28mV、15mV和15mV,无论哪一个表现都非常优秀,说明电源的纹波抑制相当可靠。

交叉负载

交叉负载测试项目我们按照Intel ATX 3.0和SSI EPS12V 2.92电源设计指导的要求,制定出850W电源交叉负载图表。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非原封照搬设计规范,而只选择其中比较有实际意义的4个测试点,分别是交叉负载框里的左下、左上、右上和右下角四个点。

这四个点的意义分别为:

  左下角(A点):整机最小负载;
  左上角(B点):辅路最大负载、12V最小负载,例如多个机械硬盘同时启动的情况;
  右上角(C点):辅路最大负载、整机满载;
  右下角(D点):12V最大负载、辅路最小负载,例如使用单个固态硬盘运行3D游戏的情况;

测试点的X坐标表示总的+12V的输出功率,Y坐标表示+5V和+3.3V的输出功率之和。

交叉负载的测试与前面的均匀负载测试的评判标准一致,电压偏离额定值越少越好,各路偏离率允许的值都为±5%。

先马XM850电源在+5V和+3.3V输出上使用了DC to DC设计,这个设计在交叉负载(拉偏测试)中是比较有利的,基本上在不同的负载环境中,三路输出的电压偏离度趋势都是相同的,表现非常优秀。

保持时间

掉电保持时间(Hold-up Time)是指电源掉电之后电压输出值跌出范围允许的5%的时间,我们测量的是+12V、+5V和Power-OK(Power-Good)信号的保持时间。

SSI EPS12V 2.92服务器电源设计指导中对输出电压保持时间的要求是电源在75%的负载下保持时间应该大于18ms,而Power-OK信号的保持时间要求是大于17ms。

掉电保持时间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其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硬件的寿命,Power-OK保持17ms意味着面临17ms以内的掉电情况时电脑能持续运行而不出现关机、重启的状况,而各路电压保持18ms或者更长的时间,是为了在掉电发生时各个硬件能够做出应急处理,比如机械硬盘的磁头归位 、SSD的掉电保护。

先马XM850电源的保持时间是在75%负载(DC输出637.5W)的情况下测得。

对于+12V和+5V,合格的标准是保持时间等于或者大于17ms,Power-OK(或者称PG,Power-Good)时间应该等于或者大于16ms。先马XM850电源的+12V保持时间为26.5ms,+5V为48.4ms,Power-OK为23.2ms,三项保持时间全部达标且余量充足。

先马XM850电源得分及点评

按照我们目前的评分标准,先马XM850电源的超能指数为90.81分,属于顶尖电源的水平,适合追求电源性能的玩家选用。

先马XM850电源评分

项目电压稳定
(25分)转换效率
(20分)满载纹波
(20分)交叉负载
(15分)保持时间
(10分)用料及做工
(10分)超能指数得分22.3518.1317.8313.509.0110.0090.81超 能 网 制 作

先马XM850电源不仅将长度缩短至小于标准ATX规格的122mm,而且在性能上也依然维持在高水准,符合ATX 3.0规格要求的同时,相比XP系列也没有落后太多,紧凑型机身中使用的11.5cm定制风扇,拥有不逊色于标准12cm风扇的散热效能,并对智能启停与ECO 30秒智能检测功能提供了支持,配置的压纹模组线具有不错的质感,提供的接口可以满足大多数平台的使用需求,如果说XP系列瞄准的是高性能平台市场,那XM850则拥有更细致的定位,面向的是中高端紧凑型平台。

先马XM850电源的定价是899元,可享受包括3年换新+7年保修在内的10年质保服务。如果玩家只是单纯想要一只高性能的电源,确实这个时候XP系列会是更合适的选择,然而对于“寸土尺金”的紧凑型平台来说,XM系列的小身材意味着更好的安装兼容性,相比SFX规格产品也具备更可靠的性能与散热环境,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先马XM850确实是一款很合适的选择。

√ 优点:

- 80Plus金牌认证
- 输出电压稳定
- 输出纹波低
- 保持时间充足
- 风扇支持智能启停与ECO 30秒智能检测
- 模组线材均为压纹线
- 模组接口采用颜色管理设计


投诉或建议

哆哆女性网芒果公寓沧州起名大师男孩姓庄起什么名字更好食堂起名大全林宝之王启动项设置属鸡起名宜忌什么是行权课堂派水暖电公司起名盗墓小说排行榜前十名11月份生的宝宝起名游戏起名网站电脑如何自动关机星语心愿电影电商平台起名字起名诗词 男孩名字大全ps制作教程快餐 起名字小兔子起个名字mini脱衣用友破解版语音播报起研究生考试正式报名慈禧全传烁字取名起名含义楚辞少女起名排行老三男孩起名在线取名 起名字宝宝起名字哪个网站好呢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