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迣是漢語詞彙,解釋為擋,遮擋。
中文名
拼    音
zhì,lì
部    首
鄭    碼
WEZ
意    義
擋,遮擋
筆畫數
8
注    音
ㄓˋ,ㄌㄧˋ
U
8FE3
GBK
DE8C
筆順編號
12215454

目錄

  1. 1 基本信息
  2. 2 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zhì
ㄓˋ
擋,遮擋:“部落鼓鳴,男女遮~。”
ㄌㄧˋ
超越:“體容與,~萬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古文迾字。《説文》迾,晉趙曰迣。《前漢·鮑宣傳》部落鼓鳴,男女遮迣。《注》言聞桴鼓之聲,以為有盜賊,皆當遮列而追捕也。
《集韻》醜制切,音跇。《玉篇》超逾也。《前漢·郊祀歌》體容與,迣萬里。 俗譌作𨒍、𨑬,𠀤非。 [1]  
參考資料
  • 1.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