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恩施丨优化营商环境 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2020-06-02 14:36:24
分享到:

点击观看视频

州委书记与企业家

面对面话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恩施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疫后重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瞄准全国领先、全省一流的目标,高位推动,全力补齐短板、统筹推进、优化升级,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着力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5月22日,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恩施州城召开。在这场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座谈会上,恩施州委书记柯俊认真倾听14家企业代表的心声。

湖北佳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崔应朝:复工一个多月时间有二十多次检查,希望省州县包括乡镇、各个部门建立一个综合执法检查的机制。

恩施板桥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瞿国兵:在全州范围之内,可以针对水电或清洁能源,要有一个统筹的机构去做。

其他企业家代表也纷纷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柯俊耐心细致听取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并不时与大家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柯俊还要求,恩施州各级各部门要把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落实落地落细,并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心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要大力宣传引导,在全州上下形成重视优化营商环境的氛围和共识,将恩施打造成企业发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要以“壮士断腕、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力度,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自我检讨并完善措施和办法,推动恩施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民生,用心用情让企业活下来、留下来、强起来。疫情期间,恩施市采取上门服务、开辟专门服务通道等方式,全力推动各项惠企援企政策落地见效,着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恩运集团是恩施州专业运输企业集团,2003年由原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为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有长途客运、房屋租赁等。受疫情影响,企业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

恩运集团董事长 陈艳林:我们原来一个春运最差也是两千到三千万的收入,今年就是零,第二个也是门店(租赁)收入,大概有三百多个门店收入。目前来讲,基本上给大家减免了两个月(租金)。

两大主营业务遭受重创,恩运集团一季度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约5000万元,利润亏损近1000万元。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恩施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来了。

恩运集团董事长 陈艳林:一季度给我们减了税收31.6万,同时社保等保险减了75.6万,整个加起来我们一季度减了近百万元。

接下来,恩运集团准备开通景区直通车、人员轮休轮岗、处置一部分重资产等方式,来解决目前的经营发展难题。

华阳(恩施)药业有限公司为中国华阳经贸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益宫宁血口服液等40个国药精品。受疫情影响,原材料采购难、产品外销难,公司收入减少。税务等部门得知情况后,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仅税收一项就减免123万余元。

恩施市税务局第一分局负责人 唐成勇:一是积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纳税人通过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90%以上办税事项。二是充分发挥“银税互动”平台作用,把纳税信用变现为真金白银,积极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满血复原。第三是认真落实疫情期间的有关的税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费压力。

疫情期间,恩施市政务中心还专门开辟了“社保核定”专用通道。5月20日一大早,思乐牧业工会主席连玉权就来到恩施市民之家,办理5月的社保核定。

湖北省思乐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连玉权:单位缴纳部分政府都减免了,减免五个月就是一百多万。

思乐牧业是恩施州综合实力较强的肉食加工企业,除社保减免外,企业还享受了政府的稳岗补贴。

湖北省思乐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连玉权:去年交的失业保险返有五万多,另外一个就是按每月返岗人数人均六百的补贴政策,补贴了我们十五万多。

截至5月中旬,恩施市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免征2724家,免征金额超过7700万元。

恩施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管理股股长 郭娟: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督促市民之家各窗口单位推动这些社区惠民的优惠政策进行落实,提振他们就业创业的信心。

“保姆式”服务

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恩施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通过帮办、代办、领办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这里是恩施国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的十万级洁净车间,车间里,12条口罩生产线全速运行,30几名工人师傅正熟练地分装、赶制订单,为全州复学提供物资保障。

恩施国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副总 廖贵生:我们这样的机器,1个小时生产6000片。

恩施国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是今年恩施高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是目前恩施高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口罩生产企业之一。很难想象,该公司从注册到选厂房到顺利加工生产,仅用了28天时间。

今年2月28日,恩施国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继光就决定建医药园、投口罩厂,保障地方应急防疫物资生产和储备。

恩施国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向继光:我们把经营的内容和范围给到高新区相关人士代办,用两天的时间就把所有的证照办下来了,黄主任带我们亲自找场地,两天的时间,我们就租下了这个厂房,电力公司用三天的时间为我们架了一条专线。

在厂房装修过程中,公司又遇到棘手的问题,因为建的是十万级洁净车间,所以对装修人员的技术和专业要求也非常高,可在疫情期间,怎样将对接好的外省人员接到恩施复工呢?

恩施国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向继光:管委会的领导和干部就到高速公路路口把我们外面相关人士接到,然后送到医院进行体检,六七个小时就把这个事情解决了。

恩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伟:企业在园区、厂区之内的事情自己解决。园区场外的事全部由我们的员工帮办、代办、领办。

有了恩施高新区专班服务提前介入,向继光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上,变接力跑为并排跑。4月8日,公司正式投产,目前已生产120万只口罩,目前,公司又在筹备增加新的生产线。

恩施国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副总 廖贵生:根据目前市场的供给需求情况看,我们还要增加1个车间,计划增加9条线,增加之后我们的产能将翻倍。

效率之高,离不开“五星级”的服务。截至目前,恩施高新区产业园招商引资的6家生物医药企业、8家电子信息企业,以及其他共计40个重点产业项目已全面复工复产。

恩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伟:在疫情期间高新区管委会专门出台了针对企业复工复产的6条政策措施,整个高新区财政要拿出上千万的资金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包括企业的返岗和稳岗政策。

今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如何实现疫后经济重振,让更多的企业留下来、活下来、能发展,是恩施州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想要破题,不仅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党委政府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有所作为。“帮企业就是帮自己”,当企业稳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恩施地方经济又何愁不能驶上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呢?

来源:湖北新闻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郭晓勇

记者:周晓焕 李碧荣

主编:刘蕊俊 樊进

(责任编辑 唐元)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