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邑古城

鎖定
慄城 夏邑為古慄邑, 戰國時楚始築慄城, 周圍五里。後, 秦置慄縣。漢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封趙敬肅五子樂為慄侯國。後魏孝昌二年置碭郡於下邑,移下邑於慄城。自此,古慄城就變成下邑(金改下邑為夏邑)城了。
中文名
夏邑古城
外文名
Xiayi ancient city
記載文書
《夏邑縣誌》《歸德府志》等

目錄

  1. 1 地理位置
  2. 2 歷史由來

夏邑古城地理位置

《寰宇記》載,“下邑在宋城( 商丘)東一百二十里。”今夏邑舊城(天龍湖中間的孤島就是古縣城)之所在地是古之慄城。

夏邑古城歷史由來

祁鄉故城 秦統一六國後,曾在今夏邑縣境之東北置祁鄉縣,與慄縣同屬碭郡。《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五二八頁載:“祁鄉縣、秦置。漢為祁鄉侯國,後漢省。故城在今河南夏邑縣東北。“民國九年《夏邑縣誌》載:“史記,曹參擊秦司馬尼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祁善置。漢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封梁夷王子賢為祁鄉侯國,屬沛郡。”又説:“今縣北有祁邑鄉”,故“祁城在今夏邑縣東北四十九里。”
譙城在今縣東北三十里塔坡王莊一帶(屬駱集鄉),有古譙城遺址。民國九年《夏邑縣誌》載:譙城,在縣北三十里。晉祖逖屯淮陰,進據太丘城,遂克譙城而居之,謂此也。《十六國疆域志》載:“下邑有故譙城”。《太平寰宇記》載:“在(下邑)縣北三十一里,晉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勒譴石虎圍祖逖於譙城,為逖所敗。”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石勒攻襄城,城父遂圍譙。明嘉靖二十四年《夏邑縣誌》載:“縣北三十里,楚平王所築譙陵城也。”並載:“時天陰雨,城堞常隱隱見焉,故有”譙城陰雨“之説,今為河水漫淤……。”
建平城 古建平城,在今縣城西南五十里馬頭寺。《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614頁載:“建平縣,漢侯國。”《讀史方輿記要》説:“(漢)景帝封程嘉為侯邑。又昭帝封杜延年為建平侯。”清嘉慶《一統志》載:“建平城在永城縣西南、漢縣。景帝元年封程嘉。昭帝封杜延年,皆為侯國,屬沛郡。後漢因之晉省。後魏正先中移馬頭郡治此。北齊郡廢。”《九域志》 縣有馬頭鎮,即故縣也。《府志》建平故城在永城西南 縣鄉。按晉置馬頭郡,舊治當塗。魏元年後始移至建平。《後漢書注》建平故城,亦名馬頭城,在 縣西北是也。舊《永城縣誌》雲:“在縣西南 城縣鄉,一名馬頭城,即今馬頭寺,漢建平縣故址。”
商城民國九年《夏邑縣誌》和《歸德府志》載,“在夏邑縣東北,有商邑鄉。”詳址待考。 [1]  
參考資料
  • 1.    夏邑:“三下鄉”活動暖民心  .光明網.2016-02-04[引用日期2016-02-14]