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许昌往事
放大+   缩小-   默认o

郭集社区旧事之一

郭集曾叫蚩家集 蚩尤后裔在此定居

魏文帝庙前矗立着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雕塑 记者 毛迎 摄

郭集社区蚩姓一族编撰的《蚩氏族谱》 资料图片

□ 记者 毛迎 通讯员 苏青龙

东城区祖师街道办事处郭集社区位于许昌城东南14公里处,南临盐洛高速。驱车行驶在盐洛高速许昌段,可以清晰地看到郭集社区南边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它就是魏文帝庙,相传原为曹操所建的曹氏家庙。

郭集社区不仅有闻名遐迩的三国文化遗迹,还被誉为中原“蚩尤村”,这个小小的社区与蚩尤有啥关系?曹操又为何将家庙建在这里?本期《许昌往事》为你讲述郭集社区的旧事。

郭集社区

被称为中原“蚩尤村”

8月24日,初秋的天气带着丝丝凉意。郭集社区周围的农田里,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长势旺盛,犹如连绵不绝的青纱帐。

“郭集社区以前叫蚩家村,后更名蚩家集。郭集社区是汉族蚩姓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蚩姓委员会会长蚩中山说。

郭集社区是蚩姓聚居之地,现有蚩姓常住人口700多人,在全国不足1000名的汉族蚩姓人口中占比超70%。因工作、经商等,从郭集外迁的蚩姓有100多人,分布于22个省市。2019年续修的《蚩氏族谱》中记载:“蚩尤出自宝丰养水,发展壮大于滍水,涿鹿大战,蚩尤战败被杀,蚩姓族人遭受灭顶之灾,劫后余生的蚩尤后裔迁居于许昌郭集定居。”

早在5000年以前,黄河流域生活着蚩尤一族,其部落联盟的首领为蚩尤。《初学记》卷九引《归藏》曰:“蚩尤出自养水。”《蚩尤考》称:“余考河南鲁山有滍水,古称汦水,今称沙河,东北至定陵入汝,愚意此即蚩尤族栖至之故地。”蚩尤出自养水,居于滍水。

“蚩尤是上古三大人文始祖之一,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以来的古籍对蚩尤传说的记载相当丰富,其以战神形象载入史册。”对蚩姓颇有研究的许昌姓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副主任姚宗堂说。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蚩尤氏族因处于中华早期文明的中心或核心区域,抢占文明开化先机,在农耕渔猎、制陶养蚕的同时,率先掌握冶金技术,并开始使用金属工具,采沙淘金、冶铜铸造,把生产工具和兵器制造推向新的阶段,并训练了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这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轩辕部落,以天下“共主”之名,命蚩尤东征空桑,蚩尤不从。空桑,传说中的古地名,出自《山海经》,今指鲁西、豫东地区,沿用至东周末期,属于古兖州。因有大片桑林而得名,又因是商代名相伊尹和圣人孔子的出生地而出名。因此,有史籍记载蚩尤为东夷部族,这也是今天山东省很多地方有蚩尤遗迹和传说的主要原因。

蚩尤率九黎部落进入中原之后,炎帝部落也自西方迁徙中原,与原居住于本地区的蚩尤部落相遇并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败走,逃往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炎、黄部落联合后与蚩尤九黎部落在涿鹿展开了一场激战,这便是原始社会末期发生的一场规模空前的部落大战——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后,有一部分蚩尤后裔沿滍水(今沙河)往下游迁徙,入颍河到达许昌并定居下来,成为今许昌等周边地区的原住民。

“在漫长的岁月中,在许昌生存下来的蚩尤后裔坚持以蚩为姓,在战火和灾难中团结一心,用勤劳和智慧赢得了尊重。许昌蚩姓人全部住在郭集社区,郭集社区有中原‘蚩尤村’之称。”蚩中山说。

蚩家集为啥更名为郭集?

许昌远古时期称许地、许国,秦朝置许县,归属颍川郡。三国时期,许昌是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沿用至今。

颍川郡,因颍水而得名。颍水,即今天的颍河,为古代“四渎八流”之一,其流域沙河(汦水)、汝河、澧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蚩姓世代定居许昌,繁衍生息至今。

郭集社区的蚩姓族人何年何月定居于此,历经多少代,已无从查证。据1933年版《许昌县志》记载,许昌有168姓,排在前两位的是轩姓和蚩姓,而周王的后裔姬姓和孔、孟、颜、曾只能屈居其后。说明蚩姓族人在许昌定居已久。如今,郭集社区是汉族蚩姓人口最为集中之地,被誉为中原“蚩尤村”。

“郭集社区曾经叫蚩家集,因明末蚩姓家族被异姓灭族后仅存一人,蚩家集演变为郭集村。”蚩中山说。

据郭集社区蚩姓居民介绍,在郭集称为蚩家集时,蚩姓人与当地另一姓氏族人发生矛盾,被对方群起屠杀。蚩姓一族只有一位赵姓孕妇因回附近的娘家省亲,幸免于难。后来,孕妇生下遗腹子,这位遗腹子就是现今郭集社区蚩姓人的共同祖先。

蚩姓人遭灭族之难后,郭姓人迁移于此,人数后来居上,蚩家集方改为郭集。

赵姓“祖奶奶”备受尊敬

蚩尤后裔家族墓园位于郭集社区南边约300米处,旧有石人、石马、石羊等石兽,后遭到破坏。墓园中有蚩姓现在可以证实的最高辈分者“祖奶奶”的坟茔,以及现今蚩姓的近亲之坟。“祖奶奶”坟堆土体积大约是其他坟的十倍左右。

“据祖辈相传,郭集村蚩姓始祖为蚩太公,生卒无考。明朝末年,郭集村异姓家族与蚩姓家族发生冲突,蚩姓家族被异姓家族灭门,仅有一名赵姓孕妇因回娘家串亲戚而幸免于难,后赵氏含辛茹苦将蚩姓遗腹子抚养成人,如今郭集社区蚩姓族人都奉遗腹子蚩太公为始祖。”92岁的郭集社区居民蚩松章说。

生下蚩姓遗腹子的赵氏被蚩姓一族尊称为“祖奶奶”,她受到蚩姓人的厚爱,每年清明节上坟,蚩姓人在上自家先人之坟的同时,都要为这位“祖奶奶”烧上几张纸。今天,郭集蚩姓人从不与邻近村庄赵集的赵姓人开玩笑或互骂。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延续至今。在蚩姓人看来,赵姓一族是其祖舅舅家的后人,且有大恩于他们,也就是说,赵姓人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亲戚。由此可见,“祖奶奶”娘家是赵姓人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