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电话、大哥大、BP机……这些“古董”您还记得吗?
芝麻匠通讯社

2019-06-28 16:37


对赵本山小品熟悉的人,应该能记得这样一句台词:“Hello啊,饭已OK了,下来密西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通讯业还不发达的时候,这应该是人们理想中生活的样子,当时还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时代变迁,今年两会期间提出,我国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让不少人感叹,以后打电话更便宜了。

新一代的年轻人或许还不能理解这种心情,毕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各种通讯工具层出不穷,微信、视频更是不在话下。但对于那些从通讯不便利年代过来的人,电话,永远是其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大点儿声,我听不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市民想往外地打电话,都得跑到西单的北京电报大楼或大一点的邮电局,路途远不说,线路还非常繁忙,经常堵塞。

1988年的东单电话局/北京日报资料图

有一些生意人经常要和外地厂商联系订货,都只能依仗邮电局里那部天天排着长队的长途电话。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听一个朋友说,1989年,他要和广州的厂商订货,到邮电局辛苦排了一天队,人家下班了还没挨上号,第二天又起大早去排,结果好不容易挨上号了对方却始终占线。等第三天终于接通了,人家却说货已经被订光了。

当时的电话线路用的都是铜线,通话距离长了就会听不清楚,别说是省外了,有人给郊区亲戚打个电话,急得都能钻到桌子底下大声喊。

因此,邮电局里经常是人声嘈杂。年过六旬的赵先生至今都记得,他1984年到北京出差时在北京站邮电局给家人打电话时的场景:营业厅里挤满了人,可是北京打往山西的线路只有1条,打了一个半小时也打不通。通话质量很差,打长途电话像吵架,喊破了喉咙,连房间外面的人都被吵得受不了。营业厅里里外外,为打电话吵架甚至打架的事常有。话务员耳朵上戴着大耳机,脖子上挂着俗称“牛角”的话筒,一天下来也很辛苦。

当时,正在《北京日报》担任美术编辑的著名漫画家李滨声,还绘制了一幅名为《愚公新课》的讽刺漫画,反映的就是北京46局电话打不通的现实。

 

李滨声创作的漫画《愚公新课》/北京晚报图

市民反映的问题,电信局也都清楚,内部还总结了个说法叫“四害”:错号、串话、掉线、杂音。

据说当时有位老太太给在日本的儿子打国际长途,等半天好不容易接通了,却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急得这边“喂”了半天,一句正经话也没说成,可挂了电话一看话费单,老太太急了:460元!这在当年绝对是天价了。

“302!江路电话!”

“302!江路电话!”这是严歌苓小说《继母》开篇的一句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公用电话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胡同口、小区院子里的一部电话负责着一片街坊。大爷接到电话,就在专用的小本上记下门牌号、找谁、回电号码,然后去通知街坊。距离近的,干脆就喊一嗓子,通知对方下来接电话。一个电话5分钱,虽说不便宜,但确实方便了不少。

 当时的感觉就是,一条胡同像一个大家庭。

 

 

影视剧中的小卖部公用电话

 

拨盘电话

 与此同时,1982年中国的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也出现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共22个投币式公用电话亭。这种电话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即使在路上遇到急事,也能在短时间内和别人取得联系。不方便的是必须用硬币才行。

北京街头废弃的投币电话/北晚新视觉供图

 

排队打公共电话/北京晚报图

 

1988年,更为方便的磁卡电话在北京露面,此后人们只要带着一张磁卡就能在街上打电话。

90年代初期北京街头的插卡公共电话/北晚新视觉供图

到了1994年,北京市共有磁卡电话330部,虽然安装的场所有限,但受到不少人欢迎,当时电信管理部门发行的电话磁卡就达到了270万张。

“有事打我家里电话!”

七八十年代,家庭固定电话开始崭露头角,但数量很少,绝大部分是领导干部家因工作需要由单位出资安装的。据当时电信局副局长尹世泰回忆:早期要想装电话得看级别,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申请在家里装电话。可是那时候线路太少,北京那么多领导都只能排队等着,托关系找人批条的事情太常见了。

拖上几个月到半年是常有的事儿,有个别用户三五年都没装上电话的事情也发生过。一个电话安装员的回忆记录,其中讲到:1985年以前,普通居民家根本装不起电话,一方面电话线路“推进”缓慢,一方面装机费也太过昂贵。为了早点装上电话,很多单位对装机工实行车接车送,完了还要送几盒烟表示“感谢”。邮电局为此曾规定严禁“吃拿卡要”,违者开除。

 所以说,当时装一部电话真是不容易呀。

除此之外,那时候的电话安装费也是相当贵。九十年代初,装一部家庭电话都得花费三千多块钱,当时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一百来块。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听一个朋友说,她家1994年安装的第一台电话,共花费了3038元,包括2800元的初装费和238元的电话机费。

 按照这个标准,不禁联想起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网友说自己家在1986年就装上了电话,那得是多大的“土豪”啊。

 这装上电话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所有亲朋好友———“有事打我家里电话”,还有人会在名片上印“宅电”,出去递名片的时候“倍儿有面儿”!

 当时的街坊邻居关系也好,谁家装了电话,一般都会借别家使用。尹世泰就曾说:“我刚当上副局长不久,单位宿舍楼里只有我和党委书记两家装了电话。这下可好,我们两家几乎成了楼里的传达室。”

 

“有事儿您呼我!”

“有事儿您呼我!”1986年,北京开通了第一家寻呼台126台。90年代以后,腰挎BP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BP机一响,人们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公用电话亭。不少人至今还记得北京寻呼台当年那个名句:声声百斯特,遥遥两心知。

北京日报资料图

BP机也叫寻呼机,刚开始只能显示号码,发展到后来,还能显示信息。一台寻呼机不会太贵,通常卖几百元,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今天人们都迷恋“苹果”,那个年代有台摩托罗拉就是非常有面儿的事了,想必有人还记得那句广告语:摩托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

 

1992年北京的寻呼机商店/北晚新视觉供图

当时《北京日报》上还刊登了一首打油诗,充分展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信息时代的向往:

 

对讲机、大哥大,

BP机、加电话,

随时随地可通话。

谈生意、传佳话,

重时间、效益大,

信息时代需要它。

 

吴兴宏诗并画

“手持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了一款像砖头一样大小的手机,学名叫800兆移动电话,民间称其为“大哥大”。这东西个头不小,也有分量,厚厚的外壳包裹着零件,最上方有一块小屏幕,下面是普普通通的数字键,还带一根天线。

 

它的出现,让人们随时随地接打电话成为了现实。当时还有句广告词叫做:“手持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1992年《北京日报》上的大哥大广告

 大哥大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的,一般拿它的都是大老板或者是当年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中国股民。

九十年代人们的月收入从百元到一千不等,一台大哥大都要上万元,在黑市甚至高达5万元,通话费也十分昂贵。

手持大哥大的人/北晚新视觉供图

 

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曾回忆:那个年代大哥大很少,只有港片里边的那些大佬才有。我当时刚创业,账面上资金少得可怜。有一天,我向我媳妇借五千块钱,加上账面上的一万三千多,买了一个一万八千八的大哥大。

用大哥大打电话/北晚新视觉供图

 当时,谁要在马路边上拿大哥大大声喊话,必然会引来羡慕的眼光;拥有者一到公共场所,一坐下来,必然是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也不做,先把这大家伙放在桌上,胜过千言万语,绝对的显摆!

不过,真正用过它的人就知道,这东西携带不便,信号不好,还有辐射,打电话时间长了都烫耳朵。1993年,《北京日报》还刊登了一篇文章,讨论“大哥大会不会夺命?”

 

 

1997年底,北京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仅有6部手机。在此之后,大哥大价格不断下降,也越来越普及。再往后,通讯业的发展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从小灵通到黑白屏手机,再到彩屏手机、智能手机。一眨眼,今天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

 

地铁上低头看手机的人们/京报网图

我们有了越来越薄的手机,有了微信、语音、视频,即便身在异国他乡,也能随时随地跟亲朋好友“见面”、“聊天”,以前抓紧时间和家人嘘寒问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与此同时,好像又少了点什么,邻里之间的热闹气氛少了,人与人之间真正见面说话的机会少了,对信息的期盼劲儿少了……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高科技、新设备,只是希望甭管到了什么时候,人们之间的真情还能一如当初。

 

 



哆哆女性网给姓程女孩起名ff10攻略免费起名八字打分免费店铺起名大全打分测试花样年华集团盾之勇者成名录在线观看起英文名字属虎起名化妆品公司起名马氏名称男孩起名大全世界网址宋朝之寡妇好嫁毛的起名网上起名字吗准徐姓男生宝宝起名水果店加盟神之一手2鬼手飞出个未来大电影虎字起名困难补助申请医院软件月姬格斗谢咏导师起名网站女孩起名字怎么起2018年公司起名四大天王都有谁起名周林我妈是剑仙数码宝贝dw5.0宝宝起名大全下载安装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不负春光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春分繁花正当时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火箭最近9战8胜1负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英国王室又一合照被质疑P图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

哆哆女性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