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凤凰网资讯 > 新闻客户端

专访中国藏书第一人韦力:别人的“散”,构成了我今天的“聚”


来源: 青年史学家

原标题:专访中国藏书第一人韦力:别人的“散”,构成了我今天的“聚”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人都会有点爱好,但能把爱好做到极致很难,而能把爱好做到全国第一的,则凤毛麟角。今年53岁的韦力,就是这样一个人。

作为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在他天津的别墅、北京的书库和书房中,共存有8000余部、70000余册古籍善本,其中,宋元及以前刊本、写本50余件、200余册,宋元递修和宋元明递修本近20部、300余册。

作为赫赫有名的藏书家,它不但藏书,他还潜心钻研,相继出版了《古书收藏》、《书楼寻踪》、《芷兰斋书跋初集》、《芷兰斋书跋续集》、《古书之美》等多部著作。

用他的话说,“我对书的挚爱,尤其是那毫无节制的展延,正是我乐观向上的最佳注脚。正因为爱书,所以愿意去探寻跟书有关的一切,凡是与之相关者,都能给我带来无限欢欣,这让我更加留恋这个世界的美好。”

于是,他开始寻访历代藏书楼,自然而然,又有了洋洋洒洒几十万文字的专著《书楼觅踪》。6月6日,韦力来到郑州做客松社书店,举行了一场以“藏书楼让历史永恒”为主题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开始前,韦力接受了猛犸新闻记者的采访。

我的寻访,是向历朝历代藏书人的祭拜、纪念和礼敬


▲甘熙津逮楼 江苏南京

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的饮冰室、傅山的红叶龛、沈括的梦溪园、顾炎武的读书楼、刘鹗的抱残守缺斋、曾国藩的富厚堂、顾颉刚的宝树园、叶恭绰的幻住园……这些年,藏书家韦力踏遍全国,寻访被时光和尘埃掩埋的一座座古旧藏书楼。

这是项繁杂而庞大的“工程”,韦力把这种自己花钱吃苦受累的事情当作一种“行为艺术”,用行动来做实证,提醒人们注意藏书楼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翻阅这套书,既是韦力先生的点滴真实经历,更是对每一位读者的邀约。这套书带领着每位读者走南闯北,在一座又一座保护完好或者濒临损毁的藏书楼前留下到访的印记,对每一位传承着中华文化和古籍文物的藏书家予以致敬。

所以,不管你之前对于古籍、藏书楼、藏书家是有所了解还是毫不知晓,只要翻开这套三卷本的《书楼觅踪》,你就会发现,身边还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会发现古书的世界如此美好,更会感觉到中华文化是那么深入人心、隽永绵长。

其实,《书楼觅踪》并不是韦力撰写的第一部有关藏书楼的书。

2004年,他的《书楼寻踪》就收录了他所寻访的140处遗迹。该书出版后,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畅销程度超过韦力的想象。“这本书很火。火到什么程度?再版了三次。”

按照韦力的想法,这本书火了之后,一定会有很多人去干寻访藏书楼的事儿。可他等了几年,却不见任何动静。

身边的朋友分析后说,寻访书楼还是挺难的,要有时间、有精力,还要有钱。文人很少有闲暇去做这样的事儿,有钱人也大多不会这样做。

“确实是这个道理,寻访藏书楼要走遍全国,投入太大,而收入太少,即便是因为寻访出本书,稿费才有几个钱。”韦力笑言。

于是,韦力继续寻访藏书楼。

在他看来,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来说,书籍是重要载体和象征。大量传统典籍能够流传至今,有赖于历代藏书家的薪火相传,正是他们的尽心尽力,才使得斯文不绝。而他的寻访,则是向历朝历代藏书人的祭拜、纪念和礼敬。

我所能做的,就是在遗迹被消灭之前尽量把它拍摄下来


▲洪颐煊小停云山馆 浙江临海

韦力多次说,他是比较愚钝的人。“我喜欢藏书楼,我就去访,是否划算,根本不去想。”

中国到底有多少藏书楼?韦力也不知道,而国内也没有统计。很多藏书楼,历史上只有一个名称,而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还有很多人,只有一个堂号,而堂号也可能随着个人的迁移而迁移。

在具体寻访的过程中,韦力总是先查名称,然后找负责地方志的人了解情况,再找地名办换算今天的地方,接着再托人去了解这个地方还有没有。如果确定有,他就要亲自出马了。

十多年来,韦力一直在寻找的路上。“我掌握的线索有上千条,总共找到了200多个私人藏书楼,公共藏书楼也找到了200多处。”

中国正在进行城镇化运动,未来城镇化要达到75%以上。这个过程中,大量藏书楼、藏书遗迹都会被拆掉。虽然城镇化对民生有好处,但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城镇化的弊端在于,人们不重视文化遗迹的保护,有的地方甚至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破坏。

“访了十多年,这种事儿遇到的太多了。寻访的时候,还被人家赶出来。不管是开发商还是当地政府,其实并不欢迎我这样的人,有时候我找到一个藏书楼遗迹,人家就是不让进门,甚至向我要相关证明。”

就韦力所见,保存最好的私家藏书楼是南浔嘉业堂,历史最悠久的则是宁波天一阁,但绝大部分遗迹已被雨打风吹去。许多古代藏书楼就是近几十年才被毁掉的,而那些保存下来的,也大都是因当初被归入一个比较重要的单位,才得以幸存。

“我是一个小人物,我无法、也没有能力阻挡大的社会巨变。我所能做的,就是在遗迹被消灭之前,尽量把它拍摄下来,以便有一天重新恢复的时候有迹可循。”

当年,梁思成想尽各种办法保护北京城墙,他为此痛哭,他甚至全身趴在议案上不让签字。他说50年后我们会后悔。现在根本还没过50年,我们就开始把城门楼一个个地往回建。

“拆真建假虽然不好,但毕竟是一种觉悟。据说北京新建的安定门被很多人诟病,不好看,根本不是当年的样子。有人解释,因为找不到当时的照片,没有珍贵的影像资料。这就更加印证了寻访的价值所在。”

寻访了十多年,腿断了;安装假肢后,他又上路了


▲邓显鹤南村草堂 湖南新化

十多年的寻访,让韦力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私家藏书楼南方胜于北方,大城市胜于小城市。而今天,书和楼同在一起的,5%都不到。

江南是中国的人文渊薮,这句话在书楼上也同样成立。从明清以来,中国的文化主要出在江南地区,也就是浙江、江苏、安徽一带。比如从科考来说,仅苏州一地就出了数不清的状元。为了防备状元太集中,朝廷限定名额,江南考生没办法,要搞今天这种“高考移民”,冒北方的籍去考试,考上的概率就很高。

南方文化再兴盛,但中国的文化源头在北方。南方文化的兴盛,最远可以追溯到大宋王室南迁,把开封的文人带到临安。正是经过了几百年的积淀,才有现在的结果。因此,开封在中国藏书历史上极其重要,及其辉煌。

寻访藏书楼,当然不能撇下河南。韦力去了开封很多次,还去过安阳、新乡、焦作。河南藏书楼全部加起来,有50处左右。

其实,韦力的寻访,除了藏书楼,他还在寻访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遗址遗迹。

2013年4月24日,韦力独自到河南安阳拜谒灵泉寺,这里是玄奘去西天取经前拜访的第八个师父的所在地。

当时,他正在寺院内察看石碑,突然,身边的一块大石碑好无缘由地倒塌,即便身手敏捷,迅速避开,但石碑还是砸中了他的左脚,流了很多血。

砸中了脚面,本来问题不大,但由于医疗人员经验的欠缺,造成韦力左脚骨头坏死,不得不一次次截肢。五次大手术后,韦力左腿膝盖以下部位全部截掉了。

为了给自己讨说法,他开始跟寺庙打官司。

“人家都向寺庙捐钱,而我却跟寺院打官司。心里很纠结。后来知道,我要再多钱,腿也救不回来。所以,官司也不打了,就连寺院的人都感到诧异。”

为了书,韦力从此成了残疾人,还领取了残疾证。很多人说他乐呵,而他的真实想法是,“要是哭能把腿哭回来,我就天天哭了”。

寻访了十多年,腿断了。在家休息了一年多,安装假肢后,他又上路了。“腿都跑断了,如果以后不跑了,多冤枉。”

在无书可读的岁月,文化上的贫瘠催发了求知欲



韦力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偏执”的人,换句话说,又有点类似于“堂吉诃德”式的人。

如何就走上了这样一条收藏的道路?

“任何事情说得太清楚,和真实就有了偏差。”韦力说,走上收藏,“天性的成分比较大”,这是因为,“后天学来知识,学不来爱好”。

韦力对传统感兴趣,跟他的爷爷有点关系。“小孩一般都是由姥姥或者奶奶照看,但我的姥姥和奶奶,早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我小时候是由爷爷照看,一直到十一二岁。那时候,他经常给我讲古籍上的故事。”

在求知欲旺盛的少年时期,韦力正赶上“文革”破四旧与“批林批孔批宋江”。那个时代没有书可看,不过,因为父亲是干部,家中能找到一些古代小说,封面上印着“供批判用”几个字。

韦力的爷爷是清代的秀才出身。在爷爷的解说中,被批为“投降派”的宋江实际上是忠义之士,而被批判的《水浒传》又极为精彩。在无书可读的岁月,文化上的贫瘠反而催发了韦力的求知欲,他四处搜罗旧书来读。

也是在那时,他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新书不如旧书,旧书不如古书。

韦力磕磕巴巴地阅读“供批判用”的书。懂了这些书,就开始给小朋友们讲书里的故事。小朋友爱听,捣蛋的韦力就说,“要让我讲故事,你们就得回家拿好吃的”。就这样,他一边讲故事一边吃着好吃的,顿觉知识很有用。

真正接触到古书,大约是1983年。北京开了第一届“古旧书市”,就在现在的琉璃厂。到开业那一刻,人们哄一声往里跑,疯抢似的,一个劲儿地往怀里抱。先占上一大堆,等静下来再慢慢挑。

那时的售书方式很奇怪,不分好坏、不分版本,一律五毛一本。因为完全没人教,也不懂版本,韦力只挑好看的。“为了那个书市,我将在学校吃午饭的钱省下来,攒了很长时间的钱。那届书市我第一次买了那么多,花了170多块钱,对我来说,当年是一笔巨款。”

今天看来,那些书的价值并不是很大,但也成百上千倍的增值了。

回首堪称传奇的经历,韦力说“活到这个份上,活明白了”


▲刘承幹嘉业堂 浙江南浔

韦力大学念的是中文,毕业后进入中国外贸总公司。

韦力笑言,他下海的重要动力就是买书没钱。当年他看黄裳的一篇文章,说买好书的唯一办法是花大钱,想在僻巷中捡到好书的概率太低太低。这句话对他印象很深。所谓的藏书,没有经济支撑根本就支持不下去。

要想买得起书,就必须有钱。要想有钱,就必须想办法往经济部门靠。所以,大学毕业以后,他找关系进外贸单位,因为以前的外经贸部是最火的部门,挣钱也最多,但相对收藏,收入还是有限。

后来,他又想办法进入三资企业工作,因为三资企业工资高。那是一个美国、中国和台湾地区三家合资的企业,才二十六七岁的韦力,到那个公司后就当上了总经理,月薪3800美金。那时他在公家单位的月薪是138元人民币,这138元是各种收入的总和。所以,三资企业的收入,让他觉得真是天文数字,还有年奖,第一年年奖就是5万美金。这为他的收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韦力辞职。怀揣1700万元做生意,赔了。一个朋友注资1500万,让他起死回生。今天的韦力,全心投入到收藏、寻访和研究之中。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股份收入可以维持他的生活。

回想这段堪称传奇的经历,韦力说,自己53岁了,活到这个份上,活明白了。

“当初,我20多岁就成为总经理,那时候我很膨胀,就觉得自己很能干,要不然,别人怎么能看上我呢!怎么会让我当总经理呢!”韦力说,一个人过早或过晚取得成功,都不是一件好事儿,而他就是过早成功了。当一个人不具备这个实力的时候,而你成名了,这是不幸的。

“我20多岁的时候,没有一个同学到要害部门工作。你认识的所有人,都指望你,而你不能指望任何人。一个人单打独斗,能走多远呢!凭着自己的努力,去跟别人打交道,在别人眼里,你的资历又算什么呢!就像比尔盖茨,如果没有她妈妈在英特尔做高层,他不可能那么早就会成功。”韦力感慨。

中韩出现“活字版之争”,他被中国印刷博物馆请去“用事实说话”


▲天一阁 浙江宁波

1993年之前,国内没有古书拍卖会。所以得书的渠道只有两类,一种是私人,包括书商和藏书旧家;一种是古籍书店。

古籍书店系统很特殊,以前中国的大城市都有古旧书店。到了1954年至1957年之间,开始搞公私合营,按照规定,每个城市的所有私营书店要合并为一家。比如北京,原来琉璃厂总共有一百多家旧书商,最后合并为一家叫“中国书店”。上海的“四马路”,也就是现在的“福州路”,当初也有一百多家旧书店,合并为“博古斋”。到私人那里收购旧书是偶然的,长期买旧书,只能到古籍书店。

1993年,中国书店举行了第一届“古书竞买会”,叫竞买,不叫拍卖,原因是当初没有申请下来拍卖执照。1994年,嘉德公司成立后,一开始就有拍卖古籍的项目。直到今天,全国现在有几十家公司在拍古籍。

直到今天,韦力也不知道自己藏书的确切数。2003年,因为“非典”出不了门,韦力发誓要把自己的书目编出来。一边编书目,一边写提要。一直做到今天,大约做完了四分之三。总数没有算出来,现在统计出来的是七万多册,估计总数会有10万册。

韦力藏书,以“四部齐备”(中国古籍分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为追求。当然也有侧重。首先是收藏活字本。中国是活字发明国,但中国流传下来的古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刻本,真正的活字本只占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比例极低。因为很罕见,他把它当作专题来收藏。目前,韦力收藏的活字本大概有九百多部,是国内藏活字本最多的地方。

因为韦力在古籍收藏的标志性地位,中韩“活字版之争”的时候,就被中国印刷博物馆请去帮忙,因为他是收藏活字本最多的人,能够最有力量地“用事实说话”。

第二个专题是稿抄校本。稿抄校本是稿本、抄本和校本的合称。稿本是作者的手稿、草稿、誊清稿等。抄本是古人的手抄本。古代没有复印机,如果有一本书很稀罕,你想得到,一种方式是把书借给你,你自己抄一遍。校本就是批校本。很多字同音不同义,这就导致传抄时理解上的错讹。因此就产生了批校本,这是中国独特的品种,也是藏书家收藏的重点。

书是神圣的,自己还没有资格在上面加盖私章


▲朱一新藏书楼 浙江义乌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有3200多家,其中有古籍的图书馆800多家。韦力说,如果按照数量和质量来排名,他收藏的古籍善本应该能够排在前20名以内。“直率地说,省级的图书馆,我能超过一半。”

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他对全国的图书馆考察了一遍。

如此丰富的藏书,哪怕有一点点闪失,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明清以来,中国的藏书中心在南方,但从自然环境看,北方最适合藏书。“南方藏书最怕潮,古人因此每年春秋两季要晒书。而在干燥的北方,虽然适合藏书,但除尘成了大问题。”

为此,韦力给书架都安上玻璃门,既方便找书,也可以防尘。而他建的书楼,最看重的是实用性。虽然探访过无数古代藏书楼,但他自己的藏书楼并未仿照先人。他对藏书楼的寻访是站在精神寄托的角度,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

话虽如此,在书籍的保存上,韦力也没有为自己的书楼添置现代化的恒温恒湿设备,遵循的依旧是古法,或者说是经他改良的古法。

藏书的最大天敌是虫蛀。他买来的书中,不知道是不是有虫卵的存在。为此,他将买来的古籍放入密封袋,真空密封,再放到零下18度的冰柜冷冻,将可能存在的虫卵冻死。

古人用樟木箱存放书籍,以防霉变。而韦力则从木工厂拿来许多樟木刨花,将它们包在报纸里,然后插在书中。因为刨花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他觉得,“这比木板还有用”。

他不讲究好看不好看,关键是实用。这些办法,都是靠自己的经验,一点点琢磨出来。

中国文人收藏到一件珍贵的古籍或者字画,爱不释手,往往会在上面加盖自己的印章。韦力此前也这么做,“免不了俗套”。

后来,受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家、古籍文物收藏家周叔弢的影响,韦力觉得,书是神圣的,自己还没有资格在上面加盖私章。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应该有个让自己陶醉的小角落



和很多藏书人不同,韦力藏书,只进不出。几十年收藏生涯,至今没有卖过一本书。

“我从来不反对买卖书,书一诞生,就是商品,就是用来买卖的,这就像买卖房子一样。”

为啥不卖?“说到底,人在这个社会上混,已经红尘滚滚了,皆为利来即为利往。利益这种东西,不是最终目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应该有个让自己陶醉的小角落。这么多功利的事儿,总应该有一件和功利无关的事儿吧!对我来说,不卖书就是这样的一件事儿。”

俗话说得好,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如果有一天潦倒了,韦力也可能就卖了。“没钱的时候自然就卖了,这事儿根本就不用着急。”

收藏了这么多古书,价值几何?“这肯定能算出来,但算出来的是此时此刻的价值。”

但韦力的确没有去计算这些书的价值,甚至连书账都没有记录,鲁迅买书都会记下花了多少钱,而韦力说自己是一个俗人,他从不记账。如果记账了,心里就会有浮动,而他是鸵鸟式的逃避。花了就花了,花了就没了。难得糊涂,比较痛快。

藏书都看过吗?面对这样的问题,韦力直言,这是很多不藏书的人的疑问。

“你家里的新华字典你看过吗?书籍有很多,有些是看的,有些是参考的,有些是当资料的。”韦力这样说。

面对诸多古籍,韦力开始著书立说,离钱越来越远。他陆续出版了很多关于古籍善本和人文遗迹的书。最新出版的《书楼觅踪》,就是韦力历经数十年寻访的诚意之作。

数量如此庞大的古籍,锁在深闺而没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岂不可惜?

其实,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私人藏书,都存在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

前几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古籍定级标准,而韦力是指定人之一。定级标准突出三性,即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

“古籍善本都具有文物价值,书籍用多了,就会损伤。保护起来不让用,这不是不合理吗?这就像故宫里展出的乾隆瓷碗,当年就是乾隆吃饭用的,现在干嘛不用啊?因为它达到了一定级别,具有重要价值。古籍也一样。”

当然,古籍还具有学术资料性。这些古籍具有独到的见解,当初,写书人就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他们也希望更多人读到这个书。“我拥有的是书本身这个物质,不等于拥有禁锢作者思想的权力。对于一些古籍,出版影印本能满足99%的人使用,只有1%的人处于研究需要,要看原本。对于这些人,我的大门永远open!”

多少轮的聚散才到了今天,我有什么能力终止这个聚散呢



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藏书大家将一辈子的藏书捐给了博物馆、图书馆。就像对韦力影响至深的周叔弢,就把几万册古籍善本捐献给了南开大学图书馆。

古人讲三立,立德、立功、立言。韦力直言,他不是敝帚自珍式的人,但自己也不会把藏书捐给图书馆或者博物馆。1949年之后,大量古籍都捐入了公共图书馆,市面上流通的善本图书,少之又少。

“书跟人有一种亲近感,我们去博物馆看文物,隔着玻璃,没有亲近感。人性是自私的,要拥有,物和人要融为一体,而物要比我们活得长久的多。”

韦力明白,人总是要死的,而他不相信子子孙孙能够将这些书一代代保护、传承。

“我所藏的所有这些书,都是前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别人的散构成了我今天的聚。前人的前人也是别人的散构成了他的聚。多少轮的聚散才到了今天,我有什么能力能够终止这个聚散呢!聚和散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同样,我也是延续这样一个过程。我的不散,会断掉别人的聚。它曾经在我这里过,就可以了。”

收藏的过程是得到快乐,后人只能是保存,没有必要道德绑架。韦力说,他们既然没有兴趣保存,他就应该在自己清醒的时候解决掉。

“我老了会把书全卖掉,极盛而散。比如说老了,那些书加起来能卖很大一笔钱。但老了这钱能干啥?吃喝玩儿乐干不了什么了!”韦力说,他把书全部卖掉,今后的藏书家就继续有书可玩,可以继续与书亲近,从而让他们快乐。书和人要有亲密关系,而不是像一个标本那样,割断了人和书的亲近。

如果把书全部卖掉,无疑,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念念不忘的都是没有得到的。当年在琉璃厂,有本书韦力没有买到,非常难受。直到今天,真正的读书人、爱书人往往很缺钱,而爱书人一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韦力希望用他的这笔钱,像诺贝尔一样设立一个基金,找一个基金会管理,从而奖励那些藏书人、爱书人、对书籍有贡献的人。

“虽然我和诺贝尔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会做。至于能否实现,我不知道。但这是我的一个梦想。”韦力意味深长地说。

猛犸编辑:杨眉


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 搜奇
昨晚的成都
昨晚的成都width="190"

网红“手工耿”的现实困境

  • 重庆坠江公交车上或有一家4口 失联者亲属采血样
  • 雅鲁藏布江再次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
  • “跟大陆作战不会赢…为何要把时间浪费在军中?”
  • 男子酒驾遇查 叫嚣:我为东莞贡献几百万GDP!
  • 妇代会开幕前,这些省委书记提了啥要求?
  • 播放量1.7亿,网络评分9.4分!《风味人间》你看了吗
  • 女子得病为报复交往千名男子 结局惊呆众人
  • 中国男人为何不敢娶印度女人?原因惊人

网罗天下

  • 老大爷街头卖大块头甲鱼,男子好奇走近一看,却差点骂出了声

    老大爷街头卖大块头甲鱼,男子好奇走近一看,却差点骂出了声

  • 妻子家中洗漱,隔壁邻居突然闯进来!丈夫却阻止她报警

    妻子家中洗漱,隔壁邻居突然闯进来!丈夫却阻止她报警

  • 女子深夜出行被陌生男尾随搭讪 拒绝后遭强行扑倒

    女子深夜出行被陌生男尾随搭讪 拒绝后遭强行扑倒

  • 狮航载189人客机坠毁 男子因堵车晚点错过航班

    狮航载189人客机坠毁 男子因堵车晚点错过航班

  • 一代“标王”的鼎盛时期:27岁赚了27个亿

    一代“标王”的鼎盛时期:27岁赚了27个亿

  • 女孩8个月被遗弃,爷爷奶奶做体力活将其养大,今却不能孝敬二老

    女孩8个月被遗弃,爷爷奶奶做体力活将其养大,今却不能孝敬二老

  • 愤怒!男子疯狂殴打坐在轮椅上的老母亲 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愤怒!男子疯狂殴打坐在轮椅上的老母亲 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 学生没钱回校,公交司机下班后开车送回

    学生没钱回校,公交司机下班后开车送回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中科院院士丁奎岭任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

0条评论2018-10-30 13:11:10

  • 波兰极右自媒体鼓吹“台独” 被绿媒当作电视台报
  • 美国中期选举正冲刺 “通俄门”调查为何“消停”
  • ​希拉里上节目直言“想当总统” 她的团队却这么
  • 游客一家在阳朔拒付“野导”费用遭群殴 4人被刑拘
  • 江西新余男孩将身体伸出天窗 撞限高栏不幸身亡
  • 863万元彩票大奖无人领 兑奖日期将已不足两周
  • 17岁女孩因一口凉皮与弟弟争执 带10岁妹妹跳水自
  • 巨头鲸搁浅海南海滩 民众整夜守护救助(图)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网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

图片新闻

  • 百万吸血蚊子“入侵”轿车

    百万吸血蚊子“入侵”轿车

    点击数:2727970

  • 图文揭男人为什么喜欢腿长的女生

    图文揭男人为什么喜欢腿长的女生

    点击数:2162950

  • 太原外卖小哥袭胸被抓获 年仅24岁

    太原外卖小哥袭胸被抓获 年仅24岁

    点击数:2968661

  • 巴西美臀大赛选手集体上街

    巴西美臀大赛选手集体上街

    点击数:1936989

  • 幼师叫学生互扇耳光

    幼师叫学生互扇耳光

    点击数:2499127

  • 92号汽油每升涨2毛1

    92号汽油每升涨2毛1

    点击数:2623085

  • 千年棺木竟虐杀村民

    千年棺木竟虐杀村民

    点击数:2779774

  •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点击数:1890200

讲堂 音乐 彩铃 视频

凤凰无线

  • 小伙爬山失踪20年后现身

    小伙爬山失踪20年后现身

  • 上司劝男下属相亲别看脸

    上司劝男下属相亲别看脸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凤凰资讯
分享到:

哆哆女性网日本人的名字怎么起的财务企业名称起名中华周易研究会起名跳舞群怎么起个名字好听游园不值的意思周易64卦卦象名鼠宝宝二月起名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借东风读后感娄底优化网站什么网站包装设计好家政公司商丘儿童故事大灰狼的故事大全安全教育观后感400字周易宝宝取名大全免费名字大全免费起的名字吗电梯维保公司起名企业网站的seo个体户起名规则如何起个的宝宝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陈氏免费起名女孩名字广东企业网站制作哪个好商丘周边旅游景点大全开店餐饮加盟苓字起名好不好姓庞男孩子起名网络营销牌子推广邵姓男孩起名南京玄武湖连续出现2株并蒂莲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