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瓴,漢語二級字 [4]   ,讀作瓴(líng),部首是瓦,本義指一種盛水的瓶子。 [1]   [3]  
中文名
拼    音
líng
部    首
五    筆
WYCY
鄭    碼
ODYS
注    音
ㄌㄧㄥˊ
釋    義
形聲
U
74F4
GBK
EAB2
總筆畫
9
筆順編號
344541554
規範漢字編號
4278
漢字五行

目錄

  1. 1 現代釋義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瓴líng
⒈ 古代一種盛水的瓶子:高屋建瓴(從房頂上往下瀉水,喻居高臨下的形勢)。
⒉ 房屋上仰蓋的瓦,亦稱“瓦溝”。 [3]  
基本詞義
◎ 瓴 líng
〈名〉
(1) (形聲。從瓦,令聲。從“瓦”,表示與陶器有關。本義:一種盛水的瓶子)
(2) 同本義 [earthenware used for filling with water]
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趨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淮南子》
(3) 磚瓦砌的通水溝 [ditch]。如:瓴甓(磚塊);瓴啇瓦(磚,陶製容器,似瓶)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 唐韻》《 集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𠀤音陵。《 説文》甕似甁也。《 廣韻》瓴甋,似甖有耳。《 淮南子·修務訓》夫救火者,汲水而趍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
《六書故》瓴,牝瓦仰蓋者。仰瓦受覆瓦之流,所謂瓦溝。《 爾雅·釋宮》瓴甋謂之甓。《前漢·高帝紀》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致 錯石之瓴甓兮,象 瑇瑁之文章。 [2]  
參考資料
  • 1.    瓴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6]
  • 2.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01]
  • 3.    瓴  .千篇國學[引用日期2023-08-17]
  • 4.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