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李权胜、韩创、崔宸龙、神爱前、万民远、袁巍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一波三折的2022年已进入尾声,充满希望的2023年正在走来。
2022年投资有哪些收获?2023年会如何演绎?哪些方向更值得关注?投资者对2023年应该有哪些期待?
图片
在12月26日中国基金报主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财富管理新格局”为主题的2022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中,中国基金报特别邀请了来自券商、私募、公募机构的优秀投研人士进行一次“创造新价值 拥抱2023”的圆桌探讨,为2023年投资寻找征战方向。
此次圆桌论坛主持人为招商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权胜,
图片
招商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权胜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
图片
大成基金董事总经理、股票投资部副总监韩创‍
图片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
图片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基金经理神爱前‍
图片
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
图片
华安合鑫董事长兼投资总监袁巍‍
这些投研人士对明年市场展望相对比较乐观,认为2023年的机会会多于2022年,可以从新能源、消费、医药、周期等多领域寻找机会,也有人士看好港股的投资机遇。
精彩观点:
韩创:我自己坚定地认为,拉长时间看,权益市场或者说权益投资是国内最好的投资品种。向后去看,要坚定方向、坚定信心,然后拥抱权益市场,就像大航海一样,航海过程中虽然确实有很多险滩风浪,但不能因为这些险滩风浪就不去大航海了。
崔宸龙:我们预计整个新能源后续发展的持续性仍然较好。包括像光伏、锂电等产业,从全球视角来看,整体渗透率或仍在个位数的水平,而未来这一轮的能源革命,是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切换成为以风光储为主的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来整个发展空间是较为确定的。
神爱前:今年的资本市场走势也给我带来了两个感触:一是要处理好短期景气度与长期价值的关系。第二是不能盲目地暴露风险。如何认知风险,对冲风险,提升所管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是我认为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万民远:随着未来疫情管控放开,医药行业的基本面会迎来修复,并且有望出现较大的增量,持续的时间及动力会远超多数人的预期。除了疫情之外,此前大家过度悲观的政策层面近期也迎来边际性好转。目前医药板块无论是股价还是估值都处于底部区间,我对明年一季度医药的基本面修复也比较乐观。
袁巍:我做这么多年投资的一个感觉是,所有的大行情都是在绝望中诞生的。一旦市场开始反转,哪里最绝望,哪里就有可能诞生最大的行情。目前时点,从下跌幅度、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综合判断,真正比较绝望的是港股市场,而A股还不够绝望。因此,相对来说,我更加认可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
以下是圆桌实录:
2022年迎来全方位考验
基金经理不断完善投资体系
李权胜:今天主要想交流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2022年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另一方面是基金经理的投资心得和心路历程。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确实不是那么令人喜悦。2019到2021年,整个A股市场回报非常高,所以2022年算是均值回归的一年。截至12月下旬,全市场保持正收益的基金占比不到3%,这也印证了均值回归的规律。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并结合实际投资中表现,想请各位基金经理分享一下,哪些现象是自己此前没有预计到的?在投资中又做了哪些调整?
韩创:2022年,整个A股市场经历了非常多的波折,对基金经理而言,称得上是全方位的考验,不仅仅是认知上的考验,也包括性格上的考验、情绪上的考验等等。
对我自己来说,这一年自己反思最多的还是如何去给一个公司定价。尽管平常大家也经常提及投资理念,最终落实到定价上,黄金有黄金的价格,废铁也有废铁的价格,一个上市公司到底该值多少钱?如何给上市公司一个合理的定价?定价是否合理,对今年投资而言,结果影响非常大,这一点我也还需要持续地学习。
崔宸龙:我本人在基金管理上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就我个人而言,今年是挑战非常大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投资方法,不断思考如何把基金业绩做得更好,让自己的投资体系更加完善。
事实上,今年年初时,不少投资者对市场期待颇高,未曾想到的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原油价格升至100美元每桶以上的价格水平,全球通胀压力加剧,叠加美联储加息,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目前情况来看,2022年A股市场表现也不尽人意。
我自己之前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选股上,对于择时还有大类资产配置,所花的精力比较少,在今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大背景下,权益市场明显承压。我在年初对这一影响并没有充分地预估,低估了美债收益率飙升对于资本市场冲击的强度及力度。
我个人仍然非常看好新能源板块,新能源行业整体基本面和业绩表现仍然较好。但是反映在股价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相反的走势。
未来,我自己需要更加全面地从全市场的角度考虑权益市场整体的风险收益比,尽可能规避掉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这是我个人面对今年股票市场的思考,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把投资事业越做越好,谢谢大家!
李权胜:相对于成熟资本市场,A股市场做主动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选股带来的α相对偏高,因此,国内基金经理更倾向于自下而上选股,从历史表现上看,自下而上选股也一度非常有效。但是今年情况比较特殊,自上而下宏观因素影响非常大,包括宸龙提到的美联储加息。过往,美元指数走强,全球股市表现都不太理想,今年也是自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表现最差的一个年份中。接下来,有请爱前做分享交流。
神爱前: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有些超预期,站在年初时点,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房地产行业会出现百分之三四十的下滑,也很难有人会想到今年社零有几个月会出现负增长。尽管我在年初对经济走势也持偏谨慎看法,但也没有预估到经济会如此疲弱。
经济处于明显下行周期也给资本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基金经理过往所建立的微观及中观选股体系,在系统性风险冲击下,也难免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也是我今年反思最多的地方。
今年的资本市场走势也给我带来了两个感触:一是要处理好短期景气度与长期价值的关系。众所周知,在平稳的经济环境下,短期景气度可以对股价起到较大的支持作用,但是,在非常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短期景气度对股价的保护性将会减弱,企业内在的长期价值对股价定价产生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第二就是风险的暴露,必须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认知盲区。不能盲目地暴露风险。比如今年国内宏观经济方面的风险,海外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通胀风险,基金经理所管产品一旦过度风险暴露,就会发现风险变得不可控,因此,如何认知风险,对冲风险,提升所管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是我认为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在这一点上,我也存在进步的空间。
万民远:今年以来,包括俄乌冲突、全球流动性收紧、国内疫情持续反复,都对资本市场带来冲击,全球资本市场表现都较为动荡。
今年年初,我对市场也没有那么悲观,从整个市场来看,过去两年中涨得比较好的景气赛道,包括医药板块里的CXO、新能源板块中的风光储,跌幅都相对较大。去年医药板块已经开始调整,没想到今年医药板块调整的幅度还是相对较大,估值跌到过去10年中的最低分位数。
这也恰恰反映出,当资本市场中大家都用同一种投资方法时,往往就是这种方法即将失效之时,这也更能看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敬畏人性的重要性。
前面几位嘉宾提到,对明年市场展望相对比较乐观,我自己也是倾向于比较乐观的判断。
袁巍:今年是我管理基金的第10个年头,也是自我感觉过去十年中最难管的一年,但从基金净值表现上看,最后的结果还可以,并非最坏的一年。
事实上,站在去年年终展望今年的时候,我们对今年出现的一些风险点都有所预判,包括赛道股估值过高、美国通胀隐患、国内疫情走势,只是最终每个风险点都超出了预期,这也是今年投资难做的原因。市场大幅波动时,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而言,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说到今年的投资感悟,我最大的感想是,构建基金组合时,不能基于过强的宏观主观判断,而是应该基于企业的内在价值。
展望明年的资本市场,我对未来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了很久,未来的真实情况或许会比目前市场所假设的场景更好一点。就像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但是,很多坏事同时发生的概率还是相对较低的。
万民远:医药行业的基本面会迎来修复
李权胜:谢谢各位基金经理的分享,大家表示今年在A股做投资比较难而且也都做了很多反思,大家都提到了需要敬畏市场,的确正如Ray Dalio所言,痛苦和反思是进步的主要源泉。做投资只有敬畏市场,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各位基金经理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先请民远谈谈医药投资。
万民远:在大多数人的投资框架里,医药行业在过去几年的疫情中是受益的,实际上,除了与防疫相关的细分板块受益之外,医药很多细分产业都是受损。
在过去三年里,中国的诊疗人次远远低于2019年,也就是疫情之前的情况,诊疗人次还不到2019年的8成水平。以呼吸道相关的疾病为例,由于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呼吸道相关的疾病因为传播下降而减少,也导致相关的就诊需求受到抑制。
随着未来疫情管控放开,医药行业的基本面会迎来修复,并且有望出现较大的增量,持续的时间及动力会远超多数人的预期。
除了疫情之外,此前大家过度悲观的政策层面近期也迎来边际性好转,过去几年,很多非医保的品种陆续纳入集采,事实上,集采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企业的盈利最终还是看产品的竞争格局,即使没有集采,竞争格局不好的产品最终也不会有很好的盈利局面,竞争格局好的品种即便有集采,影响也不会特别大。
在我看来,中国的创新药本质也是一种集采,只不过是一对一的医保谈判而已,而从中国创新药的发展上看,即使降价幅度很大,由于企业竞争格局较好,溢价能力强,毛利率和净利率依然保持得很好,放量速度也非常快,所以并不需要担心医药行业受到集采的边际冲击。
事实上,不仅政策边际好转,目前医药板块无论是股价还是估值都处于底部区间,我对明年一季度医药的基本面修复也比较乐观。
最近在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中,我也提到,目前这个时候我对医药行业抱有坚定信心。目前医药板块里面存在不少估值较低,未来两三年盈利增速预期不错的标的,大家不用太担心医药板块明年不会有表现。谢谢!
崔宸龙:看好新能源领域投资价值
李权胜:宸龙作为是美国西北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属于专家型基金经理;近2年来您一直坚定看好新能源领域,而且可以说在之前业绩的层面实现上相互成就;但从11月初开始新能源板块调整比较厉害,现在也是比较艰难的时刻,您如何看?
崔宸龙:其实今年新能源整体表现和行业基本面呈现出一定的背道而驰,无论锂电、光伏、储能等行业景气度依然是比较高。下游需求非常持续且坚挺。但反映到股价是另外一番景象。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很多板块已产生较大反弹情况下,新能源的这个大部分优质公司得股价依然是在地板上,甚至部分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我个人在当前的位置是比较乐观的,一方面,这种股价下跌是受整个宏观经济影响和市场影响,还有一些跟随性下跌,因为在美债上行过程之中,高成长公司的估值压力非常大,这种估值压力是比传统价值股的压力还要大。另一方面,经历两三年较好的上涨,不少资金的盈利已比较丰厚,所以在产生波动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从心理上更倾向于先获利了结。
市场震荡,不少投资人担心:新能源已高速增长了两三年了,后面持续性是否还在?尤其是市场表现不好,担忧情绪会逐渐成为负向的加强。
但我自己研究下来发现,整个新能源后续发展的持续性仍然较好。包括像光伏、锂电等产业,从全球视角来看,整个的渗透率或仍在个位数的水平,而未来这一轮的能源革命,是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切换成以风光储为主的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来整个发展空间是比较确定的。
近期光伏上游的硅料价格出现非常大的下跌,主要原因是伴随着过去两年的高景气高价格,新产能不断投入建设并到了投产期。以经济性为衡量的新能源的竞争力会再一次得到大幅加强。这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目前整个产业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记得2018年的时候,由于国内新能源补贴停止导致光伏产业出现断崖式下跌,对不少企业产生非常大的经营压力,这些企业从管理、生产、技术等多方面想办法提高效率,压减成本。因此,我们看到一旦市场需求逐步趋稳后,2019年光伏行业获得大发展。市场需求是存在的,只要企业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来解决行业内遇到的问题,那么后续这些行业发展会更好。
当前情况是光伏遇到了像硅料的短缺,引起的价格高涨。以电动车为代表的锂电产业链也遇到了上游碳酸锂资源的价格高涨瓶颈问题,这些其实都在倒逼整个中下游产业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我们看到各大公司都在加速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相信伴随着上游压力或者说行业不利因素的逐步的消除,整个产业发展还会是一个加强版的2019年的情况。
目前新能源整个板块都处于一个杀估值但不杀逻辑,同时并没有影响到行业发展的状况。我个人对于这个位置上的新能源是坚定看好。
韩创:看好明年周期股表现
李权胜:虽然今年A股市场非常难,但上游周期包括煤炭行业表现相对来说是今年的亮点,有请韩创给大家分享上游周期行业的看法。
韩创:其实周期在很长时间内,在整个市场相对不太受重视,因为从2008年4万亿之后,除了2017年有个相对短期的大行情,这10多年周期没有特别大的持续性行情。整体来讲,它是在市场上确实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比较好的回报,这十年是消费、科技、制造业等给大家带来比较好的投资回报。
但这两年确实出现一些变化,今年也有不少周期股表现比较突出,煤炭、油运、贵金属等。周期就是有起有伏,这两年对这类企业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阶段。从股票角度,很多周期股股价表现一般,但从公司经营角度看,这些公司可能是今年非常少数还可以赚很多钱的行业,如有色、煤炭等都过上历史性非常好的阶段。
展望明年,对于周期股的趋势市场有很多讨论,有一个比较大趋势是通胀,确实是有点难控制。因为之前行业低迷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往后国内的需求,明年肯定会比今年好,幅度可以边走边看,但趋势是没问题。
另外市场担心美国经济衰退会很严重,也可以再观察,也可能没市场预计那么严重,综合供需角度来看的话,这个领域也有可能是超预期。
除了基本面的因素之外,从定价角度看,很多公司定价并没有给到隐含太高的预期,所以其中在明年应该能筛选出一些好的投资机会。
若明年整个市场的机会比较多,可能机会分布在很多的领域、很多的行业,大家只要能够把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和行业里,比较好的机会挖掘出来,我觉得明年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神爱前:2023年或是全面修复的行情
李权胜:您如何看2023年整体走势?以及最看好的行业是?
神爱前:对明年的市场,我自己是觉得是一个全面修复的行情。但前提有三,一是今年股市跌幅较大,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二是明年宏观经济大概率复苏;三是外围扰动对明年应该是偏平静的环境,如油气价格等。
这三个条件放到一块,明年市场会出现修复的行情。若进行类比,会有点感觉像2019年,当时在2018年大跌的基础上,出现全面反弹行情。
2019年整体行情比较大、比较快,是因为2018年大跌的原因是中美贸易争端、流动性缺杠杆,影响时间较短,修复比较快、力度比较大。而2022年这一次更多是因为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恢复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节奏,所以我对明年比较乐观,但整体市场节奏会比2019年更缓一点,力度也会更缓一点。
2023年寻找投资机遇,成长股领域更多是看自身的产业趋势。市场较为关注的新能源,仍然是处在好趋势当中,但实话实说,未来几年看其发展速度应该不如前几年那么快,带来一个变化是估值会下来,今年新能源产业估值也下来了,到明年估值匹配度是较好状态,整个新能源中可寻找一些细分方向布局。
成长领域中,汽车零部件或处在一个更好趋势当中。过去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生非常明显变化,国产品牌车在崛起,今年国产品牌车占一半左右,整个国产品牌车带来最大变化就是整个供应链的本土化、国产化。中国汽车产业是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国产化带来的机会更加大,这是明确的产业趋势。
另一个投资主线是经济修复。一个经典的轮动行情,从基本面来看,早周期、中周期、后中期,都有轮动,在经济修复基础上最好找一些具有中长期成长空间和增长逻辑的一些行业,其中比较好的一个是消费。明年随着经济复苏,出现消费复苏修复是大概率事件,但也要客观去看,其修复或不是一个趋势,修复完了之后进一步的上行可能还需要一定动力,很多消费行业不一定有继续上行动力了,就需要从成长角度去筛选,如免税、医美、啤酒等或许有不错的成长性。
另一个需要重视是半导体板块。这是周期性特别强的行业,有典型的周期性,在今年整体需求下行的情况下,板块跌得比较多,明年可能就反过来,若二季度经济往上走,三季度经济呈现非常好的局面,半导体在三季度基本面就可能有非常大的表现。这一板块是在整个经济周期里比较偏后周期,但是业绩弹性、估值弹性比较好。
袁巍:相对看好港股市场投资机遇
李权胜:能否谈谈您2023年非常看好的行业极其背后逻辑?有哪些风险点?
袁巍:在每年年底做投资展望的时候,似乎每年都对来年充满希望,但真的等一整年过去后,又觉得“其实今年很难”。
我做这么多年投资的一个感觉是,所有的大行情都是在绝望中诞生的。一旦市场开始反转,哪里最绝望,哪里就有可能诞生最大的行情。比如2019年最大的行情反转是从创业板开始的,而当时创业板就经历了连续两三年的下行,跌幅非常大。
目前时点,从下跌幅度,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综合判断,真正比较绝望的是港股市场,而A股还不够绝望。因此,相对来说,我更加认可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
港股市场主要有三类资产,第一类是金融地产类,第二类是央企类,第三类是互联网类。这三类资产不仅整体上有大的政策变化,在逐渐酝酿非常好的情绪反转,而且其中不少优质公司基本面仍然强劲,商业模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更重要的是,经过调整,它们的估值也很有吸引力。
若谈及背后风险,主要有两个:
第一、市场目前的主流预期之一是明年宏观经济会复苏。那我反过来问一句:一定会吗?经济复苏是以房地产复苏为大前提的,而中国短期很难摆脱地产的影响。那么,地产销售是不是真的如市场想象那样很快放量?
第二、市场的另一预期明年美国通胀会逐渐下来、美债收益率也相应下行。这些是一定的吗?其实从整个美联储表态和美债债券市场的交易来看,市场对美国通胀的黏性最终会将美国利率推升到什么高度,其实有分歧的。如果未来继续发生分歧的话,可能带来相应风险。
这两点主流预期背后的假设可能站不住脚,我认为是最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2023年
相信常识、相信均值回归
李权胜:能否给投资者一个2023年的建议或者祝福?
袁巍:悲观的时候多想想乐观的事情。有时候可以尝试着感知一下:大家是不是太悲观了?投资上,有时候模糊的感觉可能比一些精准数据还有用。
万民远:投资相信常识,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用自己的投资风格,买在无人问津入,卖在无人鼎沸时,我买的时候大概率这个股票都没什么人看。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可来临,我们要做的就是像阿根廷马丁内斯一样,在机会到来之前多一点耐心和信心,做好准备。
神爱前: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这两年体验感普遍不太好。但股市是有明显涨跌周期交替的。目前下跌周期持续2年左右时间,已看到一些曙光的迹象,经济复苏也看到一些方向,投资者再坚持坚持,享受完整的上涨周期,就有不一样的评价和感受。
崔宸龙:感谢我的持有人。今年很难,作为专业投资者都觉得太难了,虽然有一些赎回,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想说的是,现在已看到了曙光,胜利就在前方,请大家再耐心坚持一下。
韩创:我自己坚定地认为,拉长时间看,权益市场或者说权益投资是国内最好的投资品种。向后去看,要坚定方向、坚定信心,然后拥抱权益市场,就像大航海一样,航海过程中虽然确实有很多险滩风浪,但不能因为这些险滩风浪就不去大航海了。
李权胜:要心存希望,相信常识,相信均值回归。我有一句话要分享给大家,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022年马上结束,迎来2023年,三生万物,相信2023年也是万物回春,生机勃勃的一年。
编辑:舰长

哆哆女性网集团起名比较大气的2019年出生的孩子起什么名字好业余时间学点什么烟台公司起名魔兽1.20e补丁新疆企业起名1200个好听女孩起名黑之宣告沃柑上火还是降火三通起名网免费取名网盗墓笔记第一季调解室起个别致的名字亲切的近义词女孩起名姓朱孩子取起名网中文名称起英文名让世界充满爱作文一个木起名大全缺木女孩起名字起100分好名字pinyin.sogou.com网银安全吗冒险王小游戏小孩起名字有什么软件酆都绿袍古代起名字女孩姓名起名字大全生产管理软件九转神龙诀电视柜高度脱光衣服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