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谈孔子及其门人:子夏传经 曾子传道

凤凰网综合 2015/09/2511:44 显示图片

 

圣迹图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孔子三岁丧父,少时“贫且贱”。长大后,曾当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等小官,颇有实际才能。他学无常师,努力掌握三代文化,特别是周代的礼乐。三十岁左右,他开始兴办私学,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五十岁时,他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中都是鲁国的公邑,邑宰的职位并不高。孔子在此任职一年,政绩颇佳,“四方皆则之”。第二年,孔子升任鲁国的“小司空”,是掌管土木的副官。后升任“大司寇”,这是负责国家司法、刑狱和治安的最高长官,爵位为大夫。孔子以司寇之职摄行相事,即代理鲁国最高行政事务。齐鲁夹谷之会,孔子以智谋使鲁国取得外交与军事胜利。不久因政局动荡、齐人离间,孔子不得已率弟子离开鲁国,奔走于卫、宋、陈、蔡、齐、楚等国,渡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执政者所采纳,凄凄惶惶,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在陈蔡竟陷于绝粮的窘境。但他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持守道义,席不暇暖,不畏辛劳,乐以忘忧,在困厄中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重返鲁国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他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专力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删修六经。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儒林列传》)。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对《诗》、《书》的内容加以取舍和编排,又对《礼》、《乐》作加工整理使之重新恢复。

孔子晚年喜读《周易》,乃至“韦编三绝”,并亲自为《周易》作《传》,后人称之为《易传》。

他又依据鲁国史官所记的《鲁春秋》改写成《春秋》,以褒贬是非善恶,史称“春秋笔法”。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地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要了解孔子,《论语》是重要的资料,该书搜集了孔子与门人及当时人的一些对话,平易亲切,耐人寻味,反复诵读,加上自己的生命体验,甚有裨益。

要研究孔子,光靠《论语》、《左传》、《史记》是不够的,《孔子家语》、大小戴《礼记》及汉代人编撰的一些书、出土简帛文献中都保留了不少七十子后学传述孔子思想的资料,应予以充分关注。孔子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卓越的教育家,中国文化的伟大代表者。他提出的仁学理论集三代思想之大成,开儒家思想之先河。他用极大的精力从事文化古籍的整理工作,对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郭店楚简

过去讲先秦儒学,只是孔子—孟子—荀子,这太简单化了。我们最近读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都可以深化关于先秦儒学史的认识。

有这样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是六经。六经是先秦儒学之根。六经以下才是孔子,孔子以下,是我们注意的第二个重点,即七十子。七十子的材料可以从文献中勾稽,也有出土文献的支撑,比如定县出土的《儒家者言》与《说苑》、《孔子家语》的内容有关,涉及到七十子。七十子以下,各家派发展,最后才有孟、荀两大宗。孟子从心性学说的路子由内圣撑开到外王,荀子从社会学或制度化礼学的路子全面撑开了儒学。

六经的材料,最近出土简帛有不少,如帛书简书的《周易》、《诗经》(逸诗与孔子论诗)、《尚书》的材料等等。解释六经的材料,与七十子有关。简帛资料中有一些是解经的传、解、说等。儒家多派,绝不只有八派。

关于七十子,李零先生在《读书》2002年第4期发表了《重见七十子》一文。过去李启谦先生有《孔门弟子研究》,有孔子、孔子弟子资料汇编等。《论语》、《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仍然是基本材料。李学勤先生《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等几部近著都说到七十子问题。李耀仙先生《先秦儒学新论》也说到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参读这四位李先生的论著,我在本讲借鉴了他们的论著。

《论语·先进》说到孔门四科十哲:“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颜回(子渊)、闵损、冉耕、冉雍;宰予(子我)、端木赐;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卜商。四科十哲,我们都很熟悉。

这里没有提到有子、曾子、子张,这三位重要的弟子当时年轻,未及赶上孔子困厄于陈蔡之际。子游、子夏虽列在这个行列,从年龄上看,也不可能在周游列国之前,进入孔门。

颜渊、冉伯牛、宰予、子路等,先孔子而死,闵子骞不求闻达,不可能创立学派。关于颜渊、子夏、曾子、子思等,请见拙著《诸子学志》。

孔门早期弟子,年龄一般比孔子小三十岁以内,子贡是例外,小三十一岁。这一批弟子中最有可能创立学派的有仲弓(小孔子二十九岁)、商瞿、漆雕开三人;孔门晚期弟子,一般小孔子四十岁以上,有曾子、有子、子夏、子游、子张等人。除有子外,这四位是四大领袖。“子夏、子游、子张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孟子·滕文公上》)遭到曾子强烈反对,拥立有子的事没有成功。但《论语》只对有若、曾参称子,可见有子的影响很大,门生也多。公孙丑说:“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孟子·公孙丑上》)这是指子夏、子游、子张各有孔子的一部分长处,而冉牛、闵子、颜渊则具有圣人之全体德行的苗头。

 

近年上海博物馆公布的购藏之楚竹书,有很多《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中的人物,如颜回、仲弓、子路、子贡、子游、子夏、曾子、子羔、子思等人,有的甚至就是以他们的名字题篇。

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都有与今大小戴《礼记》相同的篇章,如《武王践祚》、《内礼》,见于大戴礼,前者据大戴礼题篇,后者有自己的题篇,内容却相当于《大戴礼》中的《曾子立孝》。上博简还有《孔子闲居》和《缁衣》,见于小戴《礼记》,据礼记题篇。郭店楚简也有《缁衣》。

仲弓,这个名称与季路相似,仲、季是排行。子路姓仲名由字路行季,故称季路,后人尊为子路。仲弓,姓冉名雍字弓行仲,故称为仲弓,后人尊为子弓。仲弓长于西周礼制,“雍也可使南面”。孔子“为国以礼”。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仲弓长于此道,孔子引春秋时人的话为喻。荀子之学是礼学,所以荀子把孔子与子弓连举并尊。

荀子所尊的子弓是不是馯臂子弓(《仲尼弟子列传》作子弘)?

馯臂子弓是商瞿的弟子,《汉书·儒林传》记为再传弟子,《易》学传人。荀子尚礼,于六艺主张“隆礼乐而杀诗书”(《荀子·儒效》),更主“学至乎礼而止”(《荀子·劝学》),可能子弓是礼学大师,荀子这里指的可能是德行科的能继承孔子之道传于后世的大儒(李耀仙主此说)。

但很多学者认为荀子之师的子弓不可能是冉雍或子张,《荀子》的易学来自传《易》的馯臂子弓。《荀子》之《非相》引易经,《大略》引《易传》,《天论》本于《系辞》加以发挥。馯臂子弓是楚人。关于子弓(冉雍)的材料,我们还要再发掘。

商瞿(子木),鲁人,少孔子二十九岁。《弟子传》:“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孔子五十岁左右学《易》,并把《易》所言“性与天道”传授给门人。商瞿是孔门“可与言《易》”的门人,早期弟子,可能属文学科。他传《易》学,代有传人,至汉不绝。《易传》可能是商瞿氏之儒一派。他未随孔子出游,早期都未随。

漆雕开,即漆雕启,名凭,字子修,鲁人或蔡人,少孔子二十一岁(一说十一岁)。《公冶长》篇记了一句:“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悦。”《韩非子·显学》儒家八派中有漆雕氏之儒。他重儒行,强调“强”的一面,但不会是《显学》篇所说的如北宫黝那样的武夫。《显学》以“不色挠、不目逃”说“漆雕之议”,这恰是《孟子·公孙丑上》说“北宫黝之养勇”的话。他有著作传世,《汉志》有“《漆雕子》十三篇”。

 

 

曾子是孔门晚期弟子中的翘楚,在儒家孔门最早的分化中,不以有若似圣人。他有省察工夫,应属于德行一类。曾氏之儒应是儒家很大一个派别。

曾子下开数个向度与学脉,他继承孔子的孝道思想,我们在定县八角廊竹简《儒家者言》看到类似孝经中的话,如:“肤受诸父母曾子”,“何谓身体发肤弗敢毁伤乐正子”,“毁伤父不子也,士不友也”,“尊荣无忧,子道如此可谓孝”……这是讲孝道、孝经的一派。还有讲省察工夫和忠恕之道的《大学》一派;还有由曾子开出的子思—孟子学一派,还有乐正子,乐正子春。子思氏之儒、乐正氏之儒都与他有关。

子夏。六经多子夏所传。后儒以子夏为传经之儒,汉儒宗子夏;以曾子为传道之儒,宋儒宗曾子。他是晚期弟子,少孔子四十四岁,以文学见长。孔子曾勉励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又与夫子言诗,夫子许之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后汉书·徐防传》:“《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史记索隐》:“子夏文学著于四科:序《诗》传《易》,又孔子以《春秋》属商,又传《礼》,著在《礼志》。”在传道方面,与曾子分庭抗礼,但的确是十分重要的人物。

孔子有多个面相,子夏也有多个面相。孔子死后,“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史记·儒林列传》)。有很多长于言语、政事和文学者真正得志,参与列国社会政治改革。“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同上)。

子夏对三晋地区的制度性建构、法术传统有影响,如荀子及其弟子韩非、李斯。战国晚期,流行刑名法术和阴阳五行,儒家与这类学者对话,主要是制度派而不是道德派。子夏不在儒家八派之中,可见八派之说有问题。

 

言偃,字子游,晚期弟子,少孔子四十五(一说三十五)岁,以有若似圣人,是他提出拥立有子,参加孔门第一次分派的争论,后自立一派。他为武城宰,有弦歌之声(《论语·雍也》),通晓曲礼。《礼记·檀弓》上有他关于舞乐的记载:“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猶,猶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我们在楚简《性自命出》中也读到同样的材料。《礼运》是他的门人所记。据《礼记·礼运》,子游独闻夫子的大同思想。后有颜氏之儒,李零说也可能是言游学派。郭店楚简出,对子游的重视日增。

颛孙师,字子张,陈人(鲁人),少孔子四十八岁,是孔子晚年最年轻的弟子,尚仪表,很帅,很酷(同学有“堂堂乎张也”的评价),言行有些过头,“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他是气度恢弘之人,性情未免浮夸,子夏性情笃实,气度未免狭小。子张与曾子之母同时死,见《檀弓》,亦早逝。

荀子《非十二子》抨击子张、子夏、子游,说三派之贱儒,但未抨击曾子。《论语》今本所记孔子弟子发表己意之言,曾子凡十三见,子夏凡十二见,子张凡二见,子游凡四见。此四人在同门中年龄最小,为后期弟子的佼佼者。

前期弟子,颜子言仅一见,赞孔子,子贡言凡七见,赞孔五,己见二。

《显学》篇所说的颜氏之儒、子思氏之儒、孟氏之儒、孙氏之儒、仲良氏之儒、乐正氏之儒。颜氏之儒不可能为颜氏所创。有说“颜”、“言”无别,可能指言偃子游。子思之学行与曾子可以媲美,其体认仲尼之道与曾子略有出入。从曾氏之儒分出,自立门户。郭店简有《鲁穆公问子思》的专篇,可见其为人为学。《中庸》思想渊源主要出于曾子,其中性与天道等思想,与《易传·系辞》有关。乐正氏为乐正子春,亦曾门俊彦,体道有殊,自成一派。据《檀弓》,曾子临终前,乐正子春坐在其床下,曾子的儿子曾元、曾申坐在曾子脚边。

仲良氏之儒,是仲梁子的学派,他也可能是曾子的学生。一说是陈良,《滕文公上》说他是“楚产”,“北学于中国”之前就“悦周公仲尼之道”,可能受到澹台灭明的影响。澹台灭明居楚,据说有弟子三百人,陈良是其中佼佼者。

宓不齐,字子贱,鲁人,曾为单父宰,《汉志》有《宓子》。

 

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公开宣称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基本上是受曾子、曾氏之儒的影响。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系是儒学重要的一个发展走向,但不是全部。

孙氏(荀子)之儒。荀子在赵时,初识儒学,后游学于齐,经过长时间探索,才从子弓的路子深入孔子堂奥。他对思孟学派提出挑战,与曾氏之儒主省察的工夫取径不同,对子夏、子游、子张之儒无一好评,派性很强。

孔子前期弟子立派是共时性的,后期弟子立派是历时性的。七十子后学中,有大同小异者,有小同大异者,有并行不悖者,有水火不容者。小同大异,莫如子弓氏之儒与曾氏之儒,其后又衍为孟荀的分别。争论最激烈的是拥有派与反有派之争。指责最严厉的,莫如孙氏之儒之对思孟之儒。这是《显学》篇没有认识到的。

七十子弟子公孙尼子。《公孙尼子》一书已散佚,只有《乐记》尚有一部分保存在《礼记》之中。《乐记》有一大段文字类似《系辞》,可能来自《系辞》。《乐记》的文字颇为战国晚期以至汉初著作援用,如《荀子》、《吕氏春秋》等。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乐记》抄《荀子·乐论》。《春秋繁露》引公孙尼子养气之论,以“中和”为中心观念,这一观念又见于《易传》和子思的《中庸》,说明公孙尼子同子思一派接近,也反映时代相若。可能《易传》的形成早于子思、公孙尼子,相当于七十子之世,与孔子相近。

《史记》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孔子与《周易》关系密切,《易传》或出其手,或为门弟子所记,成书约与《论语》同时(李学勤)。《中庸》、《荀子》都引《易传》,不是晚出之书。当然当时《易传》的面貌,不一定与今传本完全相同。

前面已说荀子与《易》有关。荀子学易源于馯臂子弓,楚人,久居楚,其学又传于楚人陆贾、穆生等,战国秦汉之际楚地的《易》学与他有关。帛书《易传》中的易学家有昭力、缪(即穆,兰陵人)和,都是楚人。帛书易是楚地《易》学的一个流派。

 

上博楚简

以上提到上博楚竹书《孔子閒居》,结果上博发表时在第二册定名为《民之父母》。整理者濮茅左先生说,此篇内容见于今本《礼记·孔子閒居》及《孔子家语·论礼》。《家语》之《论礼》则包含了《礼记》中《仲尼燕居》与《孔子閒居》的内容。

《民之父母》是子夏与孔子的问答,子夏请教孔子,《诗经·大雅·泂酌》的“豈俤君子,民之父母”,如何才能成为“民之父母”?本篇可见夫子与子夏的关系及夫子的仁政思想。夫子回答;“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至‘五至’以行‘三亡(无)’以皇(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亦谓民之父母矣”。什么叫“五至”?“志之所至者,诗亦至焉;诗之所至者,礼亦至焉;礼之所至者,乐亦至焉;乐之所至者,哀亦至焉;哀乐相生。君子以正,此之谓‘五至’。”什么叫“三无”?孔子又答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君子以此皇(横)于天下,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见(视)之,不可得而见(视)也,而得气塞于四海矣,此之谓‘三无’。”

此篇记载孔子激赏子夏:“善哉!商也,将可教诗矣。”我们读《论语》可知,孔子称美子夏的“礼后乎”的问题意识,在“绘事后素”章,讲可以与子夏言诗矣。由“言诗”而“教诗”,可见子夏的长进。以下,此篇反复讨论“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上博楚竹书第二册另有《子羔》篇,李零先生认为此与第一册的《孔子诗论》、第二册的《鲁邦大旱》为一篇。《子羔》记述了孔子回答子羔所问尧、舜和禹、契、后稷之事,二帝三王的远古帝王系统。

上博二册《从政》甲乙篇,强调从政者要重视“五德”(宽、恭、惠、仁、敬),“不宽则无以容百姓,不恭则无以除辱,不惠则无以聚民,不仁则无以行政,不敬则事无成。”涉及政教法治,恭逊忠敬之道。此篇可与《论语》、《礼记》相会通,又可以与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相比较。

《为吏之道》也是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篇章,类似的文章在王家台秦简中也有一篇。

上博楚简第三册《仲弓》篇很有意思,记载了孔子与仲弓(冉雍)的对话。上博资料大大丰富了孔子与孔门弟子的思想内容。此篇记载冉雍为季桓子的家宰,请教孔子一些问题。孔子答曰“夫祭,至敬之……本也,所以立生也,不可不慎也。夫丧下至爱之卒也,所以成死也,不可不慎也;夫行,循华效……”在回答“为政何先”的提问时,孔子说:“昔三代之明王,有四海之内,犹徕……老老慈幼,先有司,举贤者,赦过举罪,政之始也。”此篇可与《论语》中《子路》、《颜渊》等篇记载的孔子与冉雍的对话相比照,更为丰富。如“老老慈幼”,不见于《论语》。 (作者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原载:郭齐勇著《中国儒学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哆哆女性网姓袁 起名h5网站页面制作工具排八字排盘算命免费免费设计教程网站转租费生僻字起名好听的安全手册读后感网站优化排名首页欢 诗词丁柳元演的所有电视剧建筑工程设计网站设计小说seo优化七夕生的男孩起什么名字好起名讲究什么好八个字微信个性签名t恤在线设计网站广州网站建设网络新华保险吉祥至尊常州网站建设费用翔字起名网站自定义设计周易取名网生辰八字取名潍坊一品网站制作推广微信如何发起活动报名软件公司网站设计温州外贸网站建设公司太仓网站建设公司姓金的女人宝宝起名平面广告设计自学网站巴霍巴利观后感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