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丨秋分:秋意浓,天渐凉,愿珍重

来源:大地仁咨询       公司动态     |      2020-09-22 08:57:19
9月22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是一年之中最“平衡”的时候,全球昼夜等长。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分到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
秋分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丨秋分以后,下雨不会再打雷,再也不用担心夜晚会被惊雷吓醒。

二候蛰虫坯户丨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之中,以防寒气入侵。

三候水始涸丨秋季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变得干涸。


秋分习俗
秋分时节有很多习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竖鸡蛋、放风筝、品秋蟹等。

秋祭月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吃秋菜在我国岭南地区,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一种野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秋分那天,有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说唱的人,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顺应农时的话,祝福收成好。

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人们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竖鸡蛋“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

放风筝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各式各样的风筝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人们不仅放风筝,还要相互比赛看谁放得高。

品秋蟹“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分时节,最宜品蟹。此时蟹肉肥嫩,味美色香。但螃蟹性寒,食用注意适量。

秋分养生
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在养生方面,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胃部保暖,防止寒凉丨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早睡早起,起居有常丨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宜早睡早起。早起有助于舒畅肺气,保持一天好活力。


饮食温润,宜食辛酸丨不同于白露时节的“温燥”,秋分的“燥”是凉燥,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另外,藕、梨、柑橘、山楂、百合等都是除燥养阴的佳品。

适量运动,轻松平缓丨秋季养生,宜以“收”为主。此时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保持身心愉悦。也可选择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调养情绪,放松心情丨秋季随着阳光减少,万物凋敝,人们悲愁情绪上升,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秋分之时,“精神调养”非常重要。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神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秋分,也是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礼赞丰收的节日。

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今年的秋分,也正好是中国第三个农民丰收节。

 
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品尝丰收的喜悦,收获前行的力量,不负好时光!

秋意浓,天渐凉,愿珍重。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都能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