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何以为家》从开始到结束,每一秒都是人性的暴击

影片《何以为家》从开始到结束,每一秒都是人性的暴击
2020年07月29日 09:08 旭东化学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电影《何以为家》很真实很压抑 ,比《嘉年华》《狗十三》更直接,后两部作品起码孩子是在正确的大环境下成长,而《何以为家》中孩子连基本的保障都没有,国家混乱不堪,没人会在乎一个小孩的生死,导演最后刻意煽情让我有些不喜欢,但整体格局还是很深刻,镜头中总是充斥着刺眼阳光,和阴暗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看电影的时候就一直觉得主人公的生活太悲惨了,压抑到我一直安慰自己,是演员在演绎而已,还好还好,只是电影。

直到电影末尾才知道,原来主人公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难民,电影是根据他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太悲伤了。幸运的是最后他们一家去了挪威,有了正常生活,环境给人绝望感,赞恩的每一次用来反抗的小行动,都在体现属于他的人的生活意志,而不只是有生命体征的无身份的人。我们总得想办法在无光、令人窒息的生活里寻找到新鲜自然的空气。真希望,现在的世界,最起码,人都能有基本的生活的条件。

看过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么,两部影片都是在讲未成年人用尽自己知晓的一切办法而活下去。何以为家,增加了战争社会宗教的因素,并借助孩子的嘴最后表达抗争。可无人知晓,却是和平富足社会下的成年人集体失语,未成年人没有抗争,只能想尽办法活着。所以,何以为家的情感更澎湃,而无人知晓却让人心酸到无以为继。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在等赞恩流泪,但他一直没有。

好几次我觉得该哭了,该崩溃了吧,受不了了,别忍了,赞恩哭出来吧,可是赞恩一直很沉静。直到有一幕他坐在车上,我以为还会是像之前一样板着脸面无表情,可是他就流出泪来了。好了,我终于能跟着哭了,大家都说它压抑,是怎样的压抑,是那种你忍不住想替他大哭大喊的压抑。最后终于看到小男孩笑了,电影真的很压抑,想想这也许还有几分美化的成分在里面,就觉得人生在某些时刻某些情况下真是令人绝望。

这种绝望像一种可触碰有重量的流体物质,将人裹得密不透风。给我类似感觉的可能还有《人间失格》《涂自强》《活着》之类。它们相似又不同,放大的苦难和个人的无法作为。有些人终于突破重围等待新生,有些人腐烂在跌倒爬起循环往复的路上。悲剧感来自于他们的不放弃呀,生在泥沼里却向往灿烂的阳光。前段时间也看了一部关注孩子和父母关系的电影,着眼点都是放在孩子身上。

他们不再单纯呈现天真可爱,或者某一种可被装饰摆布的形象,他们有自己的烦恼,亲子关系的处理也不再只是父母考虑的问题。在电影里这些亲子矛盾可能会有圆满地解决,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几率都是无解的。他们为什么不想想,如果自己都没过明白,世界上何必再多个受苦的人呢。影片结束,窒息感始终笼罩着我,从没有一部电影从头到尾令我感到这样难受,压抑到歇斯底里的痛苦与绝望。

影片开始到结束,每一秒,都是人性的暴击。导演一直在克制的煽情力度,可音乐悲悯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整个画卷慢慢铺展开的时候,心悬在空中,下不来,眼泪却肆意流淌。结尾时,赞恩起诉父母理由的台词,我呆滞了,盯着看字幕震撼又无力。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本片大部分剧情,都是他的亲身经历,看到这,心像被揉碎了。演赞恩的男孩就是本色出演,电影的大部分情节是他都亲生经历,他是不幸的,他也是幸运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每个看影片流泪的女孩都能获得爱。

  • 郭敬明《晴雅集》被骂是PPT,赵又廷邓伦接演烂片名声不保?

  • 什么情况?的Doggie和他老板在微博吵起来了,还上了热搜

  • 明星的跨年夜有多忙?辗转跨年晚会,"寿星"冯提莫成"劳模"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