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原油期货及其走势和策略(下)

刘建:原油期货及其走势和策略(下)
2017年09月20日 15:56 领金智库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凯丰投资的刘健。

我今天主要讲几个部分:第一,分析原油价格的一些特征,并简单讲讲我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第二,对下半年价格走势做一个展望。第三,原油期货上市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机会,我们将从我们自己作为期货私募的角度去看有没有什么可交易的机会,其实简言之就是看交易所的这个合约是否有空子可钻,但至少目前来看是有这个空子。交易所以后会不会自己再去修改合约,以及正式上市之后会不会还有这个机会,目前还不好说,但我们还是希望在上市初期有一些比较好的套利机会。

一、油价的分析特征

详细内容见新浪财经头条号“领金智库”2017年9月19日发布文章《刘建:原油期货及其走势和策略(上)》。

二、下半年油价走势展望

下面讲一点关于下半年原油价格走势的展望,这其实用一张图就够了。

图14是煤炭库存跟价格对比,图15是原油价格和库存对比。

图14

 图15

从图14可知,煤炭在2011年开始跌,一直跌到2014年,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煤炭是增库存的,当时产能没有去,同时需求在往下降,这就带来整个库存一直在累积。2014年之后,出现了主动性的去产能跟去库存,所以当时价格跟库存一起跌,在2015年年末时候煤炭库存基本见底,2016年价格见底,开始反弹。在价格见底之前,如果库存见底会带来什么效果?即带来补库存的效果,也就是价格上涨的时候会带来一波库存增长,并引发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因为补库存本身也是需求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正循环”。但是,现在大家喜欢说反身性,索罗斯阐述的反身性就是价格带动需求增长,而需求进一步做实价格上涨,进而导致出现联动式上涨——补库存带来价格上涨。

但是,对于原油来说,从图15可知,它只经过了一轮下跌,而这轮下跌实际上没有伴随出现去库存、去产能,因为原油跟其他商品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逻辑性差别,即它更多是一个长期需求增长的概念,它虽然增速放缓,但是增长还是有增量的,这跟其他不一样。比如动力煤,在2015年年末的时候,高盛曾写过一篇报告认为,动力煤是永不反弹,因为其需求长期往下降,即便这是由去库存、去产能导致,供需失衡情况也是阶段性的,如果后面需求再降还是会达到过剩的状态,所以它是一个螺旋式的通缩。但原油不一样,原油的需求还很好。

如果需求有增量,即便是过剩也可以通过需求增长去抵消这部分,所以它不需要主动去产能。原油这两年一直都在被动去产能,相当于为维持资本支出的缺点而带来整个产能的衰减率提升,但是它没有主动的关油井。尽管国内可能有一些相关新闻,比如大庆关了一部分,但是外围市场没有出现主动去产能的新闻。毕竟这跟煤炭不一样,煤炭会直接主动整合,当然这可能有行政性的手段。但是,从美国的情况来看,美国在2016年二季度煤炭产能下降了45%,所以这是主动性去产能、去库存,这会在补库存的时候带来价格的快速联动性上涨。而原油由于其库存比较高,会导致其价格上涨时反而带来库存流出,因为其近月贴水只要给得不足,就会导致它的仓储费不够,从而引发库存流出,流出之后对近月价格产生影响。一直跌到对远月有贴水的情况之下,才会使它的库存再重新流回仓库,所以它锚定的是远月价格。不像动力煤的远月是跟近月割裂的,因为它的近月会有库存不足的情况,所以它的价格可以不用跟远月在一起,近月价格可以升的非常高。但是原油不行,近月没办法对远月升水,它必须得贴水,一直贴到足够仓储费才行,所以这就导致原油远月盯现月,盯近货。那远月根据什么定呢?主要还是由套保成本来定,这个成本目前算下来是48美元左右,这也是导致原油价格一直涨不上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于长期角度的原油走势,这里做了两个图(如图16),左图是OECD人均消费和GDP对比。从图可知,钢铁见顶之后会下来,但是能源见顶之后不怎么下来,而且还有增量,只是增速放缓。化工见顶更晚,但是它也会出现下降,下降程度不像钢铁这样几乎跌到零,它还会有增长,因为这是消费品。所以,从长期来看,原油的需求还是有增量,这就导致其供需迟早能平衡,它跟动力煤的情况不一样,它很难出现很大的极端性上涨,所以这就导致原油一直涨,但涨不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图16

从产量趋势来看,原油跟农产品也有很大区别,即它属于工业品,它实际上是一种产能迭代,具有脉冲效应。换言之,就是它每隔几年价格一旦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因为有新技术产生,而出现一个飞跃式的产量增长。它不像农产品,农产品不会出现比如一块地原来亩产1000突然有一天亩产2000的情况,但原油不一样,比如一口油井之前开采不了,现在可以开采了,产能就可以出现一个突然增长。所以,它的运行逻辑就是,需求好转导致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导致新技术出现,从而带来新的供应,继而导致价格崩塌,同时需求出现增长,然后缓慢地趋于该逻辑,这是原油价格运行的一个长期行逻辑,但是这个逻辑会导致它在初期阶段跟动力煤的情况不一样,它不会出现暴涨,它会长得很慢,但它的尾端涨幅实际上比较快。所以,我们对今年的原油价格不怎么看好,年初我们也一直认为会是整体震荡,我们自己交易也是天然气为主,没怎么做原油。

但是,对于明年的前景,我们认为供需接近尾端平衡之后,它的价格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因为它接近尾端后的供需曲线比较陡,需要达到80美元以上才能带来新的供应增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目前原油考虑成本的话,都是按半周期成本来算,半周期成本相当于有油田之后在上面打井的成本,但如果没有油田呢?你就需要找油田,这个成本就得算进去。美国现在开采的页岩油区以前就是主要的产油区,这写地方本来就有地质勘探数据,以前就是开采原油的,情况只是你知道底下有油但开采不了。之前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尝试开采,比如当时埃克森美孚就曾用炸弹去炸,采用这种压力的方式把油炸出来之后就直接烧掉了,所以他当时开采不成,后面也采用过水泥压力的类似方式。结果技术革新之后,才使它能开采出来。但是,如果这块区域开发完之后呢?你要找其他区,这个成本就要加上去,所以前端勘探成本应该在十美元左右。其实原油成本目前算下来估值都给得很低,我们认为明年年底之前原油价格应该能上到75美元以上,这波上涨可能从明年四季度开始出现。今年的原油价格区间可能就45到55美元之间,现在基本上所有机构都给出了这个预期,至少今年没有特别大的预期差异。

图17是平衡表,虽然我们不怎么看平衡表,但总还是要有的。这个平衡表基本上是各个机构做的,整体预估都认为今年四季度会达到常态平衡,明年下半年会进入常态平衡,而且也都有OPEC今年减产的预期。

图17

最后讲一点题外话,讲一下产地运行逻辑。最早的时候,原油给美国带来了冲击,页岩油是美国最早搞出来的,因为石油危机导致美国把石油战略作为一个主要的能源战略中心,然后开始进行技术革新,从而出现了美国能源独立,最后也导致了全球政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三、原油期货上市后的机会

最后讲一下原油期货上市之后的机会,我们最关注的东西:第一个就是原油交割品,从表1可能看出来有七个交割品。

 表1

(一)原油交割品

七个交割品中,除了胜利油是为了防逼仓之外,剩下六个都是中东油,之前有ESPO原油(就是俄罗斯油),后来给剔除掉了,但后面有传闻要把胜利再改成ESPO。至少可以看出前面六种油,除了Basrah Light之外剩下的五种油基本上都是类似的,这五种油中有四种都是在普氏阿曼窗口里,可用来交割。所以,对于全球原油贸易来说,这四种油——Dubai、Upper Zakum、Oman、也门Masila——没有区别,巴轻(Basrah Light)相对特殊一点,它虽然叫轻,实际上比较重的,可以想见巴重就更重了。也门Masila油2015年之后就没有报价了,所以后来普氏窗口把它给剔掉了。目前普氏窗口中相关的只有以下三个油,即Dubai 、Upper Zakum、Oman,海洋油(Marine)跟这几个差异不是特别大。大家可以看到,这几种油的的国内进口占出口量的比例都比较大,这意味着如果存在缺口,你很难再去进口更多油。大家可以看到,巴轻的产量占比还比较低,只有24%,这是因为巴轻有分区贸易,有长协价,它能往亚太分的油并不是特别多。所以,目前国内进口占往亚太的比例差不多在65%多以上,它以前往亚太的比例是占40%,如果后面真的需要大量交割,能分出来的也只有35%,这个量其实不大,需要从其他区域移过来,所以如果后面真的是存在一些交通上的问题,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油来进行交割去平抑价格,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于分区交割库,刚才讲过就是六个交割库。这六个交割库不是内陆库,这是种奇怪的情况,因为从湛江到山东的运费至少在1.5美元左右,加上港务费等各方面费用,导致从中东运到湛江和运到山东的差异并不是特别大,价格可能也就差0.4美元。换言之,如果空头把油交到湛江,对空头来说占不到特别大的便宜,但是对多头来说就比较郁闷,因为在湛江消化掉则比较困难,毕竟湛江只有茂石化跟广石化,而如果要把油拉到山东去卖又比较难,尽管码头装卸都可以,但在这个装的过程中可能还运不出去。所以,对多头来说,接了货之后很难出手,目前这个进口贸易还没有打通,转手时很多机构很难在国际市场卖掉,所以肯定要贴水。如果真的等原油正常运行之后,对Oman其实很有可能反而出现贴水,因为它对青岛应该贴水1.5美元,青岛对阿曼一般来说升0.8到1美元,这样算来这个原油期货反而很有可能对这个现货要贴水。

原油上市之后,有这几个交割来源:(1)交割原产地直达,(2)仓库备案,(3)胜利油出货.现在胜利油出货基本不太可能了,那就主要是原产地直达。原产地直达有个很大问题,就是它需要30天申报期,一旦过了30天之后就需要重新申报。比如你现在申报之后,去产地拿货,拿货过来基本上需要22天的运输周期。如果中间不出问题22天能到,到了青岛后你就只剩下八天时间来装船,过了8天之后就要重新申报,再等30天。这8天中,一般来说卸船有VLCC,差不多需要两天,也就是说如果你前面排了3到4艘船,就存在很大问题了——你可能就交不出去。所以在上市初期,假设到交割月的时候不减仓,后面空头需要去拿货交割的话就会面临很大风险,如果到时候真有人想逼仓,这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应对,只能看交易所怎么去弄了。

但是交易所对仓库的约束力比较弱,仓库可以无条件的不让进货,而且可以要求不能混罐。一旦要求不能混罐,假设库里面之前进了比较少见的Masila油,这种也门油现在比较少,那其他油就进不去了,即便你拿Masila油也进不去。另外还有罐底油的问题,罐底油有5%的含硫量,如果要进Masila、巴轻的话就会有3.5的含硫量,那5%的罐底油基本上相当于0.2%左右的含硫量,如果其他油进的比较少,比如50%,就会导致油最后混下来的含硫量超标。到时候你交割议价的问题就会存在很多需要扯皮的地方。所以,从整体来,这个交割对多头和空头都不友好,对多头来说主要就是交割地没有升贴水的问题,当你再这样拿货时,一旦空头想恶心你,他交到湛江多头会很麻烦。

对空头来说,主要问题是交割需要原产地直达以及30天备案期。一旦多头突然袭击,到交割月之前坚持不减仓,就会迫使近月升水升到很高,比如升到2美元以上,到时候空头想去交割,也会存在一些风险。所以,到时候需要看仓库的排队情况,因为建档库去年排队就排得比较多,今年可能好一点,因为管道修缮后不存在特别大问题了。如果交割月前有集中到港的话,到时候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交易所本身有近月限仓,原油合约近月限仓500手,而橡胶限仓也限500手,但橡胶也出现了很大的跌幅。所以,这就看多头想怎么弄,交易所到底要不要卡得很严,如果他真的要卡得很严,他应该至少先查一查橡胶的几个大户,给大家表下态度,然后再说原油限仓的情况。如果橡胶的事都还放任不管,原油到时真有人坚持近月多头不减,那又怎么办呢。

图18是交割库的整体示意图,涉及境外跟海关两道关。

 图18

各交割主体中,包括BP、壳牌、摩科瑞、维多、嘉能可等几个亚太主要贸易商,五大代理有中联油、中联化、中海国际、振戎、中化,另外还有一些大型贸易民企,一般主要做燃料油业务,比如光汇石油是目前民企中最大的船舶供应商,华信据说以前在厦门可能跟远华有点关系,还有广汇、延长等几个新进贸易商。另外就是一些地炼厂,他们没有进口权限,但可以去倒卖,比如你在湛江接了货,可以帮你倒到青岛,但它不能进口,它可以倒到新加坡或其他区域。

全球主要定价中心包括三大区域:WTI、Brent、Dubai,不同交易所的石油品质差异能看出来,这个SA跟Oman比较类似,可以说基本一致,最早在2011年2012年的时候,SA最早实际上是100桶的,当时新上市品种都是大合约,包括焦炭、甲醇当时都改过去了,橡胶当然要改没改,后来也是要改。当时那会儿一般认为小合约是政治不正确的,当然现在就无所谓了,此时却它反而变大合约了。所以说交易所自己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最初交易所担心没人做,现在是怕做的人太多。

图19是全球原油期货的一个主要定价机制,在这几个区中,我们看到WTI比较简单,没那么多乱糟糟的东西,就是期货低于现货,现货就是期货价格,现货跟期货一样。另外,ASCI是目前中东往美国进口的一个重要来源。图中是四种油的定价,其中布伦特比较麻烦,包括swap、option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DTD跟BFOE市场,DTD其实跟Uubai通过EFS进行连接,而Uubai基本上是一个现货市场,也就是Oman市场,它是目前普氏在亚太的一个窗口,有五种交割品。另外,还有一个DME Oman,Oman目前是迪拜和阿曼两国的一个出口定价基准,目前伊拉克也开始采用,以后有可能其他的国家也会采用。以后预计迪拜的现货市场会逐步被淘汰,并可能直接转为场内,到时候整个亚太市场可能会类似于欧美的市场情况。最后一个是Tapis市场,但这个市场已经基本上没人玩了,已经废掉了。

 图19

图20中是布伦特定价体系,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市场,因为它有好几个市场,而且其现货价格其实是一个远期价格,因为这个品种比较特别,它是一个船输市场,大家现在可能都知道布伦特是一个现货交割,第一版布伦特合约是1985年上的。它当时的第一版上市就是现货交割,上市后结果一年没人做,就废掉重新改成现金交割,它实际上是一个船期市场,所以它的现货是一个远期,它跟WTI有很大差别,WTI其实是一个现货市场,因为它是一个贸易中转地,所以这个期现货是对应的,但是布伦特和Uubai比较特别,他们都是装船市场。迪拜实际上是延迟2个月,布伦特是延迟21天,所以这两个市场很烦人,就是它的现货就是远期,这说起来有点费劲,但实际上它就这么回事。迪拜市场就是分期现货,目前期现货没有什么特别强的联动性。

 图20

表2中的五种油是刚才讲的普氏窗口的五种交割品,能看出来这三种油——Dubai、Oman、Upper Zakum——跟国内EFS是一样的交割品,所以这两个市场基本上是联动的,下面这两个Al Shaheen、Murban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

表2

(二)原油期货之间的套利

套利最简单就是Oman跟SA套利,但是阿曼市场不是特别容易参与,其整个持仓量就差不多3万多手,成交量可能在8000到1万手,导致市场流动性不好,你要在CME和DME两个交易所开户的话,同时开户比较麻烦。所以,这个市场基本上参与很难,再加上它比普氏窗口要升水,所以你要是看到Oman能套,基本上人家窗口早就套进去过了,不会给你留下机会,所以基本上我们不建议做Oman。那就只剩下做布伦特跟SA套利,这个套利其实更多体现的不是区域的运费问题,而在于区域价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价差上,一个是轻重油价差,另外一个是地域价差。从轻重油价差来看,去年是重油,现在重油基本上跌回去了,所以它是在扩。另外就是区域,亚太跟欧美市场的价格差异,主要是东西半球的差异,这就需要考虑基本面的差异。

对于非交割月的价差驱动,主要是内外基本面驱动,这是国内的情况,另外轻重价差还有扩容以及贸易融资驱动。所以,从整体来看,可以交割的方式比较多,到时候可能大家会各显神通,自己可以去看看能不能去港口数数罐或者看看有没有多少船到港,因为它基本上就是看存储成本,因为存储成本目前算下来很高,比如交易所给的5毛钱的存储成本算下来是0.8美元一桶,库欣的成本是0.4,所以从整体来看比较高。但是,这实际上是可以谈的,你要是跟仓库比较熟,就可以跟它谈,它甚至可以不收你的钱。而且各个仓库区不一样,有的仓库的仓储费收的低,但会收取管道费,有的仓库可能把仓储费直接包含了管道港口费,所以这要具体去谈,这中间有很多内容可以去搞。如果大家能搞清可以去做点套利,但我觉得比较难,反正我们目前还没有搞得特别清楚。

从整体评价来看,其实交易所还是更偏向于对空头照顾,因为还是有一些原油本身在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多头会对空头产生一些阶段性逼仓的问题。而且有一些非常规性手段,到时候可以强制性窗口指导,比如现在的硅铁厂,交易所虽然说你合规,但它可以指导你减仓。另外,它还有些其他办法,所以就看到时候想怎么弄。但是,我们觉得如果要上市的话,到时候看活跃度,如果活跃度比较高,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价差剧烈波动。所以,我们实际上比较希望赶紧上市,然后去参与一些市场交易。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有问题,欢迎跟我交流,谢谢大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