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党史112 | 幕后操盘手刘少奇

原创 带刀客  躬行客 2023-11-10 18:49 发表于山东

1943年,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三大书记之一,明确了党内二号人物的地位。

直到此时,国民党才后知后觉,延安内部竟然出现了这样一号关键人物。

在此之前,刘少奇的名字不要说重庆方面不熟悉,就连延安内部很多人也不知道刘少奇的名字,更不知道他具体负责哪一块工作。

国民党那边非常忌惮刘少奇。

1949年4月初,在国民党宣传部核准发行的《新闻杂志》期刊上,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共幕后首脑——刘少奇》的文章。

详细向国人介绍了刘少奇的相关信息,并着重讲了他是教员继承者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说:“刘少奇有一个特点就是万事喜欢在暗地里拼命的干,不必叫人家晓得的事,就绝不肯轻易让人知道。”

文章发表的时候,解放军已经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时局都到了这种地步,国民党宣传部门却特意把刘少奇的相关事迹拿出来说事,自然是有目的的。

整篇文章的落脚点,最后落在了刘少奇的对外政策观点上。

而这篇文章的作用,主要是想告诉外界,尤其是美国等国家,让他们知道刘少奇这个人不好打交道,是个狠角色。

作为将来的新中国“操盘手”,他对外籍人士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刘少奇为人确实非常低调,如无必要,轻易不露面,发表什么文章也都用假名字。

不是人人都能活的低调,可以低调的基础是随时都能高调。

500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几乎可以调动全国的宣传资源,尽管如此,他依然很少宣传自己,也拒绝出版自己的选集。

再加上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鲜有人了解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前,究竟做了哪些工作,都有何种了不起的贡献。

我们这篇文章不求多,挑几件抗日战争初期的关键事件,来讲一讲刘少奇的事迹。

让你看一看,为啥就连敌人都安耐不住要把刘少奇的名字和相关事迹曝光。

01

抗日战争时期,在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上。

刘少奇和教员的观点,不能说完全达成了一致,只能说几乎是一模一样。

事情还要从一番争论说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正在延安参加白区党工作会议的刘少奇,奉命赶回北方局主持工作。

这是刘少奇第二次离开延安。

刘少奇第一次离开延安也是临危受命,当时 瓦窑堡会议结束后,决定启用刘少奇,让他赶赴华北重建党的组织, 这个事,我们已经聊过了。

由于战情发展太快,通往平津的路线已经用不了, 刘少奇跟杨尚昆等人就驻扎在山西太原,主持北方局的工作。

9月下旬,朱老总带着八路军总部抵达太原。

那个时候,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周恩来都在太原,这三个部分当时互不隶属。

但大佬聚在一块,自然少不了要开会讨论抗日形势。

朱老总到了太原后,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曾在太原一中学召开联席会议,讨论统一战线具体怎么做和对当前的形势怎么分析等问题。

500

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个会从下午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后续又开了多次讨论会。

刘少奇在这场会议中是少数派,他当时的观点非常鲜明,认为:

“在强敌面前华北早晚要沦陷,我们不必费力去帮国民党军队抵抗,还是抓住时机到处去发展游击队,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为好,有的用阎锡的名义,有的可以先斩后奏,不要因统一战线而缩手缩脚。”

对于这个观点,任弼时明确表示反对,并认为刘少奇的观点是“民族失败主义”,这是一个很重的提法。

而周恩来也表示反对,认为刘少奇的观点很容易引发抗日统一战线的破裂,目前的工作重心“应当照顾统一战线”。

这三个人各自负责三个方面,观点不同是很正常的。

重量级人物之间的分歧,才能体现出当年形势的复杂性。

我们也只有从这些分歧中,才能体会到教员有关游击战略的深度和力度,才能看懂刘少奇作为操盘手的功力,才能明白八路军一口吃成胖子,远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轻松,那么写意。

当时,这几个人,不管放在哪,都是独当一面的大人物,他们的见识是远超常人的,他们的观点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产物。

刘少奇负责华北党和政权的工作,他需要从全局着眼布局,对整个华北的党的发展负责。

任弼时当时是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他代表的是军方观点,要对军事结果负责,彭、贺、关等军方大佬也都支持任弼时的观点。

周恩来则在太原负责上层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央全权代表,他要考虑合作方对一些问题的反应,防止抗日统一战线的破裂。

这里我们详细讲一下任弼时和刘少奇的观点。

02

只要是军人,就没有还没开打就认输的道理。 

在任弼时的军事视角里,不管形势多么艰难,都必须要守住山西,这是作为中国军人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

因此异常坚决的反对刘少奇的观点。

山西,那时在华北战略全局中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所在。山西境内多山,俯瞰河北和平津,易守难攻,素称“华北屋脊”。

在《山西抗战的回忆》中,任弼时说道:“山西自雁门关以南,井陉、娘子关以西系高原多山地区,对保卫华北、支持华北战局,有极重大的意义。敌人要完成其军事上占领华北,非攻占山西不可。如山西高原全境保持我军手中,则随时可以居高临下,由 太行山脉伸出平汉北段和平绥东段,威胁敌在华北之平津军事重地,使敌向平汉南进及向绥远的进攻感受困难,故山西为敌我必争之战略要地。”

延安也早有把山西作为抗日支点的想法,而任弼时的观点,其实反映了那一时期延安主流的观点。

但这恰恰说明,教员一直以来强调,放开双手全力发动群众的游击战略,并未被军方完全接受。

军方还是想通过军事胜利,来体现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价值,并不想放弃运动战的观点,对发动群众,大规模搞游击战争是不情不愿的。

而刘少奇的观点,则跟教员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并不认为单靠八路军这点力量,可以在正面战场上发挥什么作用。

甚至教员在一次会议中已经点明了,如果正面战场失败,八路军不负责任,但要是敌后战场失败了,那就是八路军的责任。

换句话讲,重要的从来不是如何打败敌人,而是选择正确的敌人。

刘少奇在会议上多次讲,国民党当局有两面性,他们一方面要抗战,要与八路军合作,另一方面这种进步是有限的,也是暂时的,他们担负不了华北抗战的伟大任务。

教员在给彭老总的电报里也说了类似的观点:他(指阎锡山)的部下全无决心… …太原与整个华北都是危如累卵。

“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

教员不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还跟彭老总讲,要是不早做准备,到时红军就会跟晋绥军一样陷入两难境地。

让彭老总一定重视坚持这个观点,也要跟其他人解释清楚,统一思想。

从这里就能看到,教员是比较苦闷的,他虽然提出了解决方法,布置了战略任务,却并没有获得大多数的理解。

可谓是曲高和寡,只能用反复劝告的方式,向下面灌输这个战略思想。

蓝图绘制出来了,却找不到人来实现。

这个时候,少奇同志站了出来, 他深刻领会到了教员的思想和意图,一个坐镇后方指引方向,一个在前方监督执行。

不得不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这对组合,是中国革命的一种幸运。

要是没有刘少奇,整个华北和华中的敌后根据地,不会这么快建立起来,而八路军也不能在一两年里就迅速发展起来。

窗口也就那么点时间,能改变命运的机遇也就那么一两个,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时机者没有看到机会到来。

而且机会到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但刘少奇和教员默契的伸出双手,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

事后来看,刘少奇和教员都有一种高度的历史自觉性,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

他俩打心底里就不认为国民党在华北能坚持抗战到底。

尽管那时八路军只有几万人马,却自觉把整个华北的抗日任务都扛下来了,魄力实在很大,

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英雄也!

03

刘少奇在会议上讲,八路军的任务就是“要用极大的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要放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

根据这个任务,刘少奇定了一个业绩指标,“要扩大八路军到拥有数十万人枪的强大 集 团军”。

这个目标在其他人看来,没有任何条件能完成。

因此,当刘少奇十万人抢的业绩指标一喊出来,就被人喷了。

有人说这个指标不可能完成,国民党不可能让你发展到这个规模,只要我们敢动,那整个抗日统一战线就会破裂。

后来刘少奇在华北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到:“说到扩大八路军到数十万人的任务时,他们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与不可能的,这将给国民党以受不了的刺激,一定要引起统一战线发生大破裂...”

而且当时,刘少奇还设想,在华北沦陷后,八路军一定要快速行动,迅速在敌后建立政权。

500

结果这个设想一讲出来,被喷的更狠了,军队都不敢发展到这个规模,你还敢建立政权?

要是抗日统一战线破裂了,谁来担责?

要是整个华北战场,因为八路军的举动,而产生了不良后果,那将是历史罪人。

从这里的分歧,就能明白为啥在皖南的时候,项英会如此畏手畏脚,不管教员怎么催促他,不管教员如何跟他讲道理,他就是不敢放开手发展新四军。

这不是项英太菜,是当时的形势确实太复杂了,项英原本有点不服气教员,所以既有点抵抗情绪,也不敢放手发展。

军方始终认为,八路军联合晋绥军是可以保卫山西的,而周恩来那边又很担心八路军动作太多,容易把抗日统一战线搞破裂。

毕竟七七事变也才爆发两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形势还没怎么着呢,你就先假定整个华北都守不住了,还要大力发展部队和建设政权。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这不是动摇军心吗?

故此,在太原联系会议上。

刘少奇对华北形势的全部分析,以及建立在这个分析之上的后续政策,全被驳回了

04

早在洛川会议上,教员就明确提出了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是事关抗日前途和八路军命运的大事。

关于这个战略, 我们也聊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但教员也明白彭老总这些军方人员,一时间很难接受自己的观点。

所以在七七事变后,教员又给彭老总他们发了多封电报,反复强调要展开游击战争,要发动群众。

“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无二的办法”。

教员在电报中对彭老总说: “请你坚持这个观点,从远处大处着想,对于个别同志不妥当的观点给与深刻的解释,使战略方针归于一致”。

结果,跟教员观点一致的刘少奇,还是在太原的联席会议上,被军方抵制了。

1937年10月8日,由华北军分会发出的小册子《对目前华北战争形势与我军任务的指示》中,把会议上的争论的观点写了进去。

并针对刘少奇的观点,提出“必须反对民族失败主义情绪与认为华北局势无法挽救的宿命论”的问题。

后来庐山会议,这个指示的内容也成了彭老总一贯不合作的“罪状”之一。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百团大战后,在华北工作总结会上,彭老总也因为百团大战暴露我军实力和损失惨重,而被当众批评。

很多事情都是有脉络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批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护。

杨尚昆回忆,教员看到任弼时起草的小册子中的批评意见“很不高兴,因为他的想法同少奇同志比较接近,认为这些话是针对他的。”

因此,一见军分会的小册子,他就火了。

10月17日,他同张闻天致电前方,说: “军分会10月8日指示文件有原则错误,望停止传达。”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武断了呢?

事实证明,刘少奇和教员,他们的观点是最有远见的。

1937年11月9日,华北最后一个大城市太原沦陷,至此,整个华北的局势都算尘埃落定了,所有的争议都消失了。

此时,教员从延安发来一封电报,

 “太原失后,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这一阶段游击战争将以八路军为主体,其他则附于八路军,这是华北总的形势。”

华北军事局势的发展,有力证明了刘少奇和教员对形势判断的正确性。

此前,刘少奇虽然贵为北方局负责人,可依然有很多人不买他的帐,他的意见和观点,也没有多少人重视。

还被任弼时指责为民族失败主义者。

可见,战争时期的领导职位,可不是谁的职位高谁就能服众,大家看重的还是能力。

什么叫能力?

别人不愿做,你愿意做,这叫能吃苦;别人害怕做,你愿意做,这叫肯卖命;谁都做不到,你做到了,这就叫能力。

500

教员当时指出了大方向,可具体的政策,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没有得到详细解答。

这个空白是由刘少奇填补上的。

虽然在联席会上被批评了,但刘少奇并没有退缩,他坚持认为华北会沦陷,这个时间会很快到来。

所以回去后就写了一本名为《 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的小册子,署名陶尚行。(在华北工作时,刘少奇很少用真名)

这本小册子中,详细论述了组织游击战争和组织敌后政权的各种实际问题,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几个月后,这本小册子华北军政领导人员人手一本,是当时最重要的行动指南。

刘少奇的这本小册子和他在太原沦陷前的观点,跟教员日后发布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形成了互补关系。

一个负责绘制蓝图,一个是现场施工员。

一个战略家高人一筹的地方,不在于在事情已经充分发展后对它进行详细的论述,而在于事物刚刚露头时就能迅速抓住它的实质,作出明确的分析。

毫无疑问,这两个人都具有战略家的眼光,不然打不出如此绝妙的配合。

05

在太原失守前,延安内部有关抗日战争的看法是有很大分歧的。

这导致很多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

太原沦陷后,上层开始接受教员和刘少奇的观点,但中下层干部还是不太愿意放弃放弃运动战。

徐向前在回忆太原失陷后的情景时说:“那时,有些同志对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不甚了聊,总想集中兵力打仗,不愿分兵发动群众。”

可见,哪怕太原沦陷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和创建根据地的方针,依旧有很大阻力。

太原正式沦陷前,整个华北地区的国军部队和各大小势力,都看清了局势,急着往南边跑。

当时有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十月山西人人忙,富人忙搬家,穷人心慌慌,军官扔部属,小兵扔大枪。”

而太原一沦陷,导致整个华北形势出现了更为巨大的混乱。

国民党的政权组织和部队基本都跑光了,这导致华北地区的社会出现了真空局面。

聂荣臻回忆当时的情景:“在这个广大区域中,简直找不到行政负责人,社会秩序极端混乱,散兵流匪乘机作恶,汉奸到处欺骗造谣,人民情绪惶恐不安。”

那时,不少人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几乎没有什么信心了,悲观绝望的情绪相当严重。

这个时候,作为华北局第一负责人的刘少奇非常果断。

刘少奇借助各级党组织,向整个华北地区的百姓和各方势力抛出了三个选项:

“在太原失守后,所有在华北的中国人,只有三条路走:第一是继续和敌人打,第二是逃走到别处去,第三是投降敌人。

此外再无第四条路可走。这三条路中只有第一条‘打’的路好走,‘逃’和‘降’,都不是出路”。

此番观点,立马就让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华北社会找到了主心骨。

刘少奇的这条文字,是很有水平的。

这三条路,看似有三个选项,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毫无疑问,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选择继续和敌人打。

500

既然选择打,就出现了后续三个问题:怎样继续和敌人打?谁来打?能不能打胜?

教员从洛川会议就开始讲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解决了怎么打和如何取胜的问题。

而当时整个华北的国民党正规军都已经慌不择路了,自然无法承担打的任务,那这个任务自然就由八路军接下了。

这立马就给八路军打开了一条在华北发展的通天大道。

而能不能打胜的问题,就涉及到了在敌后建立抗日政权的问题,只要华北军民结合,小鬼子就无法安生。

在华北长期坚持抗日战争,消耗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便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06

刘少奇真是一个高人。

太原沦陷后,整个华北都成了他的舞台。

两个月前,刘少奇此前在联席会上讲,抓住时机到处去发展游击队,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为好,有的用阎锡的名义,有的可以先斩后奏,不要因统一战线而缩手缩脚。

此时,便已经是发动全力建立政权的最佳时机。

决定命运的,就是那电光火石之间的判断与选择。

什么等待国民政府的告示和指令才行动,什么要控制八路军的行动不能越界,全都抛到一边去。

良机就在今日,就在眼前。

八路军唯一的任务就是在华北举起这面大旗,把整个华北的人民群众都聚拢在这面大旗下。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刘少奇做了很多工作。

从平津等地方培训学生干部,往华北农村等地区输送,让各级党组织加快加急印制各种行动手册。

从大城市拉识字的学生,然后每人发一堆行动手册,不会的就在路上边走边学习,反正先把人派到农村去,先把农民都组织起来。

就用这个办法,刘少奇快速把人派出去,快速把群众都聚拢起来了。华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都冒了出来。

1938年1月1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举行了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

这是敌后第一个由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它领导着晋东北、冀西和察南39个县1200万人口。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前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八路军就一口吃成了胖子。

而1937年10月,刘少奇的观点还没有人买账,提的十万人抢的目标,也被视作不可能。

前后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仅仅三个月,八路军的实力就发生了超级大逆转。

刘少奇用这三个月的时间,跟教员紧密配合,拉起了一支几十万的队伍,建立的政权辖区人口超过1200万,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可在教员和刘少奇手里,成了真事。

这就是幕后操盘手的功力。

这就是党内二号人物的实力。

全文完,感谢耐心阅读,如果觉得不错,点个在看和分享。

国际 军事 历史 举报
作者文章 查看全部>>
  • 一些国民党军队的无人性,与日军几乎一样!
  • 敬佩宗庆后的四大理由
  • 自焚的犹太裔美国军人给我的两个震撼
  • 历史上,只要往欧美一溜达,你家产基本就被白人给搬空了
  • 哈尔滨女首富被丈夫起诉离婚,理由是“受够了这种花不完钱的生活!”
更多好问
  • 你支持引进更多外国影片吗?如果可以,你想在影院里看到哪个国家/地区的影片?

    等45人 已参与问答

  • 为什么现在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健身房生意反而越来越不好了?

    阅读 27537

    等60人 已参与问答

  • 50后阿姨称老年人不要再涨工资了,应该把钱省下来给年轻人涨,大家咋看?

    阅读 34687

    等130人 已参与问答

热点

  • 1 中国海警VS菲特种部队 37.7万
  • 2 欧洲杯物价 7.8万
  • 3 把钱省下来给年轻人涨? 3.5万
  • 4 中美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6.4万
  • 5 张艺谋能拍好《三体》吗 1.9万
  • 6 今年欧洲杯没以前火了? 3.3万
  • 7 贾樟柯为何要怪中国市场 9.6万
  • 8 美军天价咖啡杯和衬套 19.7万
  • 9 免签 非法移民 间谍 13.2万
  • 10 中国农产品进口多国受益 11.5万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
    刺激的第一视角视频来了!只能敬佩我们中国... 评论 197   赞 126
  • 2
    去看欧洲杯,大家觉得这物价还算便宜吗? 评论 151   赞 20
  • 3
    50后阿姨称老年人不要再涨工资了,应该把... 评论 130   赞 10
  • 4
    灵魂拷问,中美之间的差距真的拉大了吗? 评论 113   赞 31
  • 5
    如何对偏才怪才给予更多关注?拔尖创新人才... 评论 65   赞 3
  • 6
    法军参谋长说小型无人机很快就会失去战场优... 评论 63   赞 17
  • 7
    为什么现在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健身房生意... 评论 60   赞 3
  • 8
    用上新电机的小米 SU7,竟然被外媒吹成... 评论 55   赞 8

全部专栏

哆哆女性网女生尿裤子日积月累的意思渤海证券佣金受托人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回民葬礼荀 起名三才五格起名工具刚出生的男生起名用成语把男孩起名字教育培训公司起名工商起名网站新罗马瓷砖的石男孩起名字糖爹艹榴沐浴的意思警方透露摔童案细节灵笼第二季汽车服务公司起名字大全梦幻诛仙名字符号无耻妖孽装修公司怎么起名韶关公司起名袁隆平什么时候去世的俄罗斯试管婴儿成功率白酒 起名带顺的公司起名衡阳家具小说怎样起名字超神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