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的姚振华

宝能的姚振华
2019年06月29日 19:40 经理人杂志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2014年5月,姚振华以48.3亿元摘得宝安中心区地块,刷新当时的深圳最高土地单价纪录,一举而为业界知。宝能宣称,“五年时间,投资1200亿元,开发建设40个创新型购物中心,全部统一自持经营”。几乎同时,姚振华构筑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母子公司结构,旗下上百家企业相互持股,隐现交织,开始在资本市场秘密布局。2014年,姚氏兄弟在A股市场上控股宝诚股份,并成为深振业的第二大股东,宝能系隐然成形。

6月股灾爆发,胆大心细的姚振华逆势入局,先后举牌合肥百货、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和万科,前海人寿在公告里解释说,“应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买入蓝筹股”。

7月10日,万科公告,前海人寿买入5.53亿股万科A股,达到5%的举牌线。在哀鸿遍野的此时,姚振华被看成是一个勇敢的“白马骑士”,王石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欣慰地写道,“深圳企业,彼此知根知底”。

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则突然峰回路转。姚振华动用百亿级资金偏执性地不断增持万科股票,先后四次举牌,到12月7日,宝能持有的万科股份提升至20.08%,逼近第一大股东的地位。顿时,托底护盘成了恶意收购,“白马骑士”成了“门口的野蛮人”。

万科之所以成为被公开狙击的对象,是因为它实在是一个千里挑一的资本猎物。自创办三十余年来,万科的股权一直非常分散,1993年到1997年之间,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始终没有超过9%,前10名股东持股比例总共为24%,是一个典型的大众持股公司。2000年,华润集团以15.08%的股权份额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除了股权极其分散,另外一个让人见猎心喜的情况是,万科的股价也是十年不涨,价值长期被低估。在资本狙击者看来,万科就好像是一座堆满了金银财宝,却几乎没有防御能力的城堡。万科是中国的一家超级明星企业,可是买了它的股票的散户朋友们却是粒米无收。所以,宝能对万科股票的公开收购,受到了股民们的热烈欢呼。

这一态势生动地证明,即便是自诩治理结构最为先进的上市公司,仍然在资本设计上处在“上半场”的原始状态,无法适应金融商业主义时代的到来。王石对此的警惕性不足,7月13日,他在上海参加一个金融论坛,主题为转型和工匠精神,他说自己从来不担心公司股价,万科账上有500亿元现金,只要股价跌破13.7元,随时可以启动股票回购计划。他没有想到,真的会有人动用300亿到400亿资金来公开掳掠。而整个企业界,对宝能式的攻击也非常陌生,潘石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很疑惑,“王石跟万科为什么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也很纳闷”。

  • 董事长下跪后,百亿房企石榴集团凌晨发声明,股东“内讧”仍在继续

  • 华熙生物与前女高管正面开撕

  • 水滴公司一季度大幅增长,“瘦身”盈利非长远之计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