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古人取名有讲究,史上那些奇怪的人名

左都一御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古人取名有讲究,史上那些奇怪的人名

恰如俄国学者伊·谢·科恩在《自我论》里所称,原始人姓名的诞生是古人自我意识萌芽的出现。没人能确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的人,但这个人一定是存在过的,从他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命名的那一刻起,有关起名的争议和学问就逐渐展开了。

古代圣王尧舜禹的名字分别是伊祁放勋、姚重华和姒文命,但这到底是其真正的名字,还是后世的附会,就如尧舜禹其人是否真的存在过一样,是一个尚存疑的问题。但从夏朝开始,古人名字的符号意义就开始被重视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最为重视名字的,应是当时的“帝王家”。

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殷商古人多为君主、贵族,在当时,平民大多是没有名字的,至于奴隶更不会有名字,最多有个诨号,便很“了不起”了。殷商贵族多用天干为名,是很多人的共识,其实对此说法还是有一定争议的。太甲、太戊、武丁、武乙等王的名字,应该不是真名,而是类似后世谥号或庙号一类的称号,但也有其在生前就使用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当时的人起名字,大概不会这么刻板单调。比如,商纣王名受,考虑到商王姓子,商纣王的名字应该是“子受”,但约定俗成的说法却是帝辛、纣王等。武王伐纣后,史书上依然罕见平民的名字。

古人取名有讲究,史上那些奇怪的人名

尧舜禹

但在周朝后,姓氏的问题就愈发凸显了,这大概跟当时兴起的祖先崇拜有关。在西周时期,人名大多都是单字名,这大概是因为当时人口较少,不存在太多重名现象,也没必要用更多的字来起名字。比如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其单字名响亮而易懂。

春秋时即使君王,也有一些不避俗物的名字。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名小白,好似今天宠物的名字。晋文公名重耳,颇有舜帝“重华”的风貌,但显然耳朵和眼瞳的“地位”不可比。至于黑臀、黑肱、痦生等国君名字,更谈不上高雅。

但古人对名字并非不重视。起码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人在论述起名的必要和注意事项了。如《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述,“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古人对名字的避讳首先是政治性的,其次才会考虑避开所谓的低俗。

先秦古人里最让人不解的人名,大概就是著名的“大阴人”嫪毐(lào ǎi)了。“毐”是品行不端之义,很难想象嫪毐是其本名,更像是结合其性格后起的诨号。或许,当时的平民对待名字并不很在意,所以游走于市井的嫪毐才可以让人忘记曾经的本名。

古人取名有讲究,史上那些奇怪的人名

有些“怪名”,今天看起来奇怪,但了解当时的语言用法后,也就可以理解了。比如,汉朝名为“食其”者不少。“食其”读音为“异基”,《汉书》上讲“食”为饮食、饭食之义,“其”为“箕”,“食其”的意思是粮食丰收。在以农为本的时代里,出现郦食其、审食其、赵食其这样的名字,也就不足为怪了。

东汉三国时期以“单名”为主,甚至几乎找不到非单字名的人。这是为何?传统观点认为与王莽托古改制有关,“令中国不得有二名”,以单字名为尊贵。这或许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纵观历史,从先秦到三国,大多数人名都是单字。笔者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因为当时人口较少、重名率低,用单字名完全可以满足起名需要。

经过数百年的中原混战,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和中原人不断融合、同化,单字名和双字名的情况都有出现,而仍以单字名为主。重名现象不是今天才有的,如果说在汉代之前重名现象还不普遍,那么从汉魏六朝开始,此问题开始得到时人的关注。由于前文所述的单字名的流行,读史时常常会遇到让人糊涂的地方。比如,王莽改制前后,活跃在史书上的3个王匡,2个王兴,3个王凤,其中有些是王莽阵营的,还有些是王莽敌对阵营的。

古人取名有讲究,史上那些奇怪的人名

翻阅史料可知,南梁元帝萧绛曾写过一本《古今同姓名录》,他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历史上有3个董仲舒,3个孔子,3个周瑜,3个王羲之,4个刘秀,9个张衡,9个张良……这还是在当时能留下名字的人,加上市井百姓难留名字的,重名者肯定更多。

到了隋唐以后,名字的避讳现象更加凸显,或许是考虑到使用的麻烦,从唐代开始的皇帝名字(尤其是出生在深宫中的太平天子)用字愈发冷僻,这点在南宋和明代皇亲国戚的取名中格外明显。出于避讳考虑,贵族不与百姓生活用字“争字”,倒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果所有的帝王都用“世民”这样的字,恐怕会干扰到日常用字,毕竟避讳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甚至连古人都会“抢占”今人的使用权。比如,李家夺定天下后,先祖李虎的“虎”字也要避讳,史书上的隋代名将韩擒虎只好“改名”为韩擒或韩擒豹。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除了重名与避讳现象,“热门字”现象在后世依然留存。五代十国时期,名字里带“彦”字者甚多,可见当时的人对这个字的偏爱。《尔雅·释训》有言“美士为彦”,“彦”字有丰富的美好内涵,但这依然不能解释五代北宋人为何偏爱“彦”字。宋代文人对内倾和自省式的文化思维更加迷恋,取名也更加雅致,且双字名开始成为主流。

古人取名有讲究,史上那些奇怪的人名

金朝、元朝时多民族混杂,出现了燕帖木儿这样的混杂名,还有石抹狗狗、完颜驴粪等颇为生猛的名字。从明代开始,传统的崇尚文雅的取名风气复归,明清两代,堪称知识分子取名花样的巅峰期,大多数名留史书者都语出有典故,取名所谓“男《楚辞》,女《诗经》”的说法大概就是那时候流行开来的。清代取名的学术文雅气一直保持到了民国。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民国人物的名字和今天很不一样,一方面,重名率较低,双字名多;另一方面,名字多有丰富寓意,且上流社会取名和老百姓很不一样。

文章来源:《文史博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
Sina.cn(京ICP0000007) 2024-06-01 14:33

哆哆女性网seo站长工具搜一搜啥是龙岗网站建设网站制作APP宝宝五行起名字大全线上教育网站建设夏邑蒋铁亮用诗起什么名字好听丹书铁契房地产中介公司起名seo 职务qq昵称和签名四个字外贸公司起名字祁起名女孩子什么是seo长尾词周易取名用的汉字梦幻西游大唐官府周公解梦大狗周克希算命测算雯雅婷poorsakura永城市自来水公司专业起名网关于养生的句子重庆百度开户商丘二本商丘东站和商丘站有什么区别博客网站怎么制作电影天堂云南虫谷免费logo设计网站有哪些烛照数计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